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场生产季节性很强,陶瓷工人常季节性失业,生活得不到保障。景德镇的《瓷工一年歌》唱道:“嬉新春,坐二春,东奔西走过三春。四五六月定位子,七死八活九翻身。十月以后日夜干,严冬腊月转乡村”。上世纪初河南窑场有这样的民谣:“坐正月,闲二月,不慌不忙过三月,四五六月无人问,七死八活九还魂,十月头里忙一忙,十一十二冷清清”。农历八、九、十三个月忙,其他月份无事可做,失去收入,窑工生活的贫苦可想而知(图为《景德镇陶录》中的插图)。 从前景德镇还广泛流传一首每个月借用一个戏曲故事的《十二月歌》: 正月机房教子,二月张生启程, 三月山伯访友,四月四九问路, 五月群英集会,六月夜访白袍。 七月徐庶荐葛,八月游龙戏凤, 九月夜打登州,十月金桥算命, 冬月海螺丝打瓜精,腊月四郎探母。 正月瓷工在家,听取父母庭训,就像孟子在机房接受母亲断纾教诲一样。 二月花朝过后瓷工要回窑场做工,这很像《西厢记》里的张生赴京赶考,匆匆辞别父母妻子上路。 三月、四月瓷工回镇后,并不是马上就找得到合适的工作做,还得到处寻找门路,求人帮忙。这就像梁山伯访问祝英台,同书童一起到处问路,多方寻求下落一样。 五月里瓷工们相互邀约,联伙结伴,组织“兄弟会”以便同心协力,相互帮助。这就像水泊梁山的英雄聚会。 六月里瓷工为了提高技艺,稳定饭碗,要求良师、结良友。这就像唐太宗李世民连夜拜访披着白袍的武士薛仁贵因而得到一员虎将一样。 七月景德镇变工节(利用中元节三天假期调整生产、重新组织工人)期间,瓷工是否继续得到雇用非常关键。因此,瓷工们趁工余时间拜访老师傅和其他说得上话的人,祈望得到帮助,就像《三国演义》里徐庶走马荐诸葛那样推荐自己,使自己有个岗位。 八月以后是窑场生产旺季,瓷工收入多了,一些无家庭经济负担或者负担相对较轻的瓷工,便去找性伴侣嬉乐,所以用宣德皇帝游龙戏凤来比喻。旧时女人另找男人叫做跳槽,所以有的人唱成“八月画眉跳槽”。 九月窑场特别忙碌,天天要挑灯打夜班,故而借谐音称为“打登州”。 十月冬月一天天变冷,窑场活计少,瓷工收入减少。瓷工们都在计算自己的收入,看是否收支平衡,诙谐地称为“金桥算命”,那些实在还不起债的,只好“打瓜精”逃之夭夭。这首年歌也有的唱为“十月王瞎子算命,冬月魁星点斗”。 腊月坯房窑场歇工,瓷工们回乡与亲人团聚过年,所以用“四郎探母”来比喻。 这支“年歌”,反映出瓷工一年的生命活动与生存状态,心酸中透出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