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者致信本报直陈文物保护之忧瓷都史上记载的20余处会馆如今所剩无几
湖北会馆,是景德镇现存的唯一一座相对保存较好的省级会馆,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由于年久失修,湖北会馆越发显得“老态”。 几日前,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来到本报,递给记者一封信。在信中,老人对破败的湖北会馆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已经破败不成样子,如若再不修缮,将面临倒塌危险!”今天的湖北会馆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究竟破败到了什么程度?景德镇还尚存多少类似会馆?它们的现状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1。会馆现状 给晚报写信的老者姓戴,5日下午在湖北会馆戴老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湖北会馆,是一座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现在已经破败成了这个样子,如果再不对湖北会馆进行修缮的话,景德镇这座唯一保存较为完整,见证瓷都古时商贸繁华的重要实物将面临倒塌的危险。”在戴老先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彭家下弄13号的湖北会馆。 当走进湖北会馆后,记者震惊了!湖北会馆的院子里堆满了杂物,旧铁锅、煤球、油罐、水缸……整个院子显得破败不堪,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会馆的主体结构保存得相对完整,但是,经过多年来的白蚁侵蚀、洪涝灾害,导致湖北会馆地基下 沉、房屋受损的现象很严重。外墙局部青砖开始裸露风化、砖砌门楼墙体局部开裂、天井四周青石板地面开裂严重、所有木质构件因虫蛀霉烂而损坏。 戴老先生告诉记者,一座如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大面积漏雨,导致房梁、木柱、墙壁严重腐烂,在雨天,经常可以看见电线冒火的现象。每年的雷雨季节,天气闷热,白蚁纷纷从房梁中、木柱里铺天盖地地飞出来。这些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很大,特别是由于其隐蔽在木结构内部破坏其承重部位,极有可能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一座叱咤风云上百年的古建筑,到如今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实在让人痛心。 戴老先生忧虑地说,由于火灾、水灾、蚁灾的共同影响,如今,馆内建筑残损情况相当严重。现在的湖北会馆除了中心天井建筑部分保存较好 外,其他部分的建筑已难觅当年踪影。如果再不下定决心进行修缮的话,这座历史上的湖北会馆将永远消失在景德镇的地图上。 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局文物科白光华副科长。白光华告诉记者,新平瓷业“自陈以来名天下”。景德镇自南朝开始,渐渐成为陶瓷商贾必争之地,为图谋联络商谊,保护商帮之自身利益,纷纷出资筹建同乡会馆。 目前在景德镇尚有迹可寻的会馆除湖北会馆之外,还有位于毕家上弄的南昌会馆、位于毕家下弄的奉新会馆、位于陈家上巷的丰城会馆。遗憾的是,历经百年沧桑和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这些会馆目前的境遇令人堪忧。除了南昌会馆保存较好之外,湖北会馆、丰城会馆、奉新会馆的建筑都已岌岌可危,而福建会馆仅剩残垣断壁,在景德镇历史上有记载的20余处会馆除此之外都已荡然无存。 2。重忆历史 对于湖北会馆的历史资料,白光华对记者介绍说,湖北会馆同时也称湖北书院,位于景德镇城区彭家下弄13号,东临中山北路,西临沿江东路,是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约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湖北会馆是一座旅景的湖北籍客商聚会、议事场所,主要处理同乡关于经营生产生活、调解纠纷、祭祀、接济无业人员的公共机构。 在市文化局文物科,白光华为记者翻阅了很多有关湖北会馆的资料。 根据资料显示:湖北会馆建筑以木石为建筑材料,布局独具匠心,雕刻有乡土特色,内外装饰和大门口的陈设都具有地方特色。为了缓解湖北籍客商的思乡之情,湖北会馆内原来还建有“黄鹤楼”。整个建筑平面呈“目”字形,三进三开间,前、后堂均已拆毁改建,中心天井建筑部分保存较好。前殿做成高台式,为古代戏台,两厢做成开敞栏杆式楼台,屋顶做成飞檐式。柱为方形青石,上端撑以木柱抬梁,楼台驼梁雕刻精美。可以想象出当年的繁华情景。这个会馆建筑工艺相当精湛。 白光华还告诉记者,湖北会馆在清代晚期曾作为御窑厂宫廷用瓷拣选地。该建筑对研究景德镇陶瓷史和地方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另外,湖北会馆的组建在当时的景德镇对很多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促进了景德镇以瓷业为中心的工商业的发展,湖北会馆往来的瓷商有三邑帮、马口帮、汉帮、孝感帮等,他们都在上海、汉口设店经销瓷器,这些都为沟通内外经济,活跃物资交流起过很好的作用。并且以湖北会馆为纽带,联络了在景德镇的湖北乡亲、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临时性困难。而且还不定期举办一些公益和慈善活动。在1946年,湖北会馆内开办了“湖北小学”,学校的兴办为解决校舍少、读书难,促进景德镇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寻求对策 记者在湖北会馆看到,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湖北会馆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对于这个问题,白光华说:“我市一直以来在文物保护上所投入的资金很多,但景德镇历史悠久,是文物大市,所以分摊到每个市级文物单位的经费便不多了。湖北会馆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后被用作单位办公,后来又被改建为职工宿舍,里面的人口密度一直很大。由于住户人为造成的火灾隐患,以及生活源的污染,再加上湖北会馆毗邻昌江河,每逢涨水,都是对湖北会馆这座古建筑的一场浩劫,这些都对湖北会馆的建筑构成很大的破坏。”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放多次来到湖北会馆视察工作,在视察中强调:“景德镇是‘瓷都’,其地位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以及在制瓷过程中衍生的独特陶瓷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景德镇的,而且是全人类共有的,我们景德镇人要好好保护和利用好它。”在湖北会馆的改造及旅游开发方面,由于湖北会馆位于我市老城区核心区,临近御窑厂遗址,属于御窑厂遗址的一类建设控制地带,珠山区对于棚户区的改造工作,都会将其纳入保护和利用的范围。记者在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网站上看到,景德镇市旅游局已经将湖北会馆列入了招商引资的项目名录。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搬迁现有居民、恢复湖北会馆旧貌、向 游客提供品茶和听瓷乐等活动。 对于针对湖北会馆招商引资的项目,白光华对记者介绍说,以前对于湖北会馆也有过招商引资的打算,但是投资方多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而没有考虑到湖北会馆对于景德镇的社会效益,他们认为这个项目不合算,政府部门好的想法想要实施也有难度。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因为在湖北会馆居住的住户有二十多户,搬迁这些住户,就涉及到一笔很大的费用,这还不包括湖北会馆主体建筑的修缮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用,一般的投资方都觉得这样很不合算。 但是政府部门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市文物的保护,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也会适时对古建筑加以必要的修缮,以保证其完整性。 结束语 虽然早在2005年7月14日,湖北会馆已经被列为第三批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已经过去的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对其实施切实有效的保护。现在,修缮和保护湖北会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希望有关部门加快对湖北会馆的抢救性保护、保护性开发的脚步,如果因为我们的 麻木而失去了这个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先人、愧对后人。 新闻链接 会馆,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嘉靖、万历时期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早期的会馆,主要以地域关系作为建馆的基础,是一种同乡组织,与工商业者几乎没有联系。明中叶以后,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会馆制度开始从单纯的同乡组织向工商业组织发展。 明代后期,工商性质的会馆虽占很大比重,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即使到了清代后期, 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是相当个别的。明清时期大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