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15 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该《决定》,延续了34 年之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机构,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转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这也就意味着,从下届(即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开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最受市场认可、最被行业公认、最具权威性的工艺美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将从政府官方机构“加封”转为民间组织性质的行业协会评选。此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景德镇工艺美术界对此更是众说纷纭,反响不一。
——有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权力下放的百家之言
王建红
放权是讯号,也是进步
“近日,133 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表明新一届政府在转变职能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转变职能,就是要明确政府的定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景德镇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调研员汪同茂认为,工艺美术界最高荣誉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权力的下放,释放的是一个讯号,表明的是一个态度,体现的是一种进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大事。评选机构完全由行业协会来担当,一方面,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因为行业协会对自己的行业了解更具体,工作更熟悉,所以能更好地避免出现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对工艺不是太了解,对特定工艺不太熟悉,认识不够等问题,从而也更有利于评选工作的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文跃认为,从理论上而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由行业协会来评选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荣誉称号,并不是职称。职称必须由政府部门把关,而荣誉称号则完全可以由行业协会评选。”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邵继梅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机构主体的改变,是理性回归,将有助于大众理清职称与荣誉称号二者的区别,有助于工艺美术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体系是根本,也是关键
1979 年以来,我国共举办了六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三十几年间,仅有443 人荣获此项称号,堪称是工艺美术行业的顶级荣誉。众所周知,过去的评选一向带有浓厚的政府背景,而现在的评选主体———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虽然前身是轻工部,但现在 已经转型为行业协会。那么,评选主体的改变,对“国大师”的权威性和“含金量”是否会产生影响?“谁来评大师无所谓,但是评了谁就有所谓了。在收藏界看来,大师的评选就是一种游戏。”景德镇了了亭的负责人李申盛从收藏者的角度,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评选机构的变更,对于大师评选这个机制来说,收藏界大多数人认为只是这个游戏换了一个服务器而已,而程序本身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是否能防病毒,防外挂才是最最关键的。他坦言,“大师不管由哪个部门来评,只要评选体系能够让艺术家,让收藏者感觉这真就是瓷业的高考,这真就是瓷业的科举,那才是即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国大师’评选活动由哪个部门组织,那只是一个过程,关键要看评选的结果。”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廖传铭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要保持现有的权威性和“含金量”,就必须杜绝往届中出现的为了角逐“大师”桂冠,不惜重金、托关系找熟人的现象发生。而要有效做到这点,就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制度。此外他还认为,“国大师”作为行业的楷模和标杆,就必须把“德艺双馨”作为首要和必备条件。
“‘国大师’的前身便是‘老艺人’,当初国家设立这个荣誉称号的目的就是为了表彰在工艺美术界有杰出贡献的手工艺者。”邵继梅认为,在“国大师”评选体系的设计上,要注重考察艺术经历,不能忽视老艺人,既要评“艺品”,也要评“人品”。在他看来,“国大师”的人选既要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能够为人师表,起领军作用;也要在工艺传承上具有代表性、创造性和影响力,能经受的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大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和技艺?通过评选选出来的大师是否名副其实?每次评选是否一定要规定死名额?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景德镇仲安陶瓷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金仲认为,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全国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大家积极地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所以在评定数量上宜精不宜多,更不能数量化、任务化。
“‘国大师’由哪里来评,我认为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按什么考评体系,走什么考评程序,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客观、完整的考评体系才是重中之重。我认为现在的考评体系就有许多需要改进和修正的地方,比如应加大对现场命题创作的考核,加强对参评人员综合素质的考察等。”新晋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潘凯声认为,“国大师”的评选要保持权威性和公正性,并进一步提升其“含金量”,就必须在考评体系和考评程序上大刀阔斧,锐意改革。
监管是问题,也是难题
根据《决定》,从下届开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权将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务院部门转交至民间组织性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这也就意味着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组织和参与这一项目的评选,那么,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民选”,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呢?“从第1 届到6 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都是政府行为,多部委的参与,客观上就自然形成了互相制约、互为监督的监管机制。权力下放到行业协会以后,如何监管,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李文跃认为,行业协会应在有效传承原来的评选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在评选方案、评委组织等方面进行改良,下大力气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以便形成更为科学更为公正的一套评选和监督体系。
“有人说,大师评选和高考一样。我不这样认为。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一次科举,对于任何人、任何背景,他都有鱼跃龙门的机会,而大师评选则不然,相信其间缘由不需我来一一列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想保证评出的大师是绝大多数瓷业大众所认可的艺术家,除了评选体系的科学合理外,监管体系的健全有效也是关键。”李申盛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监管机制的建设任重道远。
“大师的评选监督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比如公示时,不仅仅只是公示名单,还可以将参评人员的详细申报材料(文字资料及作品图片)等以电子版的形式公布于网络之上,并设立专门的举报监督电话,以便接受大众的审阅和监督。”金仲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应进一步加大透明度,而加强网络监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始于1979 年,至今已举行六届,共有443 人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其基本发展历程如下:
1978 年-1997 年:从1979 年首次举行其后每四年举行一届。截至1997 年,共举行四届评选产生204 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本时期评选由轻工业部领导。
1997 年-2006 年:这期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工作被搁置。
2006 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工作重启。第五届评选产生161 位国家级大师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本时期评选由发改委领导。
2011 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17 号)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8 个部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2 个行业组织联合开展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
2013 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规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不再由工信部“官办”,而交由协会性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