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邓玉梅) 今日,《东风西渐——欧洲瓷器历史展》将在广州博物馆开展,170余件欧洲精品瓷器,“讲述”了欧洲瓷器发展史——从仿造中国瓷器、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到研发新产品。中国元素的石榴、桃子去到欧洲后,因为欧洲人未见过它们,于是加工成了欧洲人熟悉的洋葱。
桃子石榴被欧洲画家画成洋葱
本次展出的展品均出自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和孙建伟夫妇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珍品。展期持续到10月24日。中国元素对于欧洲瓷器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蓝色洋葱”图案和“青花柳树纹饰”图案就反映了欧洲人学习模仿中国瓷器纹饰图案的一些趣事。
“蓝色洋葱”系列是迈森最富盛名的经典餐具,据说,这一纹样是1739年由著名的瓷器画家贺罗特根据中国的青花瓷器的纹饰创作而成的。他精通中国情调的图案设计,并把欧洲本土的花木、虫鸟和历史场景移植进这种情调之中。“洋葱”系列上的洋葱图案,极有可能是桃子和石榴,由于欧洲画家没见过中国的桃子和石榴,因此他们仿制的时候,把桃子和石榴画成了欧洲人熟悉的洋葱,产生了闻名遐迩的洋葱系列瓷器。
“青花柳树纹饰”图案是基于亭台楼阁、柳树篱笆等元素的图案,曾广泛应用于欧洲制瓷工厂,成为他们必备的图案样本。该图案于18世纪下半叶从中国传入欧洲,欧洲画家在原图上作了修改,增加了小桥、苹果树和飞鸟,并结合了一个东方爱情故事,进行促销推广。还有一首世代相传的歌谣,让这个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正是该故事让柳树纹饰图案受到广泛欢迎,造就了柳树图案瓷器的成功。
真蕾丝贴在瓷器人身上
展品中除了常见的餐具之外,还有19~20世纪的小雕像、大型餐桌摆饰等。
一件19世纪德国德累斯顿彩绘花边瓷俑就堪称一绝,这种著名的“德累斯顿花边瓷俑”甚至比出自同一品牌的餐具系列还要出名。它是德累斯顿装饰家们的发明,将真蕾丝浸入液体瓷中再手工贴于人物上。这样制出的瓷器相当精美,与软织物几乎没有区别。从作品上看,裙子的层次感和褶皱感都很强,而这种又细又薄的花边装饰,非常脆弱,能够留存至今,依然丝毫无损,实属难得。
一组小若拇指、大若手臂的特色瓷鞋则令人爱不释手,既有纤细秀美的高跟鞋,又有舒适耐穿的圆头大靴子。即便是高跟鞋的款式也是不胜枚举,尤其是鞋跟,尖的、钝的、宽的、窄的,体现了不同时期流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