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后,中国陶瓷由生产素瓷为主转入以生产彩瓷为主。由于青花瓷具有美艳与素雅兼收的艺术效果和优良传统,而且一经烧成,永不褪色,精粗瓷器都能应用,因此,在明代300年间的瓷器制作中,仍居于主流地位。尤其是景德镇,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斗彩瓷、五彩瓷、素三彩、红绿彩瓷、金彩瓷等。装饰的纹样、表现的主题、绘制的手段、制作的工具和材料等都空前丰富。在这些彩瓷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彩瓷和粉彩瓷。
五彩瓷始闻名于明中后期的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19)朝,“五彩”即多彩之意,由釉上彩与釉下青花组合而成,不仅色彩艳丽,而且画笔有趣,纹饰繁密,真正达到高峰期是在清康熙年间,因此,五彩瓷中的精品有“大明五彩”和“康熙五彩”两大类。
明代釉里红梅花纹玉壶春瓶
“大明五彩”是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填加釉上彩的“斗彩瓷”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景德镇的青花斗彩在明成化年间就已发展完备,并取得了很高的声誉。到嘉靖年间,随着市场的需要,开始出现五彩瓷,只是因为没有蓝色和黑色,青花在画面的装饰中被用来充当蓝色,还往往代替黑色来勾勒线条,所以,此时的五彩瓷又被称为“青花五彩”。青花五彩在构图方面以图案花纹满密取胜,在用彩方面,则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彩青花的蓝色为主,尤其突出红色,颜色浓艳,刻意追求“华丽”效果。从嘉靖年间开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艺到万历发展成熟,声誉日隆。由于大量出口国外,“大明五彩”早已为世界各国的中国瓷器迷所熟知。
大明五彩常见的器型有瓶、尊、碗、盏、盘、碟、壶、罐、缸、敦、簏盒、鼎炉等,以及各种玩物和文具。其中敦为各式坐敦,景德镇俗语又称“凉敦”,是当时讲究人家夏天坐的凳子;簏盒则是用瓷做成的各种胭脂盒、粉盒、印泥盒、颜料盒等;鼎炉,原为古代早期的炊具和盛器,后发展为礼器或陈设器,其中的香炉用于焚香;玩物和文具包括围棋、别棋、屏风、帽筒、笔架、笔筒、砚滴、砚台、笔管、笔洗等。图案纹饰以龙凤花草为主并有婴戏、八仙、百鹿等画面。从当时流行的器物中,我们可以看到,陶瓷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明成化年间官窑红地绿彩灵芝纹三足炉,景德镇御窑厂故迹。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藏。
大明五彩的装饰风格除深受同时期青花瓷的影响外,还受到当时其它艺术的影响,如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丝绸生产发展的高峰期,产生了许多新品种,其装饰以各种吉祥花鸟和几何纹样为主,这些纹饰也被应用到当时的五彩瓷装饰。比如,锦缎中常见的团花装饰、重叠式的锦上添花装饰、锦上开光装饰等,这些装饰形式从明中期开始发展到清代,形成了五彩瓷装饰的标志性特点之一。
明嘉靖青花彩鱼藻纹盖罐
此外,明代版画的盛行也为五彩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灵感。中国早期的版画产生于唐代,那时是佛教的鼎盛时期,版画多为佛经的插图。五代两宋时期版画的应用范围渐广。特别是宋代,图书出版业的兴旺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版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到元代,戏曲文学、小说、话本都很发达,并成为了最富现实意义的艺术形式,更为版画艺术的全面发展打开了局面。明万历至清初,各种戏曲小说、话本评传,都配有故事插图版画,这些版画使故事的情节更真实可感,深受读者喜欢,中国版画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许多画家都热情地参与了插图版画的创作,在雕版艺术领域出现了大批能工巧匠,制作版画的刻坊书肆遍布各地,名刻手多集中在徽州(今安徽歙县)、南京、杭州、北京等地。其中徽州的版画冠绝群伦,曾产生过很多技艺精湛的雕版能手,在当时版画艺术中成就最高,因此在版画史上享有盛名。
景德镇毗邻徽州,两地人员、商贸往来密切,徽州刻印精美的木刻版画,向景德镇陶工展开了一个新鲜、广阔的图画世界。明万历朝以后,无论是青花瓷还是五彩瓷,表现风格都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改变。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们把版画严谨的造型、讲究的排线、用点和线的疏密组合来表现对象的阴、阳效果等手法,运用在五彩瓷中,故而当时五彩瓷具有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强烈明快的特点。木刻版画对当时五彩瓷的影响还表现在装饰题材上:当时的木刻版画不仅取材于流行的小说戏曲、话本评传,还取材于各种史书、地方志及著名画家的画册、画谱等,其内容除一般的人物山水之外,还有反映文人雅士心情、风尚的“岁寒三友”、“秋声赋图”、“羲之爱鹅”、“米芾拜石”等;也有民间喜闻乐见的小说、戏曲的故事情节。题材丰富、表现手段又非常精致的木刻版画,使明末五彩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受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刘泮源等人的影响,瓷面构图舒展,意境深远,出现了大量整幅画面。
五彩瓷发展至康熙时期,日益成熟、精湛,并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国彩瓷的高峰期。因此,整个清代的五彩瓷又被称为“康熙五彩”。康熙五彩瓷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不再用青花代替蓝色,五彩器由在青花器上彩绘,改为直接在白瓷釉上彩绘,其蓝彩烧成的色调,浓艳程度超过了青花。而此时的黑彩有黑漆的光泽,衬托在五彩的画面中,更加强了绘画的效果。绘制线条所用的调料由大明五彩使用的胶水料改为乳香油,由于这两种材料的性能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胶水是一种水质调料,这种胶水料画在光滑不吸水的釉面上,运笔时就要快、准,稍一停笔就会产生积料水迹,很难画出细致工整的线条,因而适于自由粗放的笔法。而乳香油是一种油性材料,有一定的黏稠度和韧性,用画五彩的珠明料与之调和,再用景德镇特制的料笔,在笔尖上蘸一点樟脑油将其化开再吸进笔中,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运起笔来可快可慢、可粗可细,宜于表现一些工整细致的画面。结合这种工艺,陶工们以当时的木刻版画和年画、各种插图、绣像、画谱等为蓝本,创作出了令人赞叹的康熙五彩瓷。
明万历青花五彩寿星瓷塑,
座长12.2厘米,宽6.6厘米,高24厘米。
康熙五彩瓷用的是如釉一般明净的玻璃质颜料,这种色料透明,能露出底色,但发色较火气,而且不容易填平。针对这一特性,艺人们在绘制时尤其讲究用线。如果说一般的绘画都是用面来表现明暗的话,那么康熙五彩则是用线和点的变化来表现明暗。康熙五彩不光讲究外轮廓线的用笔,更讲究用排线来表现树干、树叶、花瓣、石头等的阴阳面。在这些用笔讲究而又密集的排线上罩以艳丽透明的五彩颜色,不仅使画面更加丰富、清新、有韵味,也使得色彩更加浓重、强烈,同时又去掉了没有线条衬托时五彩颜料艳丽的火气和轻飘感。为了加强这种效果,大面积没有线条衬托的色彩基本不存在,在不适合用线条表现的地方,就用点来表现,比如说表现地面,表现玲珑石的阴面,都常采用密集的或渐变的点来表现,俗称为“沙地”或“梅花点”;在人物的衣服上则常绘制出各种美丽的图案,俗称为“结果”。总之,工匠们在五彩瓷的工艺表现上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了其高超的工艺手段和应变能力,同时又将当时的绘画技法融会贯通,做到了自成一家。
康熙五彩瓷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比以前更加讲究,增加了高岭土的比例,胎土淘炼得非常精细,而釉中的氧化钙含量则进一步降低;窑炉的改革又使其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质的坚硬度和挺拔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细腻温润、光洁密实的胎质,使康熙时的釉上彩更显得灿烂缤纷、美不胜收。也正因为如此,康熙时期的器物造型,无论大件小器,都规规矩矩,制作精良。
这一时期民窑瓷的大件产品较多,尤其是琢器,如尊、觚、鱼缸等,尺寸之大胜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硕大的体积唤起了一种力量上的美感。同时还出现了较多的方形器皿——不是拉坯成型,而是镶接成型,有一定的工艺难度,这在以前并不多见,说明此时无论在原料的配制上,还是在成型的工艺上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转折清楚明确、线角变化挺拔有力,即使是弧线,也是弧中带直,方圆结合,给人以向上、硬朗、阳刚之感。这种阳刚的造型与明朗艳丽的五彩装饰融为一体,恰恰反映着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享年最长的康熙王朝上升、张扬的时代精神。
明万历五彩云龙花鸟纹觚
清代的五彩瓷,不仅在工艺手段、成型方法、绘画手法上有所创新,同时在表现的题材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康熙皇帝尊崇儒家,强调以德治国,以礼化民,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所谓“成教化,助人伦”的艺术功用在这一时期的瓷器上表现得较为明确,如表现忠君思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昭君出塞》等战争故事场面,即民间所说的“刀马人”,常以大幅图画出现在五彩瓷的装饰上,气势恢宏、动作精彩夸张,不仅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备受当时西洋画家的青睐。另一类则是反映文人学士生活和爱好的画面,如“羲之爱鹅”、“东坡爱砚”,“渊明爱菊”、“茂叔爱莲”、“竹林七贤”、“岁寒三友”、“秋声赋图”、“米芾拜石”等。再就是象征多子的“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多寿的由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图案;还有“望子成龙”、“麒麟送子”、“子孙满堂”等祈福的吉祥图案。而官窑人物以劝勉农桑、奖励耕织的“耕织图”为最佳。康熙三十年(1691年)后,由于广开科举,弘扬汉文化,瓷器上开始大量地书写诗文词赋,一些“状元过街”、“独占鳌头”、“东坡题诗”之类的题字画面,书法工整、布局严谨。这类以文字作主题的陶瓷后来被视作清代陶瓷装饰的一个典型特点。
清康熙五彩人物观音尊,高45.4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4.5厘米。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藏。
清康熙五彩人物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