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中心
了了亭商城
陶艺词典
影视中心
拍卖指数
网站首页
艺术文章中心
瓷器款识图库
藏品鉴证实录
陶瓷视频库
陶瓷拍卖指数
艺术家黄页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了了亭商城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陶瓷艺术研究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收藏真伪辨析
收藏品市场·故事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了了亭谈收藏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景德镇陶瓷新闻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名家作品欣赏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其他
民国瓷
建国后
太少红狮
茶壶专篇
桃花美女图案篇
晚清-民国瓷瓶篇
笔筒、帽筒类
盘形、碗类
罐类
杂件类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大师电话黄页
教授电话黄页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补充栏目
陶瓷300问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雕塑
青花
斗彩
粉彩
新彩
釉里红
颜色釉
古彩-五彩
综合装饰
现代陶艺
周国桢(教授)
戴荣华(国大师)
王恩怀(国大师)
汪桂英(国大师)
陆如(国大师)
吴锦华(国大师)
宁勤征(国大师)
郭文连(教授)
王安维(教授)
彭竞强(省大师)
袁世文(国大师)
戚培才(国大师)
戴玉梅(国大师)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李一新(省大师)
王秋霞(省大师)
秦胜照(省大师)
李磊颖(副教授)
刘乐君(副教授)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陈庆长(老艺术家)
杨杰 麻晓武(高工)
吴伟明(高工)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李云峰(高工)
胡达民(高工)
徐国明(高工)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赵坤(高工)
张万莲(高工)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王静(院校老师)
李申盛(高工)
汪则东(高工)
蓝磬阁
王金泉
江龙(高工)
刘远长雕塑作品
网文转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艺术家
仿古陶瓷精品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保持登录状态
没有帐号?
点此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颜色釉知识
>>
正文内容
寻入瓷门:“景德镇瓷釉发展简史”
作者:沈德新
来源:
寻入瓷门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5日
【
收藏
】
【
查看评论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寻入瓷门第五·
窑变:
“景德镇瓷釉发展简史”
一:背景
陶工们很早就掌握了能发出黄色、红色、黑色、酱色的矿料,并形成了涂抹的意识。(注:在“类陶瓷”还没有出现以前,人们开始烧造陶器的时候,釉,和陶结合,开始萌芽。陶工们在制陶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陶器身上经常有彩色斑点出现,这些彩色斑点诱发了陶工们的智慧,他们寻找到了一些能烧出彩色的泥,涂抹在陶器上,并且烧出现了美丽的色彩——受到启发的陶工们从此开始涂抹的材料。)
陶工们在涂抹矿料的漫长历程中,发现一种矿撂在烧成以后,质地坚硬,乳浆光滑——这就是最原始的“陶釉”(注:考古界把这种白色土层称作“白衣”)。这种白色矿料被研磨成粉支撑乳浆后涂抹在陶器上,经烧制成为“乳浆壳”(注:这种工艺成为后世施釉工艺的基础)。但是,“白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釉(注:因为这种“白衣”烧成的温度在
900℃以下,陶釉溶剂也未被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釉”和陶工们擦肩而过)
。但是,“白衣”的出现至少有两大历史意义:一是陶工们形成了涂抹的习惯;二是“白衣”的出现已经界定了最基础的制釉材料。
窑炉的发展和变化为制釉成功解决了外引阻力。(注:新石器时代前,最早的“窑”是在地面上掘地而建的,这种窑热量流失块,窑温在
600℃左右。比如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的窑,就是如此,学术上把这种窑称为“横穴窑”;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竖穴窑”,提升了保留热量的能力,可达到900-1000℃;到了殷商时代,出现了“升焰式”的地面立体窑,并开始注意到烟囱的位置、粗细、高矮,有效地提高窑内空气的变化,达到助燃效果,窑温提升到1200℃左右)。
窑的改变与发展,直接导致火的变化;火的变化,带给陶工们新的发现。这个时候,陶工们发现散落在窑壁内有一些的“透明的闪光的玻璃状物质”,这种物质最后在陶工们的反复探索中得到了答案,他们发现了草木灰和石灰石以及原本窑渣,于是,真正的釉——“草木灰釉”从此诞生(注:草木灰釉,贯穿了整部景德镇陶瓷釉料发展史)。
釉的发明和使用,为陶器到瓷器的过渡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人类数千年来仅仅使用陶器的历史。
二:简史
景德镇的瓷釉最早是以白釉为基础的。到了唐代,景德镇瓷有以白著称。(注:唐代景德镇的瓷釉有“类银”和“类雪”的称谓)。唐代,是“唐三彩”盛行的时代,当时主要有六种单色瓷釉:黄釉、绿釉、蓝釉、褐釉、黑釉、青釉、白釉。在景德镇,除了白釉,还有青釉和黑釉。
景德镇瓷釉的发展在宋代取得了巨大发展。在景德镇古窑遗址的瓷片上,人们找到了上十种瓷釉,其中有白釉、影青釉、乌金釉、紫金釉、龙泉釉、天目釉等,五光十色,精彩纷呈(注:景德镇在宋代,瓷釉的突飞猛进,归功于宋室南迁,优秀的陶瓷工匠都云集于景德镇。宋代瓷釉配方较前代要复杂讲究,工艺成熟,发色稳定。宋代瓷釉基本上以氧化铁未发色剂,属于“铁系釉”,为宋以后以其他金属氧化物为发色剂奠定了基础)。宋代窑炉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瓷工们更好地掌握了烧造技术,加上对窑炉的氧化和还原气氛的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对景德镇改良只有技术都提供了条件(注:研磨技术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宋代瓷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还必须强调的是景德镇的颜色釉发展历程中,对史上名釉开展仿制并取得了新的提升,比如:仿官釉、仿哥釉、仿汝釉、仿定釉、仿钧釉等
图:5-009/5-010/5-011/5-012
在宋代景德镇,制釉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注:优秀的制釉师要对所使用的原料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掌握材料的化学相容性和相克性,以及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结果,宋代景德镇的制釉师,正因为都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直接使景德镇宋瓷以釉取胜,其中“影青釉”为最!为景德镇在陶瓷史上享有盛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代,对景德镇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釉里红,釉里红的出现标志着高温瓷器上只有乳浊和半乳浊釉的历史宣告结束。同时元代景德镇的制釉师在宋影青釉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透明的灰白釉。灰白釉的烧制成功,为元青花的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元代设置“浮梁瓷局”,广罗制釉名师专门研制瓷釉(注:这也为明清两朝的“官窑”研制颜色釉的风气开了先河)。
到了明代,景德镇的制釉技术进一步提升,品种也在基本单色釉的基础得到更大的扩展。尤其是永乐朝“甜白釉”的出现,是瓷釉历史上一朵奇葩,釉面粉青温润,名冠一时。明代景德镇瓷釉出现的新品种有:祭红釉、祭蓝釉、孔雀绿、酱色釉、浇黄釉、洒蓝釉(注:有七世祭红釉的出现,标志着景德镇超越“铁系釉”,成功制成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瓷釉,从此揭开了制釉历史的新篇章,被后世称为“铜红系”)。
在明代的“御器厂”继续网罗专门的制釉师开发新品种。明成化朝,景德镇制釉在以石灰石为制釉材料的基础上改用长石制釉,开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至弘治朝,景德镇颜色釉又出现一个新高潮,特别是中温的弘治浇黄、珐翠、珐紫、珐篮、珐黄。到嘉靖朝,改良了白釉,有“嘉靖白釉似冰雪”一说。明一代,官窑不惜工本地试验和创新釉料,使景德镇瓷釉进一步发展。
到了大清康熙朝,加上原料配方进一步改变,窑炉进一步发展,对瓷釉的要求继续提升。在高温颜色釉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低温颜色釉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注:康熙的高温色釉新增的有郎红釉、苹果绿、豇豆红、豆青釉等)。雍正朝,釉料品种繁多,据唐英《陶成记事碑》记载:釉料多达
57种。最有名的低温釉有:松石绿、胭脂水、西洋黄、粉红等;高温釉有:祭红、年窑红、天蓝、粉青、豆青、茶叶末、仿玉、仿木纹、仿铜釉、铁锈花等)。到乾隆朝为止,瓷釉丰富,烧成稳定,堪称全面奠定了景德镇现代瓷釉的基础。
(注:清三代开始,景德镇的瓷釉一般要求温度较高,釉面较硬,从此景德镇“高钙高硅”瓷釉时代)。
大清“御窑厂”延续招募制釉名师研制瓷釉,就连历朝的“督陶官”都热衷研究颜色釉,对颜色釉重视至极(注:清代康熙中期臧应选督陶,著名颜色釉有蛇皮青、缮鱼黄、积翠、黄斑点、浅红、浅绿、浅紫、吹红、吹青等;康熙后期郎廷极督陶,宝石红最为著名;雍正年间年希尧掌管窑务,发明胭脂水釉;唐英督陶期间又创洋紫、冻青、水墨乌金等,集瓷釉色美之大成)。
昔时,民间制釉有“传子不传女”之说;现代景德镇,民间制釉高手依然不少,但是依旧继续着“私家配方密不外传”的旧制,有些神秘色彩。
(注:尽管如此,颜色釉的在发展过程中队深受中华文化和思想影响的日本和韩国的颜色釉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青釉系列的几种名釉,符合东方文化的审美取向,在日本和韩国得到延伸和扩展……)
上一篇:
寻入瓷门:“五颜六色颜色釉”
下一篇:
寻入瓷门:“名釉简介”
最新图文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