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我看过陈轻舟先生的陶瓷作品后,莫名就有了此种联想。
陈先生“文革”前科班出身,由版画而国画,涉猎面广、画路宽,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写意花鸟。他的画作鲜明带有北国乡土气息,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粗犷、浑厚、遒劲、大气之风格。可以说,以其近50年来在国画界之建树,已然是画作等身,硕果累累,名噪于北国而远播于天下。他是一名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在花甲之年离开故土齐齐哈尔,千里迢迢来到瓷都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其精神在我看来,和齐白石衰年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对自己艺术道路的一种挑战。他将自己在国画上的种种荣誉轻轻放下,那些使他名扬画界的代表作《梦》《杲日融融》《春雨》《霜天》等,也被他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他要一身轻松地开始新的追求,正如他所说的,艺术贵在否定自我,否定过去,否定一切固有的旧模式、旧程式。他喜欢毕加索的一句名言:整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期待着我们去创造,而不是去反复。不重复自我需要足够的见识,否定自我需要足够的胆识。否定的意义不是虚无而在于开始新的追求。对陈先生来说,假若当年选择的不是景德镇,也会去其他地方,他要的是超越自己、扩大视野、体察鲜活、刺激灵感。
如果将猿声和山影比作固有的模式或名利羁绊,那么,放下这一切之后,陈先生的艺术之舟,轻如无物,弹指间已飞越水急滩险,驰入一个崭新而开阔的艺术境界。
2012 年的初冬,在仲安陶瓷画廊,我有幸可以悠闲地、静静地欣赏陈先生近来创作的一批陶瓷作品。《和为贵》《鹤舞朝阳》《喜事连连》《喜从天降》《清白》,我不知道这些青花泼彩作品能否代表他的风格,至少在我看来,每一件作品都能给我视觉上的冲击,画面和立意颇耐人寻味,值得用心去揣摩。
他用青花泼彩创作的作品大获成功,青花料在看似随意的泼洒中,顷刻渲染出浓郁的氛围,创造出梦幻般的意境。田田宽厚的荷叶,姿态优美的丹顶鹤,水中游弋的鳜鱼,风中摆动的芦苇,就在一泼一洒中,随影赋形,惟妙惟肖,令人称奇。难能可贵的是,用泼彩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孤品,别说他人难以仿冒,即便是陈先生本人,也无法重复。
一个画家的作品,无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密码和信息。陈先生在版画和水墨画上有极高的造诣,因此有意无意之间,他的作品将陶瓷语言与版画、水墨画的语言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的个性更加鲜明。他的国画作品《水面风波鱼自知》,简单得只是点、线、面,黑、白、灰。看似点,却似鱼;看似线,却似微风吹过,漾起的一层层水纹,最终营造出动感极强的一个画面。还有就是水墨画中经常运用的大面积晕染手法、版画中黑白对比强烈的手法,这些都在陈先生的陶瓷作品《十八鹤图》(与潘凯声大师合作)、《鹤舞朝阳》《和为贵》中有恰到好处的运用。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艺术造诣,应该具备创造的秉赋和创新的欲望,这些都深深融入了陈先生的血脉当中。所以他才能在创作中做到不随波逐浪,不迎合时尚,不炫耀和拘泥技法;才能虚心向学,不知疲倦每天坚持临池创作,不惧失败大胆尝试;才能在探求中不断否定自我、寻求突破,常画常新。愿年及古稀的陈轻舟先生永葆艺术之树长青,在陶瓷艺术创作上收获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