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评论员 黄茂军
(一)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刊载于《瓷器》杂志2011年第六期) 说起来很惭愧,我在景德镇工作、生活了这么些年,对景德镇的一些历史地理却了解不多,比如三闾庙古街的古码头,真正走进却是最近的事儿。
没有想到城市改造的触角把这样一片空间给遗忘掉了,某种意义上说,这得感谢景德镇人那股“不肯过江东”的轴劲儿,景德镇西扩喊了这么多年,但在相当程度上,河西一带还是一个“白天车水马龙,晚上月明星稀”的梦城……
资料上说,三闾庙曾经是景德镇陶瓷运向全国、全世界的起点。
开始持怀疑态度,但后来查证了一下,还真是。三闾庙有一古码头,那可是景德镇当年商船云集、人声喧哗的交通枢纽,据说当时景德镇人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在这里汇集靠岸。我在笔政《瓷都晚报》期间,曾经参与策划过一个“城市地理”(后来又叫“老镇”)栏目,给这个栏目撰稿的记者,屡有从三闾庙钩沉出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可见这个地界对景德镇的重要。
这么重要的一个遗存,真不应该就这样被我们忽略。
应该承认,政府还是非常明白三闾庙的价值的,上世纪90年代,三闾庙就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3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2011年3月,政府公布的《景德镇市历史城区保护办法》明确规定将古码头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作为城市文化价值挖掘的重点——所以“金岸名都”的楼书会宣称:三闾庙新一轮更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即将到来。
这个宣称应该是有现实依据的。三闾庙古码头,应该是一个被今天的景德镇低估了的地界。
我们不能无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陶瓷城”和“锦绣昌南”两个社区的存在与崛起,已经卓有成效地将景德镇的陶瓷销售市场拉动到了河西,它们业已成为景德镇陶瓷营销的“前甲板”,破水压浪,蔚然大观。
听说有家楼盘要把它的底层商铺打造成“景德镇古码头陶瓷文化街”,这个创意虽然有它的现实考量——景德镇应该是一个过度市场的城市,商铺往往成为很多楼盘尾大不掉的麻烦——但总体而言,这还真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想法,仅就占据着三闾庙濒水地段这一条,你就不能说“古码头”的创意是无中生有。
规划中——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建设中”——的“景德镇古码头陶瓷文化街”与上述两个社区毗邻,如果说“中国陶瓷城”和“锦绣昌南”夹击出了景德镇陶瓷销售的“前甲板”,那么“古码头”就是这艘航母的“船仓”,能及时依据无障碍视野搜集的信息,做出顺应市场的调整。
显然,这是一桩比较典型的商业地理案例,正是我目前研究的课题。
(二)
前年年底的时候,我曾经撰写过《景德镇的波西米亚指数》。
在那篇文章中,我援引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的观点,阐述了“老房子”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真实是另外的一个重要因素。创意阶层对“真实”的看法是要原汁原味,他们会避免创造那些人工群落。许多城市都有着有趣的遗产和美丽的建筑,这绝对是吸引创意人群和技术人群的一个有利因素。一个城市不应被迫拘泥于过去,但也不应完全牺牲自己的遗产。
“古码头”尽管不是这样的“老房子”,但却是一棵千年老树桩上发出的新枝。
据说“古码头”目前的主力招商对象是各级别职称的工艺大师、高校自主陶艺创作群体、仿古和艺术瓷制造者,这样的市场定位暴露了开发商的野心,这条未来的陶瓷文化街将以陶瓷精品(创意品)制作、展示、销售及艺术研讨交流一体化为特色——这一定位基本与莲社路功能重叠,夸张一点,可以说它就是莲社路西行的一条延伸线。
如此一来,如何把自己与已有城市社区区分开来,是“古码头”开发者的首要。
当年,《经济日报》的一位记者曾堪舆景德镇众楼盘,批评说“水生财,景德镇住宅往往缺水”。这位仁兄的观点立刻得到众人的附和。的确,尽管枕昌江而眠,但丘陵山地的地势却让景德镇的居住环境中,独缺一个水景,所谓“观澜”与“听潮”,在景德镇基本属一奢望。
这应该是“古码头”有别于其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