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在1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景德镇陶瓷产业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创造出美仑美奂的陶瓷精品,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独特风格,为中华民族陶瓷工业的发展增添了异彩。
但是,如今世界知名陶瓷品牌多为欧美国家的天下,千年瓷都景德镇却没有一个享誉全球的陶瓷品牌。
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只有产地概念,而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景德镇这个名字是最响亮的品牌、最可观的无形资产,景德镇这个地区是具有极强说服力的千年历史陶瓷发源地。但正是这个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把企业所经销的商品的品牌给淹没了。“景德镇这三个字就是陶瓷的金字招牌,我们完全有实力培育我们自己的世界级陶瓷品牌。”景德镇九段烧瓷厂厂长段镇民说,“但是,我们没有好好开发利用这个金字招牌,景德镇就像一个大篮子,萝卜、白菜和牛羊肉都往里面装,自己把牌子砸烂了。”
景德镇陶瓷品牌大多定位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外地人到景德镇来,往往被满城的陶瓷店看花了眼,购买陶瓷无从下手。记者了在景德镇街头随意采访了解到,不仅外地人不熟悉景德镇的陶瓷品牌,就连本地人也不知道景德镇有什么陶瓷品牌。
景德镇陶瓷没有形成知名品牌还要归咎于当地严重的仿冒风气。从陶瓷外观设计、知名商标到名人名作,近年来,景德镇陶瓷遭遇仿冒的现象屡见不鲜,并严重冲击着景瓷的生存和发展。
世界陶瓷制作中心缺创意人才
景德镇不乏陶艺大师,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刘远长、李菊生等陶艺大师的作品基本代表了当代陶瓷艺术的至高境界。但是,真正的陶艺大师毕竟数量有限,而且他们的作品价格高昂,难以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
当问到景德镇陶瓷最缺什么时,陶瓷企业经营者说得最多的是缺创意人才。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元生说:“景德镇当地陶瓷研发人员无法摆脱固有观念的约束,设计理念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公司的研发中心在厦门,而不是在景德镇。”
景德镇的传统制瓷手工艺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遗产,现在的景德镇制瓷手工技艺依然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超越的。
2006年,乐天陶社的驻场陶艺家、美国狄更生学院的芭芭拉在景德镇101个画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作品蓝色风景线。“如果不是在景德镇,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乐天陶社社长郑祎说,“陶艺家是有想法没办法,而景德镇的陶瓷工匠是有办法没想法。”
想法就是创意,只有好的创意才会有高附加值的陶瓷作品。郑祎的作品《蝴蝶衣》用景德镇青年艺人胡雪藕捏的瓷蝶制成,每件用瓷蝶5000只到25000只不等。郑祎《蝴蝶衣》在欧洲卖出了十多件,每件的价格都在25000美元至30000美元之间,而胡雪藕卖给郑祎的小瓷蝶每只价格仅为3毛钱。
当地陶瓷专业人士说,景德镇瓷器深受600多年的御窑文化影响。御窑时期,景德镇瓷器的设计中心在京城,由宫廷画家设计出陶瓷的器形和图案,景德镇的工匠只是照葫芦画瓢,所以景德镇的陶瓷底款只打“景德镇制”。
地摊式的销售手段诋毁了景瓷的形象
参加2008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荷兰皇家代尔夫特公司内务主任罗纳德·威瑟告诉记者,皇家代尔夫特80%的产品是通过把客户带到工厂参观,让客户参观陶瓷制作过程,并亲自体验陶瓷制作后销售出去的。罗纳德说,公司大部分产品销售到美国和日本,他们主要和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培养客户。
短短七年时间,景德镇法蓝瓷陶瓷实业有限公司就成为一家在全世界享有一定声誉的品牌,法蓝瓷的营销手段功不可没。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崇礼介绍说,法蓝瓷的定位是中高端人群,为了确保公司和产品的形象,法蓝瓷只在每个城市最好的百货商店开设专柜,对店面的装潢和陈设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法蓝瓷在全球已经有6000多个销售点。
反观景德镇,我们会发现大量低档低质产品充斥市场,其中还不乏假冒伪劣产品。记者在景德镇采访时发现,几乎所有出售艺术陶瓷的店铺都为顾客准备好了所谓的《名人名作证书》。
景德镇的环球陶瓷实业公司董事长董克勤说,景德镇陶瓷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走的路线两极分化,要么是高端,仅限于高消费层次;要么就是低端,地摊式的展销、抛售,影响了“景德镇”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
董克勤正在计划以景德镇为基地,在全国开设类似“国美电器”一样的陶瓷连锁大卖场,大卖场分为艺术陶瓷、个性陶瓷、生活陶瓷等几大区,满足人们生活中对瓷器的多种需求。同时,在大卖场设古今中外的陶瓷精品展示区、体验区和互动区,让客户亲身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为景德镇的近千家作坊提供一个专业的销售平台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