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景德镇,骨子里总会烙下有关陶瓷的印记,钟爱它是那么的顺其自然,眼前的女子便是如此……
梦想起点
吴萍,幼时便喜欢瓷器上那些生机勃勃的花鸟虫鱼,婀娜多姿的古代仕女的图案,和小伙伴一起试图在棉纸上刻出花朵,树木。渐渐地她喜欢上了画画,随手获得的一张白纸,都会被她用来画画。这几乎成了她童年最快乐的游戏,给她一张纸,一支笔,快乐就是如此的简单纯粹。
童年的爱好,并未被时间的冲刷归于遗忘,飘散在记忆的角落。念高中时,吴萍去了“六中”(现在的陶瓷职业中专),一所专门教授有关陶瓷工艺及绘画的职业高中。在那里,吴萍系统地学习了有关陶瓷的方方面面,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让吴萍心中那颗有关绘画的种子,渐渐萌芽。她想去大学进一步深造,而不是就这样止步。景德镇人大多了解,“六中”的学生一般毕业后就能参加工作,他们所掌握的有关制作陶瓷的技能,足够他们安身立命了。因此,“六中”的学生很少去考大学的。也正因为如此,学习劲头自然就不会像普通高中的学生那般,拼尽全力,在此一搏。
这让吴萍很苦恼,那时,还没有“补习班”这个行业出现。为了寻求帮助,吴萍把自己想考大学的想法告诉了她的专业课老师,老师很高兴她有这样的追求。在老师的努力下,不久就集合了班上两三个专业不错,也想参加高考的学生,以及校外几个专业高手文化成绩短板的考生,共同组成高考学习小组,大家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着。
放弃高考
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正当吴萍全力准备参加考高的时候,“十大瓷厂”公开面向社会招聘了。这样的招聘这可不亚于先如今 “国考”的受欢迎程度,加之已经好多年“十大瓷厂”没有这么大规模地面向社会招工了,这自然成了当年景德镇最热门的话题,吸引了众多热爱绘画的青年前去报名。吴萍的父母获知瓷厂招工,心中自然很欢喜,一来,吴萍学习绘画成绩一向不错,专业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二来,女孩子考个工作,总是最好的选择,以后生活也能安稳。不过,这和吴萍的高考正好撞车,二者只能选其一。虽然,心中有梦,有时面对现实,总是不得不妥协。面对父母的强硬,吴萍痛苦地放弃了高考。不过她心里一直默默地告诉自己,参加了工作有机会的话一定去考大学。
亦如父母预料的,吴萍顺利地考进了“艺术瓷厂”。虽然,没有跨进大学,但是成为“艺术”的一员,吴萍依然觉得很骄傲,毕竟这里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出于对绘画的钟爱,吴萍一心想进“艺术”的“美研所”,如果能分配进那里,对于绘画技巧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那里可是陶瓷艺术大师汇集的地方。
事与愿违,吴萍被分去“成型”组,这里和画画搭不上界,成天就和模具混在一起,灰头土脸的。一颗“滚烫的心”被一盆“透心凉”的水,浇得“心灰意冷”。不过,吴萍并没有因此怠慢工作,心里虽有抱怨但还是很认真地在“成型”组工作。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吴萍了解了更多有关陶瓷制作工艺,收获颇丰。
大学圆梦
在“艺术”的 “成型”组工作了几年,吴萍一直没有放弃考大学的念头,“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一年一度的招生又开始了,蛰伏多时的吴萍,决定报考了。参加工作并没有荒废学业,虽在“成型”组多年,也没有怠慢绘画。这次,吴萍达成心愿,成了“陶瓷职大”美术系的学生。
“陆如,夏忠勇,程曲流,方复……他们对于学生,给予了最无私的教诲,现场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吴萍回忆起在“陶瓷职大”时的学习经历,兴奋地如数家珍般,报出一连串老师的名字,如今都是景德镇陶瓷界大师,名号不一般。 “职大”就像一块营养丰富的面包,给予了吴萍充足的养分及能量,她对陶瓷工艺及绘画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陶瓷的理解也趋近成熟。
大学毕业时,由于吴萍专业成绩突出,被“职大”留下任教教授粉彩专业,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不久,吴萍成家生子,由于家庭的缘故,吴萍不得不离开 “陶瓷职大”,做起了长达五年没有“思想”的“复制者” ……
“混迹”民间
离开“陶瓷职大”后,为了生计吴萍开始接仿古瓷的订单,这并不需要制作者具有原创能力,或是创新能力,只要按照订单要求做就够了。天性好学的吴萍,并没有按样完成了事,而是很认真的开始研究有关仿古瓷,“青花分水”等古瓷工艺。这期间她尤为崇拜王步的青花作品,虽,只有青色一种,却似乎蘘括了整个世界,再炫目的色彩也抵不过那一抹或浓或淡的青色。
刚开始,吴萍很纳闷为什么自己的“青花分水”总是那么地不受控制,“水”撒欢地“四处乱跑”。她发现民间很多陶瓷作坊里的老师傅,画起“青花分水”相当地潇洒,犹如武林高手般,手中的画笔运用自如,“水”也是乖乖地听从指挥,绝不任性而为。每次吴萍想近距离观察,老师傅如何操作时,老师傅都谨慎地放下手中的画笔,绝不让外人轻易窥探。
不过,为了弄清真相,吴萍经常待在作坊里,远远地观察老师傅画“青花分水”。在作坊待久了,老师傅对吴萍戒备心减弱了,也时不时会透露一些个中诀窍。慢慢地她发现原来老师傅的“青花分水”里加浓茶叶水,以增加“水”的粘稠度,达到便于控制的效果。
既然在青花料里面添加茶叶水,是为了增加“水”的粘稠度,那么绘画时也常常在颜料里加陶瓷膏,也是起到增强粘度的效果,那是不是在青花料里加陶瓷膏也是一样的呢?吴萍并没有窃喜自己获取的“青花分水”的奥秘,而是进一步探索“青花分水”如何做到更好。就像自己估计的那样,在青花料里面加上陶瓷膏,一样可以增加粘度,画出来的“青花浑水”的效果,层次分明,色泽清亮。
再次起航
做了五年“复制者”后,吴萍年幼的女儿渐渐长大,不用再费心尽力。吴萍身边的亲友也开始劝她,重拾画笔走自己的陶瓷创作道路。纵观二十年多年的陶瓷生涯,吴萍觉得,自己还要再进大学深造,积累更多的知识。
新千年之初,吴萍去了“陶院”进修,经过努力获得了“工艺美术设计”的学位。也正是在“陶院”进修期间,她成立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后,吴萍却走进了一个陶瓷创作的误区,她以为陶瓷作品要创新,要与众不同就必须与传统分道扬镳,把自己以前的所有一切丢弃,才能真正地创新。这好比自毁根基,丢弃传统并没有创作出她想要的作品。吴萍彻底迷惑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呢?
纠结的吴萍,大量地阅读,希望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她在研阅了大量的宋代书画后发现:宋代的花鸟画是巅峰中的巅峰,一只简单的鸟儿身上的羽毛,“宋画”居然能画出四季的分别,细致之处让人叹为观止。通过这个,吴萍得到了启发,其实传统是承载创新的基础,只有立足传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经历了多年的起起伏伏,不断探索,吴萍用“青花”去表现莲花,荷花,鸟儿。她 说:“‘青花’能传递一种宁静,淡然的生活态度。花鸟,是生命中最纯粹的代言,它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与大地万物生生不息。虽然这世上纷繁太多,浮华太多,焦躁太多,但是,当面对一幅这样的青花作品时,能平心静气,能泰然处之。”
“蓝印花布”
吴萍喜欢独自一个人创作,只要手边有微热的茶水,飘出淡淡茶香足矣。不过,也正是因为喜欢喝茶,吴萍觉得茶具要合手,细腻,因此她制作出“蓝印花布”系列茶具。“蓝印花布”是她对“青花”的理解,淡淡的青色,柔软如步,柔媚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