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曾说:古迹是一部刻画着岁月的书,在它身上记载着许多历史故事,当歌曲都已经缄默时,它还在说话。中国有句老话“见了故物,如见故人”,古迹这种生动的体现,是许多优美的诗歌所不能代替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迹保护就显得异常重要,保留古迹就等同于珍藏了鲜活的历史。
“五都试馆”无疑是一处古迹,它是乐平封建时期科举应试人员的住所。它在清同治年间遗存下来,虽然尽显沧桑,斑驳的墙壁犹如老妪爬满皱纹的脸庞,但姿态依然健硕,散发着古老的历史光芒。
“五都试馆”既是一栋建筑物名称,也是一处老地名。
从区位来看,它处在状元巷与方家祠之间,没几户人家。按理说,无论是状元巷还是方家祠都可将其囊括其中,但事实就是没有这样,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五都试馆与其他小巷有所不同,缺失了宁静,麻将声、小孩追赶声以及往来穿梭的人们,甚至给其制造了些许喧嚣。那天,天气“阴郁”,但在五都试馆小巷的房前屋后,依旧聚集着旺盛的人气,他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开心地聊着天。
“请问五都试馆是哪栋房子?”在即将举起相机的那一刻,我习惯性地展开了询问。
“哪栋房子最旧就是哪栋。你看,在这条小巷内几乎没有了老房子,都是现代钢筋水泥浇筑的楼房,五都试馆处在其中非常显眼。”人群中,一位满头银发的程姓老人慢条斯理地回应了我。
程姓老人年过八旬,是小巷里年龄最高的老人。谈及五都试馆,程老对我说:“你是传媒人,所传播的信息必须真实,我毕竟还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所知道的怕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程老表示,他曾听先人们说过,五都试馆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原先有两扇铁质的大门,上面涂了蓝漆,看上去很美观,不过,如今这两扇大门都不见了,只在中间开启了一扇门,而且门不大,与普通民房的大门一般大小。处在现代楼房丛中,五都试馆看似相形见绌,但沧桑的形态却给小巷增添了古老的韵味。
我来到这扇门前,发现门的质地已变成了木板,被虫噬的满目疮痍。透过半开的大门,昏暗的光线下,能够隐约看到房子的内部结构很紧凑,房间较多。纵观整个五都试馆,占地面积较大,大约有好几百平方米。
程老告诉我,五都试馆从民国初期开始就已成为民用,至今依然还有些住户住在里面。我在屋内虽然感受到了柴米油盐的气息,但没有看到一个人。
走出五都试馆,很多居民都朝我围了过来。“这房子有不少人过来拍过,他们也和你一样,拍了一些照片。”当明白我的身份后,其中一梁姓中年男子显得有些兴奋。他说,这老房子其实是由两栋房子构成的,一栋是“五都试馆”,一栋是著名电影演员许还山的故居,这两栋房子都很可贵。不过,包括程姓老人和梁姓男子在内的所有小巷居民都不知道“五都试馆”是什么概念。
事实上,我对五都试馆的真正概念也不了然,翻阅相关记载,也没有发现详尽的阐述,之所以写它,完全是出于一种探究,“五都试馆”4个字,首先给我以历史文化的美感。
为探求“五都试馆”的蕴含,我找到了乐平市博物馆副馆长余庆民。余庆民是个有着“思古之幽情”的文化人,谈到五都试馆,激动不已。他告诉我,单就“试馆”来说,指的是封建时期参加应试的人员居住的场所。“五都”是一个行政概念,计量上十家构成一保,五十家构成一大保,十大保够成一都,“五都”指的是如今接渡镇境内嘴上、续湖、林里、江南洲以及塘泥畈等村,这些村当时足有500户人家。根据同治版的《乐平县志》记载,乐平唐代有四十四都,宋代有四十二都。
“五都试馆”就是当年上述几个村坊集资兴建,供各地的秀才举子在应试期间夜宿的场所。
余庆民虽然只是一种阐述,但仿佛将我带入了古老的科举时代。同时,也让我由此想到,乐平在封建时期就文风昌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理念植根很深。
历史文化名城是由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促成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有众多的古建筑、古民居,譬如紫禁城、四合院、胡同,如果撇开历史文化传统,撇开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名城的“硬件”就成了一种没有生命的摆设,失去血肉和魅力。所以,就乐平的“五都试馆”而言,它的血肉和魅力,不仅包括单个建筑,还包括它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
城市的历史文脉能否延续?关键取决于对待文化的态度。
在高楼林立的上海市中心西藏中路上,体量不大的沐恩堂看上去简直是“鸡”立“鹤”群,但是,上海人为这座由知名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哥特式建筑留下了一席之地。城市历史文化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原生态”。众所周知,希腊的奥林匹克公园、罗马角斗场等遗迹,充其量是一堆碎石或废墟,但正是这些在原址上保护下来的历史遗迹,真实地印证人类社会进步的脚印,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行的路程。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文化、有了历史,才有了生命。回顾城市的历史,品味城市的味道,离不开不同历史时期存留下来的痕迹。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体现城市文明、展示城市历史、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底蕴的媒介。
古迹还总是与文物相提并论。
乐平的五都试馆无疑是一处古迹,虽然它还没有被冠上文物的名分,但是,至今依然完整保留,或许,在封建时期有很多地方建有试馆,但是完整保留下来的可能不多。
君不闻,最近就有媒体报道,福州市就拟在贡院附近重建清代试馆。清代,台湾为福建辖府,台湾秀才要考举人,必须来福建应试,为了给台湾考生提供住宿,当年台湾方面专门在福州贡院附近设了“台湾试馆”,百年沧海,如今,“台湾试馆”已不复存在。为了恢复“台湾试馆”,福州市几名文史专家来到该市中山路(原贡院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寻找台湾试馆旧址。
五都试馆,当是乐平的一种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