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在一个拇指大的鸟罐上,虞娇娥能画上水浒一百单八将,或是在稍大些的鸟具上复制宏伟的《清明上河图》。 在小小的鸟具上,虞娇娥发现了一个大世界,这样的世界在常人看来,连欣赏有时都必须拿上放大镜,勘称陶艺版的“核舟记”。 从作坊学徒,到顶尖的陶艺微画大师,虞娇娥经历了一部自己的青春励志剧。
瓷器:记者 李广明/文 鹿鸣/图 女学徒要学画
虞娇娥初中毕业就没继续念书了,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她必须学一份手艺。于是,十四岁的虞娇娥被送到了樊家井远房叔叔那学画瓷器。 叔叔见到这个小侄女时,便建议虞娇娥学会填彩就行了,用不着学画,“女孩子画不出来的”。 但虞娇娥不愿意,她坚持要学画,她不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一个只会填彩的小工。叔叔看她十分坚决,便同意让她学画,不过他并不对虞娇娥抱很大的希望。 学徒的日子艰辛而快乐,虞娇娥每天骑自行车从罗家的家里到樊家井去学徒,虞娇娥个子小,一趟歪歪扭扭地要骑两个多小时。但在画瓷器时,虞娇娥找到了乐趣,接触到这行后,她发现自己竟是这么喜欢画。 学徒的第二年,虞娇娥便能胜任一些工作了,叔叔交给了她很多工作,让她住在樊家井。虽免去了每日奔波,但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不过虞娇娥却不觉得辛苦,坐下来,心就沉到画里去了。 虞娇娥的这位远房叔叔做的并不是高档的瓷器,等级类似于大路货,叔叔发现两三年后的虞娇娥画得已经很好了,是他所有徒弟中画得最好的,虞娇娥画出的东西比他的大路货要好得多。 有一天叔叔告诉她应该出去学一些新东西了,如果继续留在他那,可能就浪费了。 于是,虞娇娥又被叔叔送到了一位陶艺家那。以前虞娇娥只会画线条,但不能彩,继续“深造”后,她完成了转变,变得更加全面,能熟练地画人物、动物。虞娇娥已经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画师了,20岁不到还带了几个徒弟。
微画大师
虞娇娥遇到了郑强,郑强是一位做鸟具的女企业家。其时郑强正在物色一位画师,她要的画师必须会在拇指大的鸟罐上作画,在画师如云的景德镇要找出这样的一个人却并不容易。郑强找过一位大师,大师把胸脯拍得嘭嘭响,但画出来的东西却让郑强啼笑皆非。 虞娇娥的远房叔叔向郑强推荐了自己的小侄女,他觉得自己画工扎实安静心细的侄女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郑强将信将疑,便拿了三个鸟罐让虞娇娥将《封神榜》中的人物全都画上去。 虞娇娥看到鸟罐时,却懵了,直径只有几厘米的小鸟罐让她无从下手,提在手上都有些抖,何况要在上面画上二十几个人物。 静下心来后,虞娇娥决定尝试一回,她耐心地布图,坐在那画了一个礼拜才画完了三个鸟罐。 虞娇娥把画好的鸟罐交给郑强时,心中十分忐忑,但郑强接过后喜不自胜,她知道虞娇娥就是她要找的微画画师。鸟罐烧成后,效果很是不错,郑强把这些鸟罐送给了自己的哥哥,鸟罐在她哥哥手里还没放热,就被几位朋友抢走了。 经过完美的初试,郑强隆重地将虞娇娥接到了自己的工厂,郑强知道有了虞娇娥,她的鸟具才能做起来。 从此,虞娇娥便开始专攻微画,一段时间后,虞娇娥已经游刃有余了,她能在鸟罐上画《清明上河图》,画过梁山108位好汉,当这些人物出现在直径几厘米的鸟罐时,他们的音容笑貌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出。 要画这样的微画,需要很好的眼力,手也要很稳,“手抖一下,人物的五官就挪位了。”费眼力也伤眼力,虞娇娥说她的视力已经从原来的1.5下降到了现在的1.0。 虞娇娥说画微画是吃青春饭的,“到了35岁可能就画不了小东西了”,留给她的微画时间只剩下了几年,“画一套少一套”。正因如此,虞娇娥倍加珍惜现在的时间,尽量做出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