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第五届国际陶瓷博览会,百余家媒体将视线再度投向景德镇,对于千年瓷都再次发出善意的批评。就日用陶瓷而言,它难以与佛山等相提并论,以艺术陶瓷而论,景德镇也被日本和韩国等赶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景德镇瓷器大展销”将这个原属于国家的品牌踩踏得惨不忍睹。几年前,为了争夺“瓷都”的封号,景德镇兴师动众,企图重振雄风,然而却无力回天。所有的批评多少带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而关心国瓷兴衰的人们又
值得寻味的是,景德镇市政府邀请上海崇源拍卖公司共同举行了首届国际艺术陶瓷的拍卖会。艺术陶瓷是否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收藏门类,又能否成为继当代艺术之后的收藏热门?市场化会不会引导景德镇艺术陶瓷创作的变革?有关国瓷复兴的问题引发诸多追问。
追问一:
千年瓷都为何牛气不再?
相对于清三代陶瓷动辄千万元的身价,现当代艺术陶瓷的价格低得可怜。技术上没有发展,艺术上不见创新是很多人对景德镇的评价。上海画家陈家泠长期进行艺术陶瓷的创作。“景德镇是曾经的官窑,传统陶瓷制作精良,很多绝品是集全国力量来完成的,”他说,“近代景德镇不再是官窑所在地,中心地位已经丧失。当地在创作时,乡土性太强。”他把景德镇的陶瓷创作比作毛桃,只有经过嫁接才能结出味美爽口的水蜜桃。
造型、材料和装饰被看作艺术陶瓷的三大要素,窑变的效果让国瓷的魅力无穷,却也在材料和造型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很多人看来,景德镇学院派们的创作还仅仅停留在装饰效果上。“现当代景德镇陶瓷的装饰还是以往祈福及吉祥纹饰,远没有脱离实用性,格调不高,很难称作艺术陶瓷,只是工艺品而已。”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景德镇艺术陶瓷。
追问二:
现代陶瓷能否走进主流收藏?
景德镇现当代陶瓷一直都是私下交易,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鉴赏标准及定价体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头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标价的参考,把握官方或学院渠道的人被称作“瓷霸”,他们的作品价格已与创作水平脱节。相对于现当代中国书画、油画、雕塑,乃至当代艺术,冠名中国的陶瓷艺术却少有拍卖公司涉及。
“对现当代陶瓷艺术水平的不认可导致价位偏低,拍卖公司看不到利益点。”一位拍卖从业者如是说。但近两年,清三代瓷器的价位飙升,很多喜欢陶瓷的人们开始转向民国瓷,并进而涉及当代艺术陶瓷,景德镇现当代陶瓷的价格迅速升温,有些大师的作品涨幅达50%。而另一方面,前一阶段曾经主导拍卖市场的当代艺术面临全面调整,艺术品经营者们开始寻找新的市场热点。中国嘉德等拍卖公司在今年春季大拍中就已经推出现当代陶瓷专场,市场遇到旷世良机。
主持此次拍卖的上海崇源拍卖总经理季崇建表示,艺术收藏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需求,能否成为艺术市场上的“大宗”主要看价格积累、收藏基础和艺术创作的根基。从这两个方面来考量,现当代陶瓷收藏条件已经成熟,拍卖让其正常、透明流通,是对市场的一大推进。
追问三:
市场有望主导国瓷复兴?
上海的一位现当代陶瓷的收藏家张先生表示,各地的买家参与拍卖,近距离感受景德镇陶瓷,将会改变景德镇艺术陶瓷价格本地比外地高的状况。
上拍的并不局限于景德镇当地的艺术陶瓷作品,外地的艺术家对于材料和造型的突破以及绘画创作的水平都成为景德镇人谈论的话题,恰恰这些作品拍出了更好的价格。“希望以景德镇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鉴价标准和创作、拍卖平台。”季崇建表示。
体制与观念成为诸多负面报道总结景德镇没落的终极原因,景德镇政府的努力从未停止。与上海艺博会的合作已有多年历史,邀请马未都一行人的作法其实是在约请对陶瓷有兴趣的人们共同寻根。由政府主导的拍卖还是第一次,也被认为是最有成效的一大举措,在艺术市场无形之手的操作下,景德镇陶瓷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来源:侨报 作者: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