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 也称“铜红釉”。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铜为呈色剂的釉施于坯体,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出现于元代景德镇窑的红釉瓷器多呈猪肝色,不够鲜艳。明初烧成永乐“鲜红”与宣德“宝石红”名贵品种,质料细腻,红而深沉, 釉汁莹厚, 器口一周洁白宛如玉带,为后人所重,有“以鲜红为宝”的评价。明代中期以后铜红釉一度断烧,《大明会典》说:“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作矾红。” 至清康熙三十年 (1691)后,在郎廷极督管景德镇窑务时,“铜红釉”得以恢复,有“郎窑红”之称。并创烧出豇豆红、霁红等新品种。
郎窑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郎廷极督管景德镇窑务时, 依照明永乐、 宣德红釉烧制的新品种。色调鲜艳悦目,釉面光亮度强,有大片裂纹,釉的流动性虽强但大部分不垂釉,因有“郎不流”的说法,并成为鉴别郎红器物真伪的依据之一。它的烧成使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得以恢复。制品以厚胎大件瓶、尊为主,以观音尊造型最为精美。
豇豆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指把铜盐配入釉料,二次施釉高温烧制而成,在淡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或绿色苔点,釉色宛如豇豆,故名,系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创新品种。因烧成难度最大,故制品稀少,仅于康熙时昙花一现。传世文物中多是小件文房用具, 如笔洗、水丞、印盒、小瓶等, 以太白尊和菊瓣瓶最名贵。晚清至民国时,多有粗劣的仿制品。
霁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因釉面密布极细小的“桔皮棕眼”,釉质光洁莹润,红色深亮如雨过晴空中出现的彩霞,故名。清康熙晚期烧成,雍正(1723-1735)间大量烧制,清宫档案中常有雍正帝传旨催烧霁红器的记录。以烧制艰难, 清人龚钺在《 景德镇陶歌》中有“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弗良工”的记载。 鲜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指以生坯挂釉的1250-1280℃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因铜胶体粒子的呈色红艳鲜亮,故名,系明永乐(1403-1424)时景德镇窑制品,时已视为珍宝。明《事物绀珠》说:“永乐、宣德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传世器物有里外红釉盘、高足碗、红釉白里暗龙纹“永乐年制”款高足碗尤为珍贵。
宝石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因色泽深沉明亮如红宝石, 故名。 明宣德(1426-1435)时景德镇窑制品。 品种有红釉盘、菱花洗、碗、高足碗,有在红釉上绘金彩云龙纹的;但流传下来的此类瓷器金彩大部脱落,仅留下纹饰的痕迹。 制品均有“脱口”现象, 口沿一周洁白如玉,称为“灯草口”。
火焰红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指在素坯上施较厚的含铜底釉,再施同样的面釉, 并涂点少量含钴而流动性较强的釉料,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 因釉中红色色调偏重,间有蓝紫色条形结晶,有如火焰跃动,故名。系清代景德镇窑仿烧宋钧窑釉色中的一种。
窑变花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指用有氧化铜、 铁 、 钴 、锰等呈色元素, 在坯体上两次或多次施釉后经 1300℃ 左右高温烧制而成,釉色红蓝青紫相间辉映,自然流垂形成丝状花纹,故名。 斑驳瑰丽,光彩夺目,是 清雍正(1723-1735) 时景德镇窑仿宋代钧窑窑变的品种,制品以各式瓶、尊为主。 酱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铁为呈色剂的釉料,经高温烧制而成浓重的褐黄色,近似于芝麻酱色, 故名。宋代定窑、修式窑、登封窑、密县窑、吉州窑以及福建、四川等地的许多瓷窑普遍烧制酱釉瓷器,明清时景德镇窑的酱釉白花瓶等。清乾隆(1736-1795)时又有酱色地抹金、描金的仿古铜彩器物。
黑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釉料中铁的氧化物含量超过5%。经高温焙烧而呈黑色光泽。早期的黑釉烧成于东汉会稽郡地区(具体指今浙江上虞),黑釉不纯,呈黑褐色。宋代河北定窑的黑釉,呈色乌黑光亮,胎骨洁白,标志着黑釉烧制工艺的成熟。
乌金釉 也称“铁黑釉”。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在釉料中配入三氧化二铁,再混以少量猛、钴成分,施于坯体上,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色漆黑光亮如黑色金属,故名。系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的新品种;釉上多有描金纹饰或锦地开光彩绘,传世较少。乾隆元年(1736)唐英《陶成纪事碑》中有“乌金釉有黑地白花、黑地描金二种”记载,前者未见实物,是一个新品种,后者是继承康熙时的传统品种。
白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把不含金属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洁白细腻的坯体上,入窑高温烧制而成,釉色白润光亮。由于配制釉料和烧窑工艺上的差别,白釉有粉白、象牙白、青白、黄白(牙黄)、雪白等多种色调。 牙黄 白釉品种之一。指釉色白中泛黄,黄的色调很像陈旧的象牙,故名。宋代定窑、明代德化窑均烧此类釉色瓷器。
象牙白 白釉品种之一。指釉色白中泛黄。因其釉质滋润淳厚的如象牙、如奶白,故名。明清两代德化窑多烧此类釉色瓷器。
桔皮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因釉面有小孔如桔皮,故名。是明永乐至宣德(1403-1435)时瓷器的特征之一。明代王世懋《窥天外乘》有“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语。骔眼即指釉面小孔,可证以永乐、宣德白瓷。清雍正(1723-1735)间多数官窑所烧的霁红、霁蓝釉瓷器釉面都确如桔皮。
结晶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利用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密集形成线状、点状、斑块状、花朵状的形态,故名。早期结晶釉是宋代建窑、吉州窑和北方瓷窑烧制的铁黑釉结晶,黑釉上半露银白色如兔毫状的细丝,称“兔毫”;银灰色光泽的小圆点称“油滴”;还有玳瑁斑、鹧鸪班、铁锈花等多种结晶釉。清代又出现茶叶末、鳝鱼黄、蟹甲青等新品种。 油滴 结晶釉品种之一。指铁的氧化物在烧成时集中于某处,冷却时这些局部地区逐渐形成饱和状态,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析出晶体而成,因釉面布满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如油滴,故名。盛烧于宋代, 今河南、河北、山西等瓷窑都有发现, 以山西临汾窑发现较多。
鹧鸪斑 结晶釉品种之一。指釉面呈现金黄色光泽的铁黑色结晶,因色如鹧鸪花斑,故名。宋代吉州窑盛烧鹧鸪斑茶盏,饮茶家多珍视之;宋人诗文中常可见到,如陶榖《清异录》的“闽中造茶盏, 花纹鹧鸪斑”,《诚斋集》中的“鹧鸪斑中吸春霞”等。
铁绣花 结晶釉品种之一。指用含铁的釉料经高温烧成时析出晶体,在紫黑色釉面上呈现如铁绣的花草纹, 故名。 宋元时盛行于北方; 清雍正、乾隆(1723-1795)时烧制星点铁绣班纹。《饮流斋说瓷》说:“紫黑之釉满现星点,其光莹亮如铁者,谓之铁绣花。”
茶叶末 结晶釉品种之一。指以生坯挂含铁锰氧化物的釉料。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时析出晶体,在暗绿底色中闪现黄色星点,釉润而光弱,宛如茶叶细末的黄绿色,故名。是清雍正(1723-1735)时景德镇窑烧制的新品种。 鳝鱼黄 结晶釉品种之一。指釉料中含铁和硅酸生成的结晶,在黄绿底色上带黑色、褐黄色细小斑点的细腻温润的色釉,很象黄鳝色,故名。是清雍正(1723-1735)时景德镇窑的新品种。
蟹甲青 结晶釉品种之一。指釉料中含铁和猛的呈色,青绿浓暗,釉质细腻莹润,近似蟹壳的色泽,故名。系由茶叶末釉变化而成。烧成于清雍正(1723-1735)时的景德镇窑。
青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釉中含有3%左右的铁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呈现青色,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故名。商周时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期阶段;汉代瓷器的青釉较为纯正;六朝时的青釉,呈色青绿匀净光润;唐宋时臻于成熟。后由于配釉、施釉、烧窑技术的不断提高,青釉中又出现了千峰翠色、艾色、粉青、梅子青、冬青等不少名贵品种。
梅子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胎质灰白,釉质莹润,色如青梅,故名。是南宋龙泉窑青瓷釉色新品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梅子青”胎釉测试结果表明,胎土内掺有适量的紫金土,降低胎的白度,成为灰白色,并采用石灰碱釉多次施釉法,使釉层厚而不流,釉面光泽柔和,烧成温度提高到1250-1280℃,在强还原气氛下烧成,呈色青翠滋润。 粉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指釉中含较低量的铁,生坯挂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后釉层较厚,清绿之中显粉白,色调淡雅,故名。南宋龙泉窑的制品以粉青最为名贵;清雍正( 1723-1735)时景德镇窑的粉青,釉色纯净莹润无疵,瓷器造型秀丽,尤为精美。
苹果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指生坯挂釉,经高温烧成后釉色近似于青绿的苹果色,故名。 系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的新品种。
冬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指生坯挂含铁金属氧化物的釉料,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青色偏深凝重。是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的新品种。器物以盘、碗、瓶罐居多。
青白瓷 亦称“影青”。专指介于青白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如浅湖色的釉色。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晶莹明沏,具有色质如玉的效果。宋代景德镇的湖田、湘湖、南市街、胜梅亭窑均有烧制。后安徽,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及广西等地区瓷窑也模仿烧造,形成“青白瓷系”。制品多种多样:饮食用的杯、盘、碗、碟;饮酒用的执壶、注子、注碗、盏托;造型新颖的瓜棱罐,形象生动的狮枕、象枕、各式盒及浮雕、人物鸟兽的盖瓶、谷仓等明器。近几十年来在亚洲地区的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来、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的埃及等地出土了大量我国宋元时期的青白瓷,仅1976年在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的一艘我国元代沉船,打捞出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就有二千二百八十一件青白瓷。 蓝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焙烧而成。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蓝色娇艳,光泽莹润,在蓝釉上描金花或与白色花纹组合装饰器物为其特点。制品传世不多,有瓶、盘、碗、匜等,出土物以蓝釉白龙纹梅瓶及蓝釉描金匜等最为精美。
洒蓝釉 也称“雪花蓝”。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钴为呈色剂的色釉与白釉相叠的施釉方法,经高温烧成后呈现不均匀的如洒出的蓝色斑点, 晕散开来又如片片的雪花, 故名。始烧于明宣德(1426-1435)时, 釉层较厚,微微凸起,凝重的蓝色中微微露白,白中又闪出淡淡的蓝色,制品极少,清康熙(1662-1722)时的洒蓝釉,釉层较薄不凸起,纯然一色的制品不多,洒蓝釉加金彩装饰的较多见。
天蓝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钴土矿为着色剂,生坯挂釉,经高温还原焰成后呈蓝色浅淡,近于天空之蓝,故名。呈色稳定,釉面光洁,是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的新品种,制品有瓶、尊、水盂、盒等。
霁蓝釉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生坯挂釉,经高温烧成失透深亮的蓝釉,釉色匀净凝重不流淌。系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产品。 茄皮紫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以锰为呈色剂的釉料中混入适量的碱,经高温烧成后呈现如茄皮一样的深紫色,故名。烧成于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制品中以螭耳瓶、胆式瓶、盘口瓶等样式居多。
胭脂红 也称“胭脂水”。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在烧好的白瓷上,吹上一层极薄的含金的铅釉,再经800℃低温烘烤而成, 胎薄,体轻,里釉洁白, 外釉鲜艳, 明丽如胭脂,故名。烧成于清康熙(1662-1722)时,雍正(1723-1735)时制品最美;传世品稀少,仅见小盘、小碗和小瓶等,造型均小巧秀丽。
矾红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是以铁为呈色剂经低温烘烤而成的釉上红。宋代磁州窑系的瓷器上常见红彩与绿彩相配的花纹;明清两代景德镇窑把这一装饰技法加以发展,出现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与青花相配或单一红色描绘的云龙、飞凤、人物、游鱼、花草等各种纹饰,色彩鲜艳,画笔精工。《 江西省大志》 有“矾红,用青矾炼红,每一两用铅粉五两,用广胶合成”的记载。
黄釉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指以铁锑元素为着色剂,素坯挂釉,经低温氧化焰烧制而成, 釉色黄润晶莹。 盛烧于明清时景德镇窑。明弘治(1488-1505)时的黄釉,色淡雅,匀净明亮,加绘金彩异常娇艳;清代的黄釉,以氧化锑做呈色剂,色调有娇黄、姜黄、蜜腊黄、蛋黄等。 绿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指含铜的釉料在氧化焰中呈绿色。有高温绿釉、低温绿釉两种。高温绿釉瓷器烧成于明嘉靖(1522-1566)时,釉色深翠明亮,有划花飞凤纹样的器物;清康熙时绿釉呈色浅淡葱翠。低温绿釉瓷器烧成于明成化时,如孔雀绿;此外清代还有秋葵绿、水绿、葱绿等新品种。
孔雀绿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绿羽毛, 故名。明成化(1465-1487)时景德镇窑制品有盘、碗等,有绿釉下画青花鱼藻纹饰,烧成后呈现绿地黑花;正德(1506-1521)时制品釉薄匀净、色彩鲜艳,最为名贵。清康熙(1662-1722)时盛烧孔雀绿釉,制品丰富,有尊、炉、瓶、鼎、罐等,体大厚重,狮、兽等瓷塑,神态生动,釉色深翠,光泽很强。
宜钧 明清宜兴窑仿宋代北方的钧窑烧制的低温花釉品种之一。胎以白泥料较多,细腻坚硬,亦有紫胎者;釉色有月白、灰蓝、黄白、灰白、天青等多种,釉面多有稀疏的片纹。明代有尊、瓶、洗等仿古器物;以欧子明所制者最著名,有“欧窑”之称。清代有盘、碗、瓶、洗、尊、盆、水盂、笔洗、花蓝等器;有于瓶底印“葛明祥”、“葛源祥”印章者为乾隆时器物。
广钧 明清石湾窑仿宋代北方钧窑烧制的低温花釉品种之一 。 陶胎、生坯两次挂釉,经低温氧化焰烧制而成。胎骨厚重,胎色暗灰,底部露胎处较多,釉色灰蓝中显深蓝色班纹,釉面光润有棕眼。 制品有各式洗、瓶、尊水滴等, 造型浑朴。《陶雅》说:“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也……于灰釉之中旋涡周遭,颇露异彩, 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 目为云斑霞片不是以方阙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炉钧釉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指在坯体上施两次含铁钴呈色元素的釉料,放烘炉中烧成蓝紫相间与斑驳淋漓的色釉。系清雍正(1723-1735)时景德镇窑仿钧窑的新品种。清《南窑笔记》说:“炉钧一种,乃炉火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传世的炉钧釉瓶、尊等器中青蓝色者居多,红点者较少见。
木纹釉 瓷器上的一种釉饰。 因釉面呈现本质的纹理纹,故名。系清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 雍正四年(1726)烧制的木纹釉盆,其色泽与纹理几与本盆乱真;乾隆(1736-1795)时的木纹釉笔筒、臂搁、盆等器物,也与木制品无别。《饮流斋说瓷》载有:“ 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远望俨然如木,而实为瓷者,名曰‘仿木釉’。”
紫定 木定窑釉色品种之一。始见于明曹昭《格古要论》:“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说不确,定窑遗址未发现紫定作品,有的是酱釉,呈酱色。酱釉的呈色剂是铁,而紫色的呈色剂应是锰,我国瓷器用锰金属要晚到明代。近人伪托的《项子京历代名瓷图谱》中载有“紫定”,并形容其釉色绚紫如葡萄,是在曹昭“紫定色紫”说的基础上的推测。
绿定 宋定窑釉色品种之一。绿定一向不见记载。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查窑址时,始发现两片绿釉瓷片,胎均与白定无区别,一片较小,光素无纹饰,一片稍大,里部刻龙纹,纹亦与白定龙纹盘相同。近年续有发现,出土有完整绿釉刻花枕,枕面划刻定窑习见的萱草纹,胎较粗,与窑址中白釉剔花品种类似,风格属磁州窑系,但纹饰则具典型窑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