罗学正作品《晚秋霜林》
“反者,道之动也。”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在当下景德镇,代代因袭、相沿成规的艺术传承,已成普遍事实。同这种情况相比,罗学振罗丹父子的艺术人生和创作却迥然不同。
罗学振教授是国内古代陶瓷研究著名学者,建树颇多无需敷述。他是为陶瓷艺术发展作出过开创性贡献的艺术大家,不仅创作出许多优秀青花釉里红佳作,更是一百多年来将窑变色釉作为文人画入瓷的先驱者,并形成自我风格。尤其是成功地将黄花釉运用于陶瓷山水画的表现当中,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
罗丹,才华出众,涉猎文学、摄影、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为人沉静善思,极富艺术思辨能力,这在景德镇中青年艺术家中极为罕见。他曾与三宝国际陶艺村李见深先生合作摄制的电视纪录片《陶窑》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主办的第十届“法国玻璃与陶瓷艺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实现了国内纪录片在这个领域的突破。丰厚的阅历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常年的观察和实践,使其对艺术和人生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灵魂和天性的完成等等这些问题,都有着深刻理解,达到一定高度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从他的釉上彩山水创作中可见一斑。
罗学正作品 《古寨春色》
罗学振父子的创作,是同一片艺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两枝花朵,通过各自的努力结出了硕果。除了年龄的差异,时代环境、个人生活经历、不同的教育内容等等,这些不同的外在力量作用,以及不同的内心体验、情感意志、对美的感受等等,都是特色风格不同的原因,这些原因,也造就了不同的艺术方向。
创新精神是父子两人共有特质。罗学振教授并非世家出身,他的高温颜色釉山水,为陶瓷绘画开创新路,可谓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倘若罗丹子承父业,借助光环效应,一样可以名利双收,而对于罗丹来说,选择和父亲不同的艺术方向和道路需要勇气、才华、创新精神,意味着要独自面对更多的困难。景德镇需要这样的艺术家,真实、踏实、有天分、有梦想,更重要的是,能够忠实内心对美的追求。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艺术传承的本质是精神,以及美的理念。陶瓷工艺、材质、色彩、绘画题材等等,都是表达情感、展现灵魂的手段和途径。虽然形式、特色、风格存在差异,所带来美感也不同,但是罗学振教授和罗丹的创作都能让人们感觉到心灵的探索和追求,对艺术自由的无限渴望。或者说,父子两人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实现了殊途同归。
罗学正作品 《绿荫烟岚》
作为一家有担当、想作为的艺术刊物,首家首次将罗氏父子的作品同时介绍和呈现,是想达到几个目的——
供读者、藏家鉴赏,让大家对于父子双星的艺术创作有更为具体、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供同行交流,尤其是对后学未进者来说,可以借鉴学习,更好地思考自我发展与未来方向。
供研究者参考。作为有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案例,通过罗氏父子现象能更好地观察、思考当下景德镇陶瓷艺术群体状况,得到清晰有益的结论。
文/赵 晖 编/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