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肖像画始于清末明初,历史很短。吴康从师傅那里学来的瓷像画,一直是沿袭单色绘像。这未免太单调太沉闷,吴康不满意。他到各瓷像店观摩询问,也是清一色的单色。为此,他坐不安睡不着,他认为路是靠人走出来的。于是就自己试着用多色来绘制。
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地方学习,只有实践实践再实践,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三次,他相信总有一次会成功。桌上,放了红、黄、赭、蓝多种颜料的调色板,这调色板尤如钢琴的键盘,只有了如指掌,演奏起来方能行云流水。多少次绘制,多少次试烧,他终于绘制成功了第一张彩色瓷像!他将绘好的彩色瓷像放到橱窗,立即引来无数观赏者。16岁的吴康,就这样开了彩色瓷像的先河,填补了全国无彩色瓷板像的空白。
吴康经过第一次“改革”,不仅尝到了实践的甜头,而且还悟出了另一个道理:艺术,光实践还不够,完全靠自己摸索,步手太慢、眼界太窄,还需要广泛吸取姊妹艺术的长处,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才能使自己的艺术生命得以升华;得以腾越。
于是,他来到市陶瓷职业学校半工半读。春秋三度,学校为他展示了一个开阔而新鲜的艺术天地。他贪婪地广采博引,兼收并蓄。工余课外,他还经常到书店、画铺去观赏名人名作,购来画册潜心揣摩,研究他人技艺之长。即便在街上,他也随时观察不同职业、年龄、身份行人的举止和表情。有几次忘神地靠得太近,看得太痴,还被人误认为是“神经病”。
艺海无涯,对中国绘画已有一定了解的他,又很想尝尝“西画”的品味。但在瓷城这个传统气氛很浓的古镇,西画很难觅到。后来,他想到镇上有家天主教堂,那是洋人办的,里面肯定有西画!于是马上兴致勃勃地来到天主堂。果然堂内壁上贴有巨幅西画!圣母玛丽亚、耶酥受难图…,那画中的圣母,体态自然,线条流畅,肤色质感强,尤其是用油画笔勾勒的人物神情姿态,表现出的那份圣洁、那份灵韵,悄然托出一种神秘的诱惑力。而油画设色的层次感,立体感,更有它独特迷人之处,使人在静观默思中感悟出一种高雅而又玄奥绝伦的美学趣旨。
吴康陶醉了,连着几天在画像前留连不舍。人们见这少年如此痴迷,还以为是上帝的忠实信徒呢,殊不知竟是艺术女神的虔诚膜拜者。
“太美了!我应该将我们中国瓷像画的传统构图、设色,融进西画技法,让中西画融为一体,在瓷像画上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吴康的心灵被震撼了,被激动了,回来后一个大胆创新的构思,在他心中崛起。 .
说干就干!他一头扎进画室。但瓷像画也和瓷器—亡彩绘一样,是火的艺术,要娴熟地掌握好炉火中的色相变化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怎样使炉变中的瓷像画产生油画效果,关键在设色处理。吴康艰苦卓绝地经过几百次试验,创造了“手指彩色法”,即用手指的涂、抹、勾、勒,渐次采出过渡色。他还发明了不同型号的各类彩笔,用这种自制的彩笔,对瓷像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明暗度,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此后,他又根据色相炉变的情况,第一套炉可用赭、朱、褐等色作画,烧成单色作品,再将画中所需色彩进行二次彩绘烧成。反复渲染,层层积色,层层罩染,使颜色更为丰富,变化微妙,达到涵而不露、含蓄沉稳、不躁不浮的艺术效果,显示出一种材质与表现方法的肌理美。1950年,吴康终于成功地创造出了“二套炉烧成彩色瓷像”。一幅幅色调丰富、用色过渡自然、质感强、极富油画韵味的中国瓷像画,以独树一帜的崭新风采,呈现在人们面前。独具一格的“吴派画风”,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好评。
吴康不满足已取得的成果,再接再励,不断开拓瓷像画新的表现领域。1963年,他又创造出“粉彩瓷像”新品种,即使将瓷像长期暴露在强光或水泽之中,色彩亦永恒光艳。早在1952年,吴康就已将摄影技术用于瓷像,将底片的影像放大、洗晒于瓷板上作壁挂,或微缩于项链坠、戒指之中,精致小巧,令女士们爱不释手,奉为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