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澄先生著文,了了亭转载)高岭土为土质土,主要由颗粒细小的高岭石和埃洛石所组成。南宋以前,制瓷只用经风化了的石质土,史称“一元配方”。后来,地表面经风化的石质土采掘殆尽,而地下开采的石质土性软,在高温下成不了瓷,于是,人们发现并应用高岭土掺和石质土方可成瓷。史称这种配方为“二元配方”,并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发现并应用于制瓷的高岭土产于浮梁瑶里麻仓村,时称“麻仓土”,由于这种土非常珍贵,被列为官土,只限于“御用制瓷”。后来又在东埠高岭村发现了扁岭土。清同治八年(1869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高岭村考察之后,著文向全世界介绍高岭矿石,此后,欧美各国都将此类矿石称作“高岭”,高岭土由此成为国际通用名词。
由于高岭土是由细小颗粒状矿石所组成的上质土,所以矿床的开采比石质矿要简便得多,只要找到矿源以后,用铁锄挖掘即可。故矿主将开采和加工连成一体,省去了中间环节。但在开矿前,也要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扶塘师傅”,负责勘察矿床、取样试烧以及开矿井、搭工棚、淘洗加工等工作。
矿床经勘察选定之后,取原矿土数斤用水分几次淘洗,洗净杂质晒干后,取一二小块送到窑里“试照”,如果质量符合要求,含土率又在50%以上,就立即开采。有的矿床含土率仅3 0%,如迫切需要,也着手开采。
开采的方法也是分明矿和暗矿,即露天开采和坑道开采,采取哪种方法,视其离地面深浅而定。
露天开采较为简单,只要铲除地面杂草灌木,刨开淤泥积石后,从上往下挖掘即可。这种方法成本低、效率高。有的矿床较深,便采取坑道式采矿,尽管连连支撑“厢树”和“扛眠牛”(支架), 由于矿体酥松,因坍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常有发生。后来,不是矿源非常丰富之地,均采用露天开采法。
矿坑确定之后,选一块地势平坦且又向阳的地方为摊棚。摊棚为大草棚,结构简单,面积随矿床多寡而定。棚内顺地势挖坑,用石料砌成上中下三个阶梯式的连体大窖,每只窖长约6米,宽约5米,深约0.8米。每只窖之间的墙壁中,各开闸门一方,为关放水浆用。有的矿主,将窖开在露天之下,但也要搭一个较小的草棚,为将矿土制成砖块状之处。还有一道重要设施为水沟,沟很长,顺地势而挖,直到连接水源。所经过的地段,有的用石料砌结:若山脚是岩石,则必须开凿:有的地段地势低洼,便用竹枧为渡槽。水沟的宽与深视情而定,有的长达一二里之遥。
人们挖出矿土后,倾倒在沟里,利用水的冲击力,将溶化了的泥浆冲入窖中。有的矿坑离作坊很近,就直接倾倒在第一层窖中。泥浆或矿土达到一定的积量时,关闭水源,用铁耙反复搅动,数分钟后,渣滓沉淀于窖底,再放开闸门,泥浆经过筛滤流入第二层窖中。又反复搅动,沉淀后放入第三层窖中。经过两次过滤, 已是纯泥浆了,这时,用2斤石膏溶于水,倒入窖中,约20分钟后,开闸门放出清水,尔后用木棒在沉淀了的稀泥上挨次拍打,使内含的水份挤出于面,用勺舀出,下面便是带有粘性的湿土,再用铁丝为弦的木弓,将湿土锯成块状,取出后放在桌上稍事晾干,然后印制成砖块状。
打砖的长桌用厚木料制成,砖匣用四块可拆开的木料制成,底下另有托板。砖匣的内空根据砖块体积而定。明砂高岭印成的砖块很小,长约8厘米,宽约6厘米,厚约3厘米,重量约16两为1斤的4两(合今秤2.5两),故不称作“不子”。星子高岭印成的砖块大,长约14厘米,宽约l 0厘米,厚约8厘米,重量约3斤2两,袭沿称“高岭”,也不称“不子”。打砖槌亦为木制,捶打时,取一团泥,填满匣的四角,捶打要结实,冉用弓锯锯掉土:面余泥,盖上货主牌号印。制成的泥坯或放在货架上晾干,或码放在露天下晒干,至此,全部工序完毕。
劳动组合一般为七八人,除扶塘师这个工头之外,没有工种之分,从采矿、淘洗、打砖、晒干全部完成。一窖泥的制作称“一夫泥”,星子高岭一夫泥制泥坯5 0 0块,一天可制二夫泥。这种工人多数为当地农民,有的矿亦雇佣闲散劳动力,没有行帮组织,工资为计件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