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姜成楠的画,有如聆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壮阔与雄浑的气势扑面而来。紧扣时代脉搏,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姜成楠的绘画作品无不闪耀着对艺术的孜孜追求,涌动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民族精神。与姜成楠交谈,他的睿智,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论述,也深深地打动着记者。
怀鲲鹏之志画神鹰
天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咆哮的沧海中,一条大鱼扑棱棱甩着鱼尾,腾空而起,鱼头变成鹰头,双鳍变成巨大的鹰翅,在空中鸣叫着,蜕变着,展翅奔向南海。这是庄子《逍遥游》里“鲲鹏展翅图南海”的美丽神话。这也是姜成楠创作的我国美术史上第一幅表现“神鹰鲲鹏”形象的中国画《鹏化》的艺术境界。
姜成楠喜欢鹰,更爱画鹰。1944年,姜成楠出生在北京东城。儿时的姜成楠经常跟小伙伴们在他家西边的“东大地”广场玩耍。“玩累了,我就仰卧在草丛中,观赏广场上空盘旋着的鹰。我喜欢看鹰飞翔的姿态和翱翔、翻飞、扑食、搏击的动作,有时一看就是大半天,忘了回家吃饭。”姜成楠告诉记者。
“鹰能飞万米高空,是所有飞禽中飞得最高的,这是一种凌云之志。它目光炯炯,随时都准备战斗,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姿态。看到猎物后,不急于出击,做好充分准备后迅猛俯冲下来,一举成功。在鹰的身上,有一种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浩然涤荡的气概。作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具有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会富强。”姜成楠说。从小喜欢画画的姜成楠,读小学时,有幸拜著名画家吴作人为师。吴作人精通中西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境界开阔,寓意深远,对姜成楠后期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
高中时,姜成楠又拜在从小景仰的大写意鹰画大师李苦禅先生门下,从此奠定了他日后用泼墨大写意画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