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的时候,顾虑很多,写的时候也束手束脚的,今天就赶紧收尾算了,个人感觉写的不是很好,只是因为前期很多朋友说我在拍卖这些事情上曝光的太多,胆子也太大了。想想,也是的,可是,当拍卖公司毫无顾忌,肆意妄为的左右行业自身发展时,我不说,还有谁会来说?我算是“保皇派”吧,那另外一面呢?“革新派”吧,我保什么呢?这个瓷业,这个每年十亿的艺术瓷市场,我们家族15年情系与此,身系与此在这里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的一代代艺术积淀和成就。那“革”什么呢?破四旧,还是放卫星!
随着北京的某拍卖公司秋拍的落槌,也证实了如今拍卖公司转型的预言-“检漏”。拍卖公司进入景德镇近当代陶瓷艺术之后,从航标的领袖理念,逐渐沦落到了古玩群落的检漏理论,拍卖公司似乎在当代陶瓷艺术收藏品市场对各种潜规则有着很难的适应。
在当代陶瓷艺术市场从买方市场已经完全过度到卖方市场后,陶瓷艺术界对于拍卖市场还显得是那样的陌生,甚至对拍卖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期望。如此,拍卖公司才高调的进入,一开始自然众星捧月,无限光彩。第一次拍卖,无论是老大师/老教授/新兴艺术家价格都拍的极好,毕竟拍卖公司希望的是,价格拍的越高越好,自己收取的佣金自然越多。可是,很多第一次参拍后的艺术家,似乎对拍卖失去了兴趣,毕竟“马甲”太多,佣金费用太大,既然已经有了一个拍卖成绩,就够了,折腾多了伤精神。所以一时间大家纷纷退出。退出自然不是拍卖公司所希望的情形,退出就意味着下一次的拍卖佣金会落空,退出就意味着自己经营的这个神话正在被撕碎打破。于是拍卖公司采用了市场收取作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着两个作用,一个是补充拍卖作品的体系,另外一个是威慑退出或者正在观望的艺术家。
其实,这一招是十分管用的,那些观望退出的艺术家们,纷纷停住了脚步,他们想的是,如果从市场上收一个不伦不类的作品,甚至是赝品登上图录,低价起拍,让自己下不了台。还不如,自己送个作品,价格自己说了算还能稳住阵脚,就算流拍了,还不至于颜面尽失。
那些已经退出的艺术家,有的也会因为这一招不得不回归,再怎么吃亏,一年也就是这一次两次。惹不起了,也躲不了了,干脆就硬着头皮上了。他们心中窝了一肚子火,这那是拍卖啊,简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至于那些毅然决然退出的艺术家,他们采用的方式就是不闻不问,拍卖市场上的任何作品我一律不予鉴定,也不去关心相关的拍卖价格,真的假的,看你参拍者自己的眼光。由此,今年的一个著名拍卖公司的广州分公司的当代陶瓷艺术拍卖,上面数个重磅级的作品都是赝品,如钟莲生/戴荣华/宁勤征等。
而拍卖公司每一次到景德镇来,有相当多的艺术家是希望参与的,毕竟能够登上拍卖公司拍卖的平台,对于自己的艺术成就也是一个很好的答卷和诠释。这一点上面,拍卖公司是不愁后备军的。可是,拍卖市场的经营如果想长期走下去,后备军并不是一个能够远景的补充,传统市场上不行,拍卖市场上自然难以有尚佳的表现。即使后备军们愿意花钱来买广告,这对拍卖公司的长期运作并不是好事,毕竟拍卖是一个导向性和影响性的公众活动,拍品的组织结构也需要有其合理性。因此,拍卖公司也从未放弃过对老一辈艺术家的争取,只是在利益杠杆上拍卖公司似乎把握的不是很到位。老大师们的一边倒性的退出已经难以挽回了。
这结果源于拍卖公司顺我者昌,逆我者衰的概念,似乎太过强势了,凭拍卖公司的实力,能够扶起一个行业吗?恐怕不行吧,如此盛世之下,瓷业还没有那么孱弱不堪。扶起一些人,应该说是一小部分人是没有问题的。唇亡齿寒/骑虎难下/前车之鉴我相信大家不会不知道,“唇亡齿寒”告知大家瓷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些基石如果真的坍塌,它将坍塌的是整个陶瓷艺术界和收藏界,没有一个人能够躲的过去。试想一下,收藏者都没有信心,怎么可能会继续投资到陶瓷收藏里面去,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只顾自己利益,损人利己的行为,到头换来的是自焚的结果,窝里斗的毛病怎么在收藏盛世中上演的如此如火如荼;而那些正在拍场上风光无限的艺术家,是不是已感觉到很累,想抽身而出,却又有着“骑虎难下”的境况。毕竟那些老大师退出后,拍卖公司直接在市场上进行征集,并且低价拍卖,如果不是老大师的东西稀少,加上市场牢固,早就被拍卖公司这一招给制肘了,而如果市场正在建立的艺术家被拍卖公司这样来一下,估计够呛;这些“前车之鉴”也影响了很多想参加或者已经参加拍卖的艺术家,有的艺术家就干脆不玩,躲的远点,价位还是自己说了算。如果这个游戏开始玩了,不玩到最后,真不敢随便退出,要被反咬一口,伤筋动骨的可不是好玩的。
分析一下拍卖公司拍卖的参与者,必然是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收藏者,而这些收藏者,往往都是传统市场培养出来的收藏家。就拍卖公司本身来说,他能够使得那些完全不懂陶瓷的人来陶瓷市场一挥百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拍卖公司实质上就是和传统市场进行了较量和博弈。和拍卖公司扳手腕的不仅是经纪人机构,还有艺术家/以及很多收藏者。比如,很多成熟的经销商,拍卖公司那里拍的多高,多低,说句心里话对他们渠道的影响很小,你拍高了,市场也不会去卖的那么高,这样对收藏者不负责任;你拍低了,你能低到哪去,他们对于渠道客户扪心自问是凭着良心的,做的就是一个正规/正常的市场价格。所以,在任何冲击上基本上是稳如泰山的。之所以,为什么每一次不少商家和媒体请笔者出头就每年的拍卖事情说几句话。并不是我想出头去博取眼球,低调是我的行事风格,只是,自信我们在这个行业的影响力。拍卖公司这样做下去,是站在拍卖公司的角度,正所谓,屁股决定立场,我和拍卖公司的屁股各自确实是摆在一个不同的位置上的,但绝对不是对立的两面。兼听则明,我应该出来说说传统市场的真实情况。
高价的拍品不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噱头,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而检漏,是最好吸引眼球的方式,于是拍卖公司一而再再二三的对一些不得已才送拍艺术家采用了压制价格的政策,希望他们将作品的拍卖价格保持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这样能够为拍卖公司吸引来更多的关注目光。而对于一些退出的艺术家他们在市场上收购的作品,无论真假,一律低拍,这样加重了每一次拍卖吸引眼球的筹码。可是,一个拍卖不能老是在低端价位上徘徊,这样也违背了拍卖公司“造神”的理论,那些高端价格的拍品自然是拍卖公司喜爱的“宝”,他们搭得上拍卖公司的“拍子”也和拍卖公司的胃口,所以,毫无疑问的是每一次拍卖,我们都能猜得到那些作品能够拍上很高的价格,那些新上拍的新人作品的价格也一定会超过我们的现象能力。当年红金龙有一个广告:“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而今天的拍卖市场是“只要你胆子有多大,我们就能拍的有多大”那些拍卖初期的幼稚思想左右着很多新的送拍艺术家,认为拍的价格越高,市场价格自然能够水涨船高,这种傻大胆的理论已经不能影响到日益成熟的传统的市场上了,拍高价是一种承认,绝非是能够行好市场这条船的好方法,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拍卖公司制造矛盾,激化矛盾,借助矛盾达到助某些艺术家上位的目的,这是广告手法中比较成熟的一套,比如宝洁在洗发水市场打的昏天暗地的时候,细分市场出来一个海飞丝,这种针对头屑的产品,加上宝洁一系列的成功宣传,使得海飞丝在去头屑洗发水市场上独领风骚。头屑几个世纪以来都被忽视的玩意,却在矛盾中激化,在矛盾中成长。因而拍卖公司在拍卖市场的操作的时候采用了很多十分先进的广告理论和操作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景德镇这相对封闭/落后的市场和市场行为来说,确实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因而,今天的景德镇陶瓷市场已经不再是传统本土艺术家独大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们的正在和传统的本土艺术家进行着市场的分割。而操作这些外来艺术家的经纪人和各种机构,其商业手段/运作模式/思维方法确实很超前很先进,从而笔者看来,往后的市场竞争,作品本身是其一,市场历史基础是其二,运营模式为其三,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将无法适应这讯息万变的时代了。
至于拍卖公司拍卖赝品,这个里面我个人觉得完全是拍卖公司的水平问题,一年也就拍了个一次两次,也就是几十个拍品,这么多的顾问,这么多在世的艺术家,这么多的正直的后人们,怎么就不能把个赝品给鉴别出来。现在到好,一个图录上满眼都是,前面说的12月份某拍卖公司广州的拍卖图录在景德镇出现了,上面也是赝品横飞。这只能说明两点,一点是拍卖公司对拍品的审查是相当的不负责任,第二点是拍卖公司的鉴定团队缺失,你把老大师们都得罪光了,他们是正直而权威的仲裁资源,除了他们,景德镇还真没有任何个人或者机构有这样的权威。既然金刚钻都没有了,就不要拦这瓷器活了。了了亭·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