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景德镇陶瓷文化民俗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捧给皇帝的半只陶础           ★★★ 【字体:
捧给皇帝的半只陶础

作者:王勇/文 杨勇/图   文章出处:景德镇一周   更新时间:2009-2-8 10:17:28
 

 

里弄
    谈起南门头,大部分镇巴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的工商业区和金融中心。但不少人都误认为“南门头”和“里村”一样,是城市某二大片区域的名称,事·实上它是数条弄于的简称,在清代属浮梁县兴西乡镇市都范围。
    翻开厚达700余页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便能找剖大南门头、小南门头、小南门头横弄这几条紧密相邻的弄巷。据(浮梁县志)记载,明朝中期时,大南门头是御窑厂的头门,靠珠山中蘑南侧原瓷城饭店处,曾有一石·门,门楼上有“大南门”三个字。此地是通往南门渡的要道,当年御窑厂所产的瓷器,多经此水运外出。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由景德镇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于1988年12月编印,上面记载的小南门头、小南门头横弄,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均于近年被拆除。
地理
    大南门头,东起小南门头南侧,西与大南门头横弄相交,长185米,宽·1.65米,水泥路面。
    被拆除的小南门头,东起珠山中路南侧82号,往南转西与小南门头横弄相’交,长50米,宽1.55米,水泥路面,由大南门头派生得名。另一条被拆掉的小南门头横弄,南起大南门头中段,北至珠山中路南侧126号,长50米,宽1.54米,水泥路面,由小南门头派生得名。

捧给皇帝的半只陶础
瓷谏
    明朝永乐二十二年,明仁宗朱高炽在明成祖病逝后继位。虽然他于次年(即洪熙元年)也因病去逝,在位不过短短几个月,但他却被老一辈的镇巴佬认为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这还得从那场有名的“瓷谏”说起。
还都南京
    朱高炽即位后的第二个月,立即宣布“还都南京”。原来明成祖朱棣于1420年颁诏,将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可朱高炽一直认为南京才是最理想的京城所在地,因此在登上帝位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南京。他甚至要求所有的公文,都必须注明“南京为京师,称北京为行在(指皇帝临时的居住之处)。”
    朱棣当年通过武力夺取了建文帝的帝位,经过战火洗礼的南京,以前城中的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下定决心“还都”的朱高炽,自然不甘心居住在一片残垣断壁里,便准备大兴土木,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南京城。
  在南京城郊外建一所规模恢弘的“天仰宫”,也被朱高炽列入了重建计划之内。“天仰宫”主要为了皇帝接见各国来使之用,为了显示大明国威,按照朱高炽拟订的建造计划,这昕宫殿不但工程浩大,而且内部陈设极其奢华,就连支撑宫殿大木柱的石础,也必须以“陶础”代替。
宁石会面圣
    制造陶础的圣旨,很快就从北京传到了当时的督陶宫宁石会手中。明朝时,派驻在景德镇御窑厂的督陶官,均由精明千练的宦官充任。这宁石会也不例外,在明成袒在位时便深得宠信,多次被委以监军等重任。朱高炽对他也是赞赏有加,特意让他担任督陶官一职。
    宁石会虽是个太监,却也深明大义,知道朱高炽要建“天仰宫”是件劳民伤财的事。但朱高炽的旨意又不得不遵守,便召来瓷工,让他们按照期限烧造出能承受房屋重压的陶础来。
  陶瓷的质地虽然坚硬,但却无法与石料相比,哪怕窑工们竭尽所能,也无法烧出合格的陶础。宁石会心中也有些发慌,万一无法完成皇帝吩咐下来的任务,说不定连自己的性命都得丢掉。可瓷工也没办法,其中一位负责制作陶础泥坯的工人壮着胆子对恼怒的宁石会说:“从古至今,这陶础就没成功过,咱们也没辙啊!”
    从古至今?宁石会听后眉头一挑:难道以前也有人尝试烧制陶础吗?瓷工这才告诉宁石会,早在南北朝时期,景德镇(当时被称为新平镇)就烧过陶础,但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烧出的陶础,被屋柱一压便碎。宁石会在详细了解了当年烧制陶础事件的始末之后,沉吟半晌作出了令人不解的决定:立即停止所有烧制陶础的尝试。
    朱高炽规定的时限一到,朝廷派来的使者便前来催促宁石会将陶础送往南京。可宁石会却坚持要前往北京面圣,并称有关乎大明兴亡的大事禀告。朱高炽得知后感到奇怪:”呆在小小景德镇的宁石会,能有什么大事要见朕?”但他知道宁石会为人沉稳,说不定真有要事,便同意了宁石会的请求。
  面圣的那天,宁石会捧着一只精美的大木盒,称里面装的东西,就是他要禀告的大事。朱高炽让服侍在旁的太监接过木盒,打开一看,却发现装着的是半只破裂的陶础。朱高炽这下来了气:“好你个宁石会,朕要你烧制陶础,你却弄出这么个破东西来糊弄朕,还说有什么大事。”面对龙颜大怒而高高在上的皇帝,宁石会面不改色地表示,要为朱高炽讲—则旧闻。
故事中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常年不理政务而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陈叔宝即位后,嫌弃宫殿过旧而下令建造新阁楼,并也要以“陶础”垫基。新平镇(即景德镇)的瓷工烧出了样式漂亮的陶础,可却经受不住屋柱的重压,最后只好仍旧采用石础。
  说完此事后,宁石会将话锋一转,称朱高炽即位后,便平反冤狱、选用贤臣,并勇于纳谏、择善而行,因此深得万民爱戴。但修建“天仰宫”耗银甚巨,且征召民工便达数十万人之多,实为扰民之举。
    “昔日陈叔宝穷奢极欲,所建宫殿无不以宏大著称,最后还是被杨坚(即隋文帝)攻破建康,被人从躲藏的胭脂井中以绳吊出,成为千古笑谈。对于建天仰宫一事,还里圣上三思而行。”交不出陶础,这条命难免不保,索性说点真话,抱着必死决心的宁石会想道。
  不出所料,因宁石会将其与陈叔宝桐提并论,宋高炽勃然大怒,当即要将宁石会乱棒打死。这时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走上前来,跪下说道:“陈后主无道,听不得忠臣的进言,致使朝中无骨鲠之臣、天下无不贪之吏,而宁石会虽然语有不敬,但念在他一片赤诚之心,还望圣上饶他一命。”
  杨士奇曾被朱高炽授予一枚小印章,作为进谏的鼓励。见到自己的爱臣也站在大逆不道的宁石会‘边,朱高炽开始还颇为不忿,但仔细一想,自己的“还都”计划已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自己的嫡长子宋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也不例外。而他们反对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还都”必然导致人力财力的大量耗费。
  于是出乎宁石会的意料,朱高炽最后并没有要他的命,仍让他回去当他的督陶官。而经过杨士奇等人的劝谏,“天仰宫”的建造计划也被搁置。此事在御窑厂传开之后,瓷工们纷纷称赞朱高炽是个难得的好皇帝,而宁石会捧着破陶础舍命“瓷谏”的佳话也流传至今。
    (据(江西通志)(浮梁县志)(景德镇陶景)等古籍记载,’至德元年,诏新平以陶础贡,雕镂巧而弗坚。再制,不堪用,乃止。·)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虽胜犹败的左宗棠
    里村的抱夫池
    偷艺
    大黄家弄: 有个会讲述历史的
    马金岭的弑师案-一狮两命人心
    马金岭的弑师案-师傅答应来帮
    马金岭的弑师案-老太监出了个
    百眼井:寻找水源保卫水源
    没有花生的花子岭哪有什么花
    里仁弄:匠户人家的“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