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也能作收藏,相对于铜器、珠宝翠钻、竹刻、根雕、书画、古钱币、古旧书籍等古玩而言,这可以算得上是瓷器的一大优势。
瓷片见证着瓷的千年文明,是一种财富。瓷片的发掘发现不仅仅对考古研究有意义,据说有专家从瓷片中探索出古瓷工艺,尔后又研发出新的制瓷工艺。但在有些人的眼中,瓷片的价值却开始变异,他们集中智慧去仿制欺诈,甚至铤而走险地去偷盗。
一
在一次关于“非遗”的采访中,我听到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多次讲起一句话:我只不过是从推土机下抢救出了一些瓷片而已。
刘新园的这句话有一个传奇故事:1982年春节前夕小年那一天,景德镇市政工程处的工人们在珠山区原市政府大门西侧铺设地下电缆线。当推土机沉闷地刨过地表时,刘新园恰好路过,随着推土机的轰鸣,他习惯性地看了一眼被刨开的地表层,一条宽约12 至30 厘米的全是瓷片的地层掠过他的眼帘,那不是垃圾,也不是景德镇处处可见的渣饼堆,而是洁白亮丽的碎瓷片!刘新园不顾—切地跳下了被刨开的地层,他的眼睛发亮了,挥舞着手高叫着:“再也不准刨!再也不要推!要推就从我身上推过去。”
就是这样一位对千年古陶瓷有着执著追求的人的无意一瞥,使得景德镇官窑遗址撩开了冰山一角。这一发现,被评为2003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江西省继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再次获得此殊荣的又一考古新发现。
二
专家能从碎瓷片中做出学问,很多人对此并不关心,真正让瓷片“升值”的,可能是刘新园的发现。陆福照是一位建筑工地挖桩基的包工头,曾带着队伍跑过很多地方。在他的印象中,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行业从来都是不被人所关注,但在景德镇却大相径庭,几乎是他的队伍挖到哪,就会有一批人跟到哪,在他们从地底下挖出的一筐筐泥土里淘着那些不起眼碎瓷片。从施工工地上寻找碎瓷片,有点类似于考古人员的做法,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
景德镇的御窑遗址,严格来说是在以龙珠阁为中心方圆200 亩的建筑物和道路下面。景德镇市政工程处机械公司在进行路面 改造施工时,发现了不少的盗掘通道。这种通道是不法分子以开商店为掩护,在商店某个隐秘的一角往下挖,通往御窑遗址对那里的古瓷碎片进行掠夺性偷盗。地下盗掘通道呈网状交叉分布,甚至挖到了某机关办公大楼底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听到脚下挖掘的声音,连地下对话的声音也依稀可辨。
偷挖之风的盛行,直接导致龙珠阁附近原先一间月租金为200元的店面或住房,飙升到8000 至10000元。2002年10月17日,景德镇警方成立了打击盗掘御窑遗址犯罪专案组。专案组经过打击围剿,最多的时候从一条通道里揪出了7 个犯罪嫌疑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1 人,缴获了古瓷修复件150件,散片古瓷件53袋(箱),成箱散片瓷111箱,收缴赃款120万元。
三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瓷片有观赏标本等多重价值,但对投机的经营者而言,里面却只有一个“利”字,所以就有人避开挖掘和寻找,而走起了虽非偷盗但又与之无异的仿制。
吕新凤是都昌人,两年前在跑展销中接触了陶瓷,近年这种生意不太好做,便邀伴在景德镇开起了一家仿古瓷器店。在吕新凤的店中,摆着两个碗底碎瓷片。尽管对顾客的询问她很“诚实”地以“我自己也不懂”来作回答,但她还能用古玩市场中1%报价行话开出5元的高价。
很多人都知道,景德镇的仿古瓷可以假乱真,但始终认为碎瓷片没有仿制的意义。其实不然,就拿吕新凤来说事,她自己都不懂又怎么可能会用高价去收真品呢?这块碗底碎片是从专门的仿古加工作坊里“捡”来的。.
据一位“仿古专家”介绍,仿古瓷制作有仿制和做旧两个步骤。仿制主要包括纹饰的仿制、器形的仿制、釉色的仿制、胎土的仿制和重量的仿制;做旧则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以制造器物的“岁月痕迹”。这种用老原料结合新工艺进行老胎新绘、老釉新胎、旧件新器、复火等种种手段,所做出的“古瓷”几乎无可挑剔。
这位“专家”认为,出现做仿古碎瓷片的行当,可能是因为在仿古瓷做旧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个别整件敲碎,然后胶合起来,这样更像古董,从而引起了人们干脆敲碎卖的新思路,也有可能是不慎摔破后再作加工所形成。碎瓷片虽然相对整件利润要小,但比做普通瓷器却划算得多,则可能是仿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瓷海观澜》了了亭授权发布,PDF文件连接地址如下:http://www.jdzmc.com/taociping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