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清廷内务府员外郎唐英奉钦命驻景德镇御窑厂署,佐理陶务。8年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唐英“承命榷淮”,任淮安关使并兼领景德镇御窑厂陶务。此时,唐英有《过浮梁县》诗一首:“三载浑忘客,兹行离绪深。浮梁城下水,清照使臣心。”对这首诗的理解,我们可以读唐英的《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余于雍正六年奉差督陶……茫然不晓,惟诺于工匠之意旨,惴惴焉!惟辱命误公之是惧,用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一位从皇帝身边来的五品督陶官怀着一颗敬畏、赤诚之心,在景德镇御窑厂与瓷工同食同宿,闭门三年,钻研奋斗。其景,其情,让人赞叹、敬佩!所以,我们瓷都人诵读唐英《过浮梁县》这首五言绝句时,和唐英的心是相通的。
以唐英为代表的历代历朝督陶官在景德镇创造的制瓷业绩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而精彩的篇章,在古代文献中,清代以督陶官姓氏称窑,著名的就有5人。
臧窑。《景德镇陶录》记:“厂器也,为督理官臧应选所造。”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二月,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奉旨到景德镇御窑厂督造瓷器。开创了以督陶官姓氏为窑名的先例。臧窑的特点是,瓷胎“土埴腻,质莹薄”;单色釉瓷“诸色兼备”,最好的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另有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等也很精美。
郎窑。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兼理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因而得名。说起郎窑,人们常常称道高温颜色釉郎窑红瓷器。但据古代文献可知,郎窑所制除红釉器外,还有仿明宣德、成化的很多品种,如青花器、脱胎白瓷等,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瓷器的烧造水平。
熊窑。熊氏为何人,有哪些传世品,尚 待考证。但据清宫档案可知熊窑器在皇宫被推崇的情景:“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三月十一日,圆明园送来……熊窑双管扁瓶一件、熊窑梅桩笔架一件、熊窑小双管瓶二件、熊窑海棠式洗一件……”后来,督陶官唐英还接到过仿造熊窑器的圣旨。
年窑。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年希尧以管理淮安关税务之职,兼管景德镇御窑厂窑务。雍正朝的官窑器,习惯上称为年窑器。年窑“选料奉造,极其精雅。”雍正六年后,唐英任驻厂协理官,实际管理窑务。从年希尧所作《重修风火神庙碑记》等文献中可以看出,年希尧和唐英相偕努力,共同取得了年窑的制瓷成就。
唐窑。唐英督陶20多年,《景德镇陶录》总结唐窑成就:“厂窑至此,集大成矣。”唐英所撰《陶成纪事》和《陶冶图说》是中国古代制瓷最重要的著作。
以唐英为代表的督陶官因瓷和景德镇这方水土结缘,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忠君报国,体恤窑民、苦心竭力、仿古创新,使得景德镇瓷业官民竞市,千年不衰。中国古代督陶官文化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