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毛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西省陶瓷美术家。1958年7.10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于1976年3月随父亲(陶瓷书法家:魏兴波先生)传艺进艺术瓷厂工作。跟随景德镇陶瓷美术家沈茂生先生学画花鸟。又于1978年9月调入美研组,随珠山八友之一邓碧珊之孙邓肖禹学画花鸟、草虫鱼。1995年经工商局注册创办景德镇“一品堂”陶瓷工作室。2004年9月“一品堂”陶瓷工作室被景德镇瓷局、陶瓷商会授予“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魏小毛工作室”荣誉称号。
荣获奖项:
1)、2003年作品五头雪景酒具(茶具)获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奖赛银奖;
2)、2005年作品“宝石红”雪景茶具获江西省陶瓷艺术作品大奖赛银奖;
3)、2006-2008年在景德镇陶瓷艺术技术大比武中连续三届技术比武第一名;
4)、2007年作品“五雄图”150件瓷瓶获2007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优秀作品奖;
5)、2008年作品500件粉彩“十八罗汉”人物罗汉瓶荣获首届瓷都全国陶瓷艺术品大赛铜奖;
6)、2009年11月作品“百鸟朝凤”150件瓷瓶在第十一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7)、2011年28号作品200件瓷瓶(顿悟)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中获金奖(国家级)。
魏小毛的身上,有传统手艺人的朴实、低调。30余年的从艺经历,让他见证了陶瓷行业的跌宕起伏,也让他具备了敏锐的艺术嗅觉与时代眼光。坚守传统陶瓷艺术精髓的同时,魏小毛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见到魏小毛时,他正在给徒弟们讲解粉彩花鸟的瓷绘技法。
从1993年创建“一品堂”工作室开始,慕名前来拜师的人越来越多,有正在高专读书的学生,也有千里迢迢从外地过来学艺的年轻人。
在大多数人忙着争名逐利的时候,魏小毛却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对于他而言,这是传道授业的另一种方式。
(一)
魏小毛与陶瓷的渊源,从他的年少时代开始。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魏小毛出生在一个陶瓷之家,他的父亲魏兴坡,是艺术瓷厂的书法技师,也就是专门为作品题字落款的“先生”。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的耳提面授,让魏小毛对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7年,魏小毛进入艺术瓷厂,跟随“花鸟大王”邓肖禹学习粉彩技法。如果说家庭的滋养,给了魏小毛最初的陶瓷生命,那么在瓷厂工作的数年时光,则为他开辟了一条通向陶瓷个性语汇的道路。
粉彩问世于清朝康熙年间,绘瓷者在烧制好的白瓷上勾勒填涂,以含砷的玻璃白打底,让作品可历经百年岁月却崭新如初。尽管粉彩瓷绘画面柔和,艺术表现力出色,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国画之神韵,可它又是公认绘画技法最为繁杂、料性最不易于掌握的瓷绘艺术品种。
在接触和摸索的过程中,魏小毛越来越觉得粉彩很有意思,尤其是它的材料所体现出的美感非常具有吸引力。为了更好掌握粉彩花鸟的工艺精髓,他不光刻苦学习技法,还从油性、料性上下功夫去琢磨。他找了“珠山八友”的作品临习,解析他们的技法、填色技巧、用笔、染色等,还向瓷厂的艺人讨教瓷绘工艺。
(二)
魏小毛的粉彩作品,有一种传统的审美品质——取法高古、境界清幽,却又意趣盎然。这是他30余年坚守传统的结果。他以传统陶瓷艺术的丰厚养料哺育自己,从前人的艺术积累中汲取宝贵经验,尊重粉彩艺术,尊重自己的创作,对陶艺抱有一颗虔诚信徒对宗教般的敬畏心。
但是,细品魏小毛的粉彩作品,你又能感受到一些与传统不同的气息。他的作品既形神兼备,又从容淡定;既充满了传统的韵味,又洋溢着现代的精神。由于对传统工艺料性的驾轻就熟和适当改良,他的用笔显得率意而随心,追求工中带写的“写”味;色彩的处理则是剥离了传统粉彩的生涩和单一,代之以和谐华美的现代感。
这些变化及创新,使得他的粉彩和传统保持一定距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形似于传统而神似于现代”,这实在难能可贵,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意义——为旧形式注入新的内涵,让人看过之后既熟悉亲切,又耳目一新。
在魏小毛眼中,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博大精深,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否认与抛弃传统,就如无根之木。所以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坚守并不意味着固守,而是发扬传统陶瓷的艺术魅力,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契合点。
尊重传统陶瓷艺术,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立足于前人的成就,作为自我成长的阶梯,却又不被其束缚而止步不前,这就是魏小毛对传统、对创作的态度。相信未来他笔下的花鸟世界将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