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的“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各国的学者及中国37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艺术人类学学界的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开幕式中指出,优秀的传统技艺不仅体现了人类高超的身体机能和创造成果的精粹性、丰富性,还关联着情感、习俗、个性和精神思想。如何让这些传统技艺在艺术实践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价值?此次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成功地搭建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以加强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
研讨会集中讨论了关于手工及身体技艺的本土现代化问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从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传承及演变出发,引申出:手工技艺的文化转型,既是后工业社会的一种特征,同时也是本土性现代化的一种实践。周星副会长(日本爱知大学)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传统技艺在实现了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后,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厉震林教授(上海戏剧学院)从传统身体技艺角度研究中国戏曲表演技艺在当今影像时代中如何得以继承发展,认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当代社会影视表演中运用不足。张荣华先生(原费孝通秘书)在发言中提到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传统加科技,能更上一层楼。”因为只有现代化,而没有传统文化,现代化也会站不住;而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艺还是身体技艺,若不能跟上时代,不能进行现代化,必然成为死的“遗产”,被时间所淘汰。所以,传统的现代化转型是传统技艺能够更好得到继承发展的必然方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会者讨论了传承人知识结构转化问题。传统技艺能否顺利地进行现代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承人自身的素质以及其知识的谱系。安迪·马斯启教授(美国肯塔基大学)认为,日本的陶艺艺人在生存策略上非常强调传承的正宗性。罗斌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对制作傩戏面具的一名土家族传承人进行深入的研究,他指出,目前傩戏由仪式变成了表演,而傩面具也由宗教道具转化为工艺品。
市场与国家的作用是探讨传统手工艺以及身体技艺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必然涉及的问题。朴南熙女士(韩国弘益美术大学)指出,对于人的生活来讲,所有的现代工艺都要兼顾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要素。安丽哲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围绕着艺术品市场的空间关系以及不同时间段中从业人员的构成变化,探讨了过度干预对于手工艺群体的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因此,政府在对传统手工艺市场进行引导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手工业行业市场本身的规律,才能更好地给手工艺人创造稳定的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手工技艺还是身体技艺都在发生着变迁。朴晟墉教授(韩国岭南大学)谈到韩国的瓮器及其技术体系所发生的变化,当塑料制品大量充斥人们的生活,由此也影响到瓮器出现标准化的倾向。周雪丰副教授(西南大学)指出,重庆江津李镇市上山锣鼓的使用场合已经由过去的红白喜事转化为今天专门用于丧葬仪式,而青年人将过去古朴、粗犷的曲调转化为当今流行音乐的一些曲调。向丽博士(云南大学)提及由于社会的变迁导致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群的审美意识的变化,先是在一个闭关的状态下对美的认同,而后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下,受他者影响,对自己的审美产生怀疑,导致对自己审美的解构,其后在对外界的交流中,又开始对于自己的审美进行重新建构。
闭幕式上,方李莉做大会总结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正在建构一个跨学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