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强调:“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不独词如此,人亦如此,陶瓷艺术作品亦如此。
今年瓷博会,妻子的姐姐受组委会之邀,不远千里来景。妻姐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所以看景德镇,看景德镇艺术陶瓷有意无意间就更多地带着专业而又挑剔的眼光。和妻姐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新华社的记者。这位记者兄不是专门报道艺术类的,跟陶瓷打交道就更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二位都属于那种见多识广,非常有独立思想的那种。他们对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当然应该是一部分)的一致看法是:太多的陶瓷作品缺乏思想深度,没有作者的鲜明印记,缺少时代审美意趣,一句话,作品没有境界。
无独有偶,类似的问题在去年瓷博会期间,我在送香港花千树出版社的叶先生去机埸的路上,也被这位叶先生提及。
我已忘记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他们的。但我明白他们的意图,那就是作品应该有境界,艺术家本人更应该有境界。
当下景德镇,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资本,都呈聚集之势。在景德镇从事艺术陶瓷创作的,既有一脉相承,家学渊源深厚的民间艺术家,也有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的科班精英;既有对陶瓷工艺自幼耳濡目染,技法娴熟的本土艺术家,也有对陶瓷一无所知,但豪气冲天的外来追梦者。更兼之政府“陶瓷优先”“艺术陶瓷优先”的理念引导,景德镇可谓百花竞放,欣欣向荣。
景德镇确有一批大家创作了一批品格高远的作品。这些作品即使放在全国乃至世界艺术界,都能傲然而立。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市场时代,成名可以很快,只要成了名人,成了大师,自有一帮徒众会去吹棒。市场时代会形成一种轻薄速食的文化。于是乎,有的艺术家成天追名逐利,伤了骨气也在所不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些能立竿见影,来钱快的交换物。如此作品,既无“理想之境”,也无“写实之境”,既无“有我之境”,更无“无我之境”。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陶瓷工艺品或陶瓷装饰品。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王夫之在《宋论》中提出,宋代积弱,很大程度上源于那个时代的士子官僚张皇自炫,假话大话连篇,不重立身立德,不重真才实学。今天的景德镇四方朝圣,万瓷归宗。我们的艺术家一定要修身养性,反省充实自己。珍惜自己的名誉,珍惜自己的作品,珍惜景德镇的形象。八方来客不应仅仅折服于景德镇古代的官窑御器,更应折服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创作的陶瓷艺术精品。
套用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瓷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佳作。
景德镇需要更多有境界的艺术陶瓷涌现,更多有境界的陶瓷艺术家涌现,来支撑景德镇的大境界,支撑景德镇的“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