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泰斗周国桢 付裕 摄
周国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评委、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1931年生,湖南省安仁县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88年,他被轻工业部授予“全国轻工业科技先锋”称号,1991年被定为景德镇市拔尖人才,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我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画家,又是陶艺教育家,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现代陶艺创作先锋”和“陶艺泰斗”。
日前,记者沿着一条林间小道,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蟠龙山庄,找到了年已八旬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国桢教授,就陶瓷雕塑艺术价值与发展等话题,倾听了他的看法。
“目前,在景德镇从事陶瓷雕塑艺术很难啊!”落座未稳,周国桢就不无感慨地说到。
看到记者的一脸茫然,周国桢不紧不慢,娓娓道出了他的看法。在他看来,景德镇上千年的陶瓷窑火,着实铸就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辉煌,也确定了景德镇不可撼动的千年瓷都地位。千百年来,景德镇为中华陶瓷文明和陶瓷文化书写了光辉的篇章,留下了精湛的制瓷技艺和精美绝伦的陶瓷佳品。陶瓷雕塑与陶瓷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取得过令人称道的成就。
面对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这一问题时,周国桢坦言,景德镇陶瓷包括陶瓷雕塑,向艺术靠拢,依靠提高艺术水平而提升价值的思路肯定是对的。但是,不无遗憾的是,现实表现出来的整体状况依然是陶瓷新彩一花独秀,很多曾经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留下美名和精品的传统艺术和技艺却在逐步萎缩,渐渐被冷落。譬如,陶瓷美术图案装饰设计的几乎没有人搞了,从事古彩、红绿彩等装饰艺术的人少之又少,就连从事粉彩这种四大传统名瓷的艺术装饰的人也是越来越少,陶瓷雕塑自然也不例外,不论是做传统雕塑的,还是做现代陶艺的,有不少都搞彩绘去了。因为,大家对从事陶瓷雕塑这种从作品构思、造型设计、实物创作和作品装饰都得自己“一条龙”式的全程创作艺术行当苦不堪言,创作激情和从业人员数量自然也是每况愈下。
周国桢直言,出现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其中,争戴“大师”帽子之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评委,他既为国家出于重视保护传统技艺、民族艺术初衷,推出评定各种大师的做法而高兴,同时,也对当下有的人热衷通过争戴各种“大师”头衔,来提高自己作品卖价的行为而忧虑。
周国桢认为,陶瓷装饰艺术和技艺是景德镇的特色和优势,自古以来,特别是自“珠山八友”将中国画艺术和技术成功引入到陶瓷上来,陶瓷装饰人才辈出,各具特色的佳作迭出。景德镇制瓷技艺分工很细,号称72道工序,假如没有那巧夺天工的拉坯师傅、利坯师傅的精工细作,以及其他各种工序、行当的配合,从事陶瓷装饰的就成了无米之炊的“巧妇”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周国桢不止一次地提出改进目前笼统的、单一的评定大师的做法,反复倡议要分门别类、按行当、工序来评定,那样,就可以为千百年来掌握绝技的利坯、拉坯师傅正名,评出中国工艺美术(拉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利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装饰)大师、中国工艺美术(雕塑——古彩、粉彩、红绿彩、釉下彩等等)大师等等,这样既可以有效改变目前“重画轻塑”现状,又可以很好地促进包括陶瓷雕塑在内的各种传统艺术技艺全面发展,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