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撰稿人陈少林/文付裕/图
在当今陶瓷艺术发展中,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与陶瓷装饰创新的两者联系?如何传承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精华,丰富和创新景德镇陶瓷装饰?带着诸多的问题,笔者日前来到不久前揭牌成立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与该院常务副院长吴能先生面对面进行了一次交流。
风格独特,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世界瑰宝
已过不惑之年的吴能温文尔雅,谈吐随和。聊到对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的话题,自称从小喜爱书画的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认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曾走过了从发端、童稚、成熟到升华变化,从实用到艺术化的漫长路程。毫不夸张地说,书与画是华夏民族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并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中国乃至东方世界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社会人事的态度,对美与永恒性的追求,都在中国书画里得到了显化,并通过它们而获得了炎黄子孙、东方朋友乃至世界各国朋友的认同。
传统中国画以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绢帛、宣纸等为工具(原料),在墙壁上、绢上、纸上进行作画。有工笔或逸笔,设色或水墨,采用勾、皴、擦、点、染等技法,用笔的刚柔、徐疾、轻重,用墨的干、湿、浓、淡等变化,来取得画面的艺术效果。在构图上,一般不拘泥于透视的焦点法则,而以方、圆、纵、横、长卷、扇形等各种不同画幅及装裱形式,来表现画家的空间与时间思维。
吴能说,时至今日,中国绘画已经发展成为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以独特的民族风格驰名中外,具有无比的艺术魅力,不愧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中国书画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征不能丢掉,中国书画的优良传统应该保持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书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百花齐放、干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中国书画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珠山八友”首开先河景德镇陶瓷装饰艺术产生质的变化
吴能认为,当今陶瓷艺术既有图案装饰,又有青花、粉彩、斗彩、雕刻装饰,还有色釉装饰,以及现代陶艺等装饰手法,那么真正可以代表景德镇陶瓷艺术优势、特点或者说精髓的,还应该是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精华的手工陶瓷绘画装饰上。在他看来,纵观世界各产瓷国家的水平,他们的制作水平相当高,但是,在艺术陶瓷上他们的特点和个性还不够鲜明,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不远千里、万里来景德镇“朝圣”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景德镇陶瓷装饰的画面具有深厚民族文化的内涵。自古以来,艺术品似乎都是供皇亲贵族欣赏,一味喜欢工整、艳丽、法度严谨的工细风格。但是,历史是不以某些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写意画派得以兴起和发展。陶瓷艺术亦是如此,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文人画风兴起,使景德镇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产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吸收清代扬州八怪文人写意画的风格,以诗、书、画、印在陶瓷上的装饰全新表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从此开创了在陶瓷上表现中国书画的一种装饰形式,从上世纪50年代后至今,许多在中国书画上很有造诣和表现能力的书法、
绘画大家都前来景德镇进行创作。这足以说明,是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为陶瓷装饰创新提供了文化源泉。
传承精华相得益彰丰富景德镇陶瓷装饰
吴能始终觉得,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世界上独一无二,民族个性鲜明,内容博大精深,有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华需要传承和弘扬光大。不过,他也认为,尽管中国传统绘画与陶瓷装饰上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相承,共同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包罗万象的内容尤其是数千年留下的经典、精华,为陶瓷装饰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引用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陶瓷装饰艺术的技法对中国传统绘画也起到了丰富和拓展的作用。
吴能用一个真实的故事解释说,前不久,他的一位好朋友曾经问他:“是否能画好中国画,就可以画好陶瓷呢?”吴能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觉得,瓷上绘画和纸上作画虽有同功之处,但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不仅仅有载体的材质不同,吸水性不同,还有画料料性不同,手感的不同,画后直观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还是在瓷上绘画的不可预测性。简单地说,纸上作画具有直观性,陶瓷上作画具有不可预测性,因为陶瓷装饰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需要创作人员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熟练掌握陶瓷装饰工艺技法,同时,与制瓷流程始终相伴的科技元素不可或缺。
问到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对陶瓷装饰的影响有哪些时,吴能坦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凝结着历史、文化背景、文学艺术(诗情画意)和笔墨技巧以及中国绘画色彩的魅力等方面,值得人们特别是广大陶瓷创作人员去细细品味。中国绘画艺术在不断的发展,只不过干变万化都围绕着一根中轴线,它就是民族传统。
练好内功融会贯通创新景德镇陶瓷装饰
面对当下市场经济的诱惑,吴能说:“陶瓷艺术创作人员还是应该练好内功,要好好地向老一辈艺术大师学习,要有宽阔的视野和创作取向的自主性、主动性、创作性,表现当代人文风貌和精神品格的作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鲜活的创作素材和艺术形象,千万不能一味迎合市场的需要,落入急功近利的泥潭。”
吴能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将诗、书、画、印章融为一体,中华民族这一伟大辉煌的艺术以其完备、宏大、精湛、文采、玄妙使其立足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瓷上绘画不仅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还要体现出陶瓷的特色美。其中,作品中的题识和落款就是一个画家的必修课,是在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题识和落款甚至是分辨能否称为艺术家的一块“试金石”。
如何通过练好内功成为一名艺术家呢?吴能的观点是要做到五点才行:一是要明白“澄怀观道”、“文以载道”的道理,要体悟到尽管陶瓷是供人欣赏的,虽不是理论文章,但也要“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与“六籍同功”的功能。二是须有“街谈巷议总人诗”、“嬉笑怒骂皆文章”的学识和修养。三是要有对中华民族文化高格调的审美品位,并掌握造型法则等形式美规律,懂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方法。四是要有功力深厚的书画技巧,能“神会而跻化”。最关键的是,要有触景生情的激情和灵感,要有感悟社会和人生的“真情”,此所谓“无情便无艺”。否则,即使你的画技再熟练,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名画匠。
谈到近年来我市陶瓷装饰创新成果,吴能如数家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何炳钦教授的雕刻图案装饰,宁勤征大师的中华红、高温色釉装饰,赖德全大师的珍珠彩装饰等成果令人称道,就是他自己所在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也是以创新陶瓷装饰为己任,积极主动为广大陶瓷创作人员打造一个作品展示、培养人才和文化交流的大平台。前不久,他们就成功举办了“张大干画展”和“徐悲鸿画展”,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好评。
握手话别之际,吴能再次阐述了他个人的观点:瓷上绘画装饰不仅要有深厚的笔墨功夫,还要有熟练的造型基础,更需要创作者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只有真正领悟到中国绘画书法艺术的精髓所在,才可以更好地创新陶瓷装饰,使自己的瓷上绘画艺术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