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观赏李林洪作陶瓷板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面对一块陶板或瓷板,他左右开弓,即兴挥洒,审美情绪和创作冲动,近乎狂热状态;对于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只要能表现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他往往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毛笔是分叉的狼毫,皴搓擦扫则以海绵、抹布、毛刷,甚至肥皂等。他还利用种种特殊技术,如调色中水和油的相互排斥性,来研发陶瓷颜料的表现魅力,加强绘画肌理的微妙变化和视觉效果。李林洪是个不拘成法,敢于出格的艺术家,无论工具材料还是手段技法,对他来说都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也不拘于某家某派作风的恪守。他是自由的,只要能表现他的创作意图,可以不择手段。
李林洪的陶瓷板画,以山水为其创作题材,但又不是传统意义的山水画。从技术层面上讲,他摒弃了过去所熟悉的艺术表现媒质,而将其中别具表现力的技术因素,巧妙地移植到陶瓷板画上,使之成为新的媒质上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技术语汇。也就是说,他能自如地综合运用国画、版画、油画、水彩画、雕塑、素描和陶艺的技术语汇,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他认为技法本身是一种内容,在艺术作品中是一体而不可分割的。因此,他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书法的抽象美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和神韵,又有油画的浑厚、水彩的灵动、版画的生辣、雕塑的凝固。作品上不难看出,西画中常见而中国画所缺少的明暗光影、体积感、空间感、色彩基调或冷暖对比等,都被他在作品中得到炉火纯青的运用。欣赏他的作品,色调整体而有变化,色彩艳而不俗,或对比强烈、或和谐统一、或浓重艳丽、或晶莹剔透、或沉静素雅……极尽绘画语言之能事。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流派制作养料的同时,他的创作理念其根还是深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李林洪作品中的“意蕴”之美,就是吸取了中国传统美学精髓之所在。所谓“意蕴”是从艺术形象里飘逸出来的,作者所巧妙寄托的内在寓意,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创造的主观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客观景物的贯通交融。意蕴把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与外物的形态神理,泯灭一切痕迹地包孕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生命,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最富有启示性和暗示性,从而给欣赏者提供一个审美再创造的心理空间,它为审美主体所提供的,正是一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美学取向。
李洪林眼中的大千世界,亦奇亦幻,神秘多变,给人以无限的启示,令他的感觉一次次颤动,而来源于自然对象的每次感官冲动,又深深地激起心灵世界的情绪波澜,引起他欲罢不能的创作冲动,以至为了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作画时心潮澎湃、感情激越、如痴如醉、一气呵成。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自然形象往往被一种画外的激情所代替。这种包孕于作品中的主观思想情感,就是传统美学中的“意蕴”,即所谓“立象以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笔先”等等,都是从“周易”和老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生发出来的。
李林洪的作品,是由色彩、块面和排线所组成的洪荒世界,很少见到具体形象的描绘,但观赏者所体味到的,是山石嶙峋、草木葱茏、浪拍坚石、云雾环绕、地气升腾,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速度、升降、扩张、节奏与韵律,在他的画面上更替、转换,最终汇成一种令人心潮起伏、情绪跌宕的形式美感,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审美激情和艺术感染力的心象世界。他的作品,无论是“日月”、“生命”、“裂变”、“宇观”、“山梦”、“云山”、“云锦”、“地极”、“人与自然”等系列,还是其他有题或无题的画面,在观赏者的感受中,都有其不同的意境和境界,或气势恢宏、或寂静幽远、或狂躁翻腾、或亲和欢悦、或荒疏怖历、或热闹奇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李林洪作品的高雅格调,正是他将大自然的暗示形式,化作绘画艺术的语言形式,把客观对象的直观印象化作审美主体的内心意象的必然反映。
李林洪作画,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在不同工具和色彩的挥洒下,一个个生动画面跃然陶瓷板上,自然天成、毫无雕琢媚俗之气,这正是他区别于传统陶瓷装饰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所提倡的一种最高境界。中国古代对于艺术的评价,往往“标自然以为宗”,认为诗、书、画的最佳境界应该“以自然妙者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正是李林洪陶瓷板画作品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