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胡献雅是在1961年至1962年期间教我们班的书法、国画课的。算起来,他那时只有60岁。现在回忆那时学习情景,就象昨天的事一样,胡老授课最显著的特点是现场示范表演,学生临摹也是他的作品。第一学期学国画山水,从画石法开始,画各种皴法的山石,然后临写胡老师的《庐山小天池》水墨国画。同时,胡老结合苏东坡诗进行讲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使同学们力。深理解,懂得画山水必须讲究诗情画意,表现方法是一个方面,如何使山水画升华意境又是一个画外功夫,所以胡老师强调,诗画同源,画画必须加强文学修养,需要有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胡献雅老师讲授书法课,重视“人各有体”不能光模仿别人,这就要靠“写尽三缸水”的硬功夫,书法要多练、多写、多理解。胡老形容写得好的草书象“惊蛇入草”,不好的字象“死蛇挂树”。
胡老擅长书法、金石、诗词,国画,有学生问他那样最擅长?胡老说:“书法第一,国画第二、诗词次之。”当时笔者听到胡老这样回答,觉得非常茫然,因为我那时根本不懂古典诗词,只知道胡老的国画造诣很深,书法功力很强。
转眼胡献雅教授逝世了多年,他活了九十五岁,生前被誉为活着的八大山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1960年二度去北京,为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绘制巨幅国画作品,并光荣地出席国庆观礼活动。1984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办胡老师个人画展,轰动京城。
笔者离开画界多年,所以同胡献稚教授接触不多,不过也经常看到胡老赠送给他人的一些国画小品,如他画得最多的《小鸡》、《风竹小鸟》、《墨梅》、《泼墨山水》等等。给笔者最深印象是胡老的国画传统功底很深、用笔老辣,雄浑遒劲,有“力透纸背的功力”。用墨浓淡干湿兼具,表现质感厚而且沉,有拙中藏巧,意境高远的内涵。胡老的文入画传统笔墨功夫,不仅在江西省名列前茅,而且可以在全国范围同现代最知名画家媲美。我无法形容胡老的国画的笔墨意味。在欣赏他的画作时,总觉得他的画育一种不同凡响的高雅。
胡老的国画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构图简洁、结构严谨,又富有变化,他无论是画花鸟或是山水,都是廖廖几笔,浓淡浑融、苍劲古拙。从他画风看是继承了“八大”、石涛等前.辈艺术上的造诣,特别是他晚年的画又有他自己不同于前人的感受。究竟是什么样的格调,的确也很难用确切的文字来表达。胡献雅老师不仅是著名国画家、教授,还是一位人们所推崇的陶瓷美术家,胡老除精研国画书法外,亦作瓷画,胡老的书法尤其超逸,特别是画面上的诗词题跋与他的画晶一样,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笔者最喜爱胡老所写的一寸见方的毛笔宇,曾记得作学生时,我们同学都请胡老师写自己的名字,作为以后临写的范本。我现在仍保留着他给我写的名字。有时翻起来看看,再对比我现在写的名字,一点也不象胡老师的,事隔30多年了,我的书法没有进步,或者是胡老师所说的“入各有体”吧,只有这样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