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发于《瓷器》杂志2011年7月刊李国华以儒家“中庸之道”为书法世界的哲学,他认为,中国书法之美存在于辩证之中:笔下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浓有淡、有正有奇、调和中正、阴阳相济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哲学观点的指引下,李国华更广泛地挖掘了书法世界的“传统”。他觉得,代表传统的是经过历史考验而流传下来的书法经典作品,无论是“二王”,还是颜柳欧赵、苏蔡米黄;也无论是楷、行、草,还是篆书、隶书,都是应当广泛涉猎取法的对象。他从柳公权楷书入手,继而临习颜真卿、褚遂良的楷书;行草书以“二王”一脉为宗,先后临习《兰亭序》、《圣教序》以及“二王”手札,同时涉猎米芾行书和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等草书;篆隶临习《峄山碑》、《礼器碑》等等。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近年来出土了不少古代的书法文字。李国华认为,它们与常见的传统经典风格不同,但同样是具有独特韵味的古代书法,从中汲取营养,不但能更深入地体会经典,而且能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书法作品。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李国华又将这种探索精神运用在陶瓷书法中,他不但积极向前辈请教,掌握瓷字料性,更着意加强艺术修为,使他的陶瓷书法不但有骨有肉,而且更有性灵。他曾在一块“五老观画”的瓷板画上用料笔即兴题诗一首:“青山石壁垂古松,老人成集兴致浓。新丰美酒千杯后,横展画轴叹笔工。”瓷板画作者既叹其落笔潇洒,又叹其文思敏捷,不禁拍案叫绝。近年来,随着市青年书协对陶瓷书法的大力推动,李国华亦积极投入其中,他更在心中构筑使命:“坚持和同道们一起推动景德镇的陶瓷书法,使书法这种艺术形式在陶瓷领域发扬光大,在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