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朱乐耕,江西鄱阳人,198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及陶艺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政协委员,并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展,并有四十余作品获奖。曾在新加坡、韩国、美国、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陶艺展,并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陶艺展。同时还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大学讲学。系列作品被韩国麦粒美术馆、韩国园光大学、日本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正大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务院紫光阁等国内外美术及博物馆机构收藏。
在朱乐耕位于湖田的工作室见到他时,他正为个人展览馆的筹建而忙碌着。在充斥着噪音与尘土的装修现场,他从这一头跑到那一头,与工人们大声商讨装修事宜,与学生们一起将那些巨大的雕塑作品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忙乎完手中的活,他回过身,对我们报以歉意的微笑。
中国艺术研究院陶瓷艺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他是在中国高校最早开设环境陶艺课和生活陶艺的教授,他制作的韩国麦粒音乐厅系列陶艺壁画,开辟了陶艺、音乐、建筑结合的全新模式……褪去这些光环,眼前的朱乐耕,戴眼镜,稍显凌乱的头发,一件无比宽松的T恤,简单、随性。
为陶艺而生
朱乐耕的工作室位于景德镇的湖田古窑,这里曾是宋代影青瓷的生产中心。绕过满院的竹子与花草,顺着工作室旁的河流往南走,就是盛产瓷石的三宝村。
工作室旁边,是尚未完工的朱乐耕陶瓷展览馆。里面陈设的除了朱乐耕自己的陶艺作品,还有大量从晚唐到民国时期的陶艺珍品,这些充满历史印记的民窑产物,是他多年来的收藏心血。
2003年,朱乐耕被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学重心随之转移到北京,可是他的创作基地仍留在景德镇。这么多年,朱乐耕一直来回奔波于北京、景德镇两地。他形容自己就像个永不停止的陀螺,前脚刚下飞机,来不及歇口气,接踵而来的各种工作安排又让他不得不再次“旋转”起来。
尽管累,朱乐耕却没有想过把工作室搬去北京。确实,这么大的房子怎么搬?即便房子能搬去北京,这景德镇的水土氛围也搬不走。只有在这里,看着随风摇摆的竹叶,听着耳畔“咚咚”的水碓声,他才能静下心来创作。景德镇对于朱乐耕而言,是故乡,更是给他养分与力量的地方。所以,哪怕走得再远,他也要回来。
出生于官窑旁,成长在陶艺之家的朱乐耕,似乎生来就是做陶艺的。
朱乐耕的父亲朱明,在建国瓷厂的美术研究所工作,是当时景德镇陶瓷界颇有名气的文人画家。在朱乐耕的记忆中,父亲似乎什么都能画,人物、花鸟、山水都难不倒他,除了瓷绘,国画、水粉、插画可谓是样样精通。大概是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基因,朱乐耕自小便对陶瓷绘画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那个年月,物质普遍匮乏,人的精神追求反而更加丰富。有着浓郁艺术氛围的朱家,自然就成了景德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大家在一起品诗论画。火炉上常常是茶水不断,饭桌上虽然是粗茶淡饭,但不能少酒助兴,朱乐耕常被调遣倒茶买酒,乐颠颠的,在其中倒也长了不少见识。
古彩之旅
1972年,朱乐耕进入了景德镇艺术瓷厂工作,一边学习古彩。当时的艺术瓷厂可谓人才济济,集中了众多有名的陶瓷艺术家。在这里,朱乐耕的陶瓷技艺得到了迅速提升。
1979年,他被选拔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学习,师从祝大年教授,学习装饰绘画,并跟随范曾先生学习线描。期间他不仅参与了首都机场大型陶瓷壁画——《森林之歌》的创作,还被邀请参加人民大会堂江西厅陶瓷壁画的制作。
学院派的系统教育,仿佛为朱乐耕的创作思路打开了一扇“门”,他尝试将装饰绘画的手法与构图方式,糅入陶瓷创作中。1982年,他创作的《乐女图》荣获第二届景德镇市陶瓷美术百花奖的一等奖。作品中,身穿素色衣裙的乐女们姿态各异,有的弹琴、有的吹笙、有的击鼓,画面别致、古雅。充满现代气息的装饰手法与传统技术的融合,为传统陶瓷界带来一阵清风。而在第三届百花奖中,朱乐耕又有两件作品获得了一等奖,一件是以古典京剧艺术为题材的陈设瓷《八方英雄瓶》,另一件则是以诗经中的采莲为主题创作的《采莲瓶》。年纪轻轻的朱乐耕,凭借独树一帜的古彩技法与装饰风格,引来众多关注。
1985年,朱乐耕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成为该校首届硕士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使朱乐耕的眼界更加开阔。他跟随导师施于人先生先后到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考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89年,朱乐耕的毕业作品《苗家风情》,在第四届景德镇百花奖的评比中,以9.88分名列前茅,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扛鼎之作”,同年还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1990年是朱乐耕的丰收年。在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精品大奖赛”中,他的作品《风筝》摘取“金杯奖”桂冠,作品《梅》、《寓言故事》荣获二等奖;有媒体甚至称他为“得奖专业户”。同年,朱乐耕还被评为景德镇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火与土的探索
按理说获奖不断是值得庆祝的事,可朱乐耕却并未满足,因为他觉得这些作品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理想,即从工艺美术走向纯艺术。他认为,在新的时代,要想创新,要使自己的作品富有时代气息,或者是有个性,就必须要加深对泥土,包括对火的认识,体现陶瓷艺术的本能美与自然美。
1998年,朱乐耕在景德镇宋代湖田窑的遗址上买下了一块地,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如果说以前朱乐耕的大部分精力都只是放在陶瓷的装饰和造型的设计上,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后,朱乐耕对泥巴的属性掌握得更好,更自由了。他自己拉坯、做雕塑,上釉甚至烧窑。
不过从那以后,朱乐耕不再参与任何评奖了,因为他觉得评奖总是要有一个标准和模式,他要力图冲破这些标准和模式,使自己的创作得到更大的自由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众不同,开辟出一条新路。
这一时期朱乐耕一系列的颜色釉装饰作品已经做得炉火纯青,不少色釉都是他自己研制,自己把握火候烧制而成的。由于颜色釉流动性大,不好掌握,所以在景德镇的历史上颜色釉一般都是挂全釉,也叫一道釉。但朱乐耕却将它们当成颜色来绘画,充分利用土与釉的变化来进行多种不同手法的综合表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此后,他觉得自己还要前进一步。于是他丢弃了装饰,改革了景德镇传统色釉上的许多不足,研制了大量的无光色釉,使他的作品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
朱乐耕常常会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在我们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还有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情感表达又有什么样的新的追求?在这样新的变化和追求中,我们的陶瓷艺术作品应该有什么样新的表达方式?
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像一些纯现代的陶艺作品那样,仅仅只是表达一种观念,并不与人发生联系。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进入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在与人发生关系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观念。于是他做了大量的生活陶艺,包括一些餐具和生活用品,并开始进行陶艺与现代建筑以及室内外空间环境相结合的探索。
2000年至2004年间,他创造性地使用100多吨瓷土,为韩国首尔市麦粒音乐厅制作了10多幅陶艺装置壁画,如今这一音乐厅被称做“陶瓷宫殿”,成为首尔的一处重要人文景观。此外,他还结合石材和陶瓷,为九江市民广场设计制作了大型壁画《爱莲图》和系列陶艺雕塑《莲说》,并先后完成了安放在上海浦东机场,迎接世博会的大型陶艺装置壁画《惠风和畅》,以及天津地标性建筑瑞吉酒店的大型陶艺装置壁画《流金岁月》。
国际化的中国符号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愈来愈开放的艺术氛围拓宽了艺术家们的思维与眼界,让他们可以接触、汲取新鲜的外来养分;但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面对国际艺术浪潮的冲击,许多艺术家在寻求超前创意的同时,迷失了艺术的本真。
洪正吉先生曾这样评论:东方的艺术家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为了追求现代感,模仿西方,丢掉了本民族的传统;还有一种则是将传统当作包袱,缺乏现代意识,固步自封。如此看来,朱乐耕似乎是个例外。
2009年,朱乐耕受到美国肯达基大学艺术学院的邀请,到那里做为期3个月的访问艺术家。同时肯达基大学还为朱乐耕在列克星敦市中心的一个画廊举办了一个陶艺展。这是中国陶艺家第一次在这个城市举办展览,这里的市民也是第一次看到中国陶艺家的作品。
在场的所有人对朱乐耕作品的那种中国人的意境,和其所表现材料的丰富性非常感兴趣,尤其惊叹的是他在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和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和中广场所做的环境陶艺的那种恢宏的气势,以及他创作的那些巨型牛马雕塑群。
朱乐耕的作品是现代的、超前的,从那极具艺术冲击力的造型设计中,你能感受到当今国际最前沿的陶艺理念;同时他的作品又是传统的,民族的,其中蕴藏的时代精神,是火与土的艺术精粹,也是经久不衰中国意境文化的诠释。
2010年,在巴黎的“新历史语境——朱乐耕当代陶瓷艺术展”中,朱乐耕有一段这样的自述:“我认为,昨天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却是明天的历史。我的作品虽然是现代的,但仍然是历史的,是对历史的重构与延伸。我希望观众们能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中国当代陶艺的风貌,同时也品味到中国文化内在的历史性与连续性。”
朱乐耕很庆幸自己身处这样的时代。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日益开放的时代环境,中国艺术家不可能对国际陶瓷艺术的潮流了然于胸,更不可能具备让中国陶艺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自信。
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新历史语境”系列展览,不仅是朱乐耕个人作品的展示,同时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变迁。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朱乐耕和他的作品真正走出亚洲,登上世界舞台。
如今的朱乐耕一如既往,把创作与教学作为自己的生活重心,如何用全新的陶艺语言表述当代中国,依然是他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