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
1981年,涂良如从新光瓷厂考入职大,成为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第二届学生。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涂良如始终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保持着对艺术的真诚和执着追求。
在陶瓷职大学习期间,涂良如记得最清楚的是杨永善老师的一堂课,老师带给了他全新的设计理念:一个作品设计,你应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它、分析它、思考它。杨老师拿出一个瓷壶放在讲台上,他又把那个瓷壶倒过来放在桌上。他问全班同学:从创新的角度考虑,如果把壶嘴、壶把重新安装、改良,是不是又是一把很漂亮的壶?最后,他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摆出一盆吊兰,让大家写生。写生以后每个人用这个吊兰为题材,做出十个自己认为可以做出来的陶瓷器皿。
杨教授的强化训练课,把涂良如和全班同学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杨教授教会了涂良如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不再局限在狭窄的一面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
在职大学习期间,刘陪金老师说的一句话,使得涂良如对传统艺术追逐了近二十年。“我们现在暂且把振兴瓷都放一边,你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瓷都的名誉还更实在。身处瓷都的你们,不知道瓷都历史上有多荣耀,皇宫里的瓷器有多精美,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有多辉煌,我们的中国为什么叫“china”(瓷器)?如果你们作为景德镇人,还有作为景德镇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你们应该通过你们的努力去恢复景德镇以往的名誉。”老师的话落地有声,促使涂良如重新审视景德镇的传统,他又以新的眼光看待和认识景德镇。涂良如开始关注景德镇的传统瓷器,刻意去看了一些艺术瓷厂的一些名家作品,去陶瓷博物馆看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作品,也去看了乾隆的、雍正的等各个时期的古典陶瓷。
当涂良如不再用有色眼睛去看传统的时候,他才发觉先辈们真的很伟大,是最聪慧的智者。上世纪90年代景德镇企业实施全面改制,涂良如下岗创办了一个自己的小作坊,开始一头扎进了对仿古陶瓷的探索。他研究宋影青、元青花、明三彩、清雍正粉彩等制品,从对古瓷片的分析,到原材料、手工制坯、手工绘画、烧制等环节的精工细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初期阶段涂良如只是要求自己能画就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涂良如真真切切地领会了前辈们的技巧、技法,他们的各自发展轨迹。雍正的东西很好,但乾隆时期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又得到了创新,制作更完美更精良。到了晚清,由于一些文人参与和从事陶瓷,比如程门、金品卿和王少维画的浅绛彩,虽然他们的技巧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给陶瓷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原来陶瓷还可以这样表示,也可以向文人画的方向发展。所以,珠山八友在他们的启发下,投入并兴盛了现代文人瓷画。
涂良如就有这样的感觉,景德镇的陶瓷一定要有传统,不是可以推到重来的东西。景德镇一定要有鲜明的本土陶瓷语言。涂良如仿制的传统的官窑制品,无论从器形、纹饰、还是发色上与真品相差无几,用肉眼几乎无法辨认。这些高成本的仿古制品,不能大批量地生产,耗去了涂良如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乐此不疲,他这一扎下去,就是将近二十年。
在一个艺术纷争的浮躁时代,要保持一片艺术的真诚和良知,就要耐得住寂寞,甘守田园,用心血浇灌艺术精神的沃土。陶瓷艺术家涂良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蜕变
其实,每个人的路是透过时间来呈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不同,以及人的健康状况,与人交往的情况而出现许多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从事二十多年仿古瓷研究的涂良如,在2004年置镇千年之时,突然发生了变化。
相对来说,古代大件的陶瓷工艺品少。因为那些仿古制品,是需要非常精细色料、泥料、绘画方面的工艺。随着年龄的增加,涂良如自己感觉眼睛老花,越来越不适应小件仿古陶瓷的制作了。特别是他的好友、职大一些同学的话,更坚定了涂良如的变革的想法:做仿古做了那么多年,虽然精致但表达的不是你自己。你绘画功底那么好,色料又可以自己配。这些都是你的财富,为什么不画些自己的作品呢?
2004年,涂良如尝试着做了一些自己的作品,参加了2005年的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评比,没想到他一下就被评上了。这给涂良如的创作增添了不少信心,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还是有人认可的。于是,涂良如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最初,涂良如也遭遇了很多失败。在很长时间里,他摆脱不了仿古的痕迹,他把仿古元素带进了他的陶瓷艺术创作。藏家看见他的作品,总是感觉这件东西怎么像民国的?或者像清朝的?……那些买现代作品的人,觉得他的东西像“古董”;买仿古的人,说上面有涂良如的签名,是现代的东西。这让涂良如郁闷不已,甚至茶饭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