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尧,巴蜀人,生于1934年,1955年考入四川美院,受教于李有行、沈福文、梁启煌、冯建吴(大画家石鲁之兄)、肖建初(张大千女婿、画家)及著名理论家王朝闻等。曾任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和硕士研究生导师。30年,曾在中国陶瓷学院任教授,2005年荣获世界艺术家称号。曾进行了多种艺术创造活动,多件作品受到国内外人士好评,多次获奖,其中山水画“巴山秋色”选入《中国美术选集》(两卷本),山水作品荣获“荣誉金奖”,其一些绘画作品,为无锡市美术馆,江西庐山纪念馆,南昌及景德镇画院等单位收藏。
瓷器:记者 张钧和 文/图 我的大部分陶瓷作品都是半夜起来创作的。”3月4日,黄美尧在黄美尧程羊仔陶瓷艺术馆里接受采访时说,他的灵感总是在晚上乍现,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感到纳闷。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黄美尧的身体依然十分硬朗,精神矍铄,透着旺盛的艺术生命。 1934年,黄美尧出生于四川江油,江油是李白的故乡。黄美尧从小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6岁开始学画画,在念初中的时候,他的画就开始展览了。17岁,黄美尧高中毕业进了四川省公安厅。当时在职干部可以考大学,三年后,黄美尧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美术。 四川美术学院名家云集,当时黄美尧那个班只有五个学生,给他们上课的几乎是教授,平均一个半个教授交一个学生。黄美尧的授课老师有李有行、沈福文、梁启煌、冯建吴、肖建初等,都是书画界的名家。1959年,黄美尧被文化部分配到景德镇陶瓷学院。“文革”时期,黄美尧离开了景德镇,直到1976年陶院复校,他又重新回到景德镇。1988年,黄美尧调到广东,1990年退休。黄美尧在景德镇工作、生活了30多年。 “在景德镇的30年时间里,是我转型的30年、学习的30年、探索的30年。”黄美尧说,初到景德镇,他对陶瓷不熟,他一边教书,一边学画瓷,并在一些老艺人的指导下,从事陶瓷艺术创作。黄美尧创作的重点是山水,有粉彩、古彩、新彩和青花。 黄美尧是学者型的艺术家,不仅对中国艺术了如指掌,对天文、地理、哲学、陶瓷、雕塑等也十分精通。他寓中国哲学和自然参赞化育、天人合一之理,倾注了无限情思,即使是小件之作,也能营造出无比广阔的天地大格局来。对墨色的质感、章法、气韵、虚实、浓淡、放收等等进行深入研究,故能“寓机巧于大气之中,统沉静于变化之内”。 “传统中国画讲究‘线’的造型艺术,我却在想,能否在这一点上有所创新呢。”黄美尧终于创新出了一套独特的泼墨和泼彩技法,并将这种技法运用到陶瓷绘画方面,这就是黄美尧的大墨大彩。他用线来勾画山体结构,用面来刻画山势,然后将石、木、水合理点缀于山间,使他的画气势恢弘,山有重感,水有灵性。 在景德镇生活了几十年的他,从瓷器的制作过程中获得了不少创作灵感,尤其在色彩方面,他更是把因为“窑变”而出现的流光溢彩运用到绘画中。古代山水画讲究黑白关系,但加入不同的色彩后,却有着另一种美感。在黄美尧程羊仔陶瓷艺术馆的展厅中,青花和瓷板作品占到了黄美尧展出作品的主要部分。 黄美尧十分注重写生,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名山秀水。“走完了名山大川,我突然发现还是家乡的秦岭剑门关最让我难以割舍。”因此,在黄美尧的很多陶瓷作品中,秦岭成了主角。“那里的流云飞雾,那里的古战场栈道……都让我印象深刻。”在黄美尧程羊仔陶瓷艺术馆,一件名为《剑门雄关》的瓷板作品尤其让许多参观者叫绝。其长175厘米、宽88厘米,把剑门关的雄壮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时代在发展,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与欣赏者水平在不断提高。黄美尧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使其作品从宏观到微观、从色彩到造型,都有与时俱进的节奏变化。时至今日,已是70多岁高龄的黄美尧仍在不断地探索,耕耘不辍,幅幅巨制还在源源不断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