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一部大型陶瓷雕塑惊世之作《富春山居图》由著名瓷雕艺术家张正海成功完成。这部耗时三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按1:1比例将国宝级国画《富春山居图》完整原样呈现,寄托作者艺术梦想和家国情怀,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再添一段传奇佳话。艺术成功绝非偶然。低调、谦逊的张正海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景德镇二十四世家之一,景德镇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员,曾连续三届当选景德镇市政协常委、两次当选江西省政协委员。作为景德镇传统雕塑技艺代表人物,张正海成就早已斐然,例如:
1972年,大型镂雕作品《龙船》被誉为“技艺造化之功,巧夺天工之妙”,镂雕《龙舟古风》被誉为“汲古而化,破格出新”,这两部作品都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选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
1978年,镂雕捏雕名作《秋菊蟋蟀花筛》突破以往工艺难关,改变过去只能制作10厘米直径、素胎装饰花筛局面,成功烧制出直径达28厘米的高温色泥装饰,该作先后多次荣获大奖,如1991年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990年,圆雕作品《女寿星》突破传统创作思想禁区,为我国第一个陶瓷雕塑女寿星形象,作为恭贺文坛泰斗冰心90大寿礼物,受到冰心先生高度赞誉,并引起国内文艺界强烈反响,国家专利局特别授予专利权。
1999年,完成大型捏雕作品《万古长青》,祝贺新中国50华诞及迎接澳门回归,该作长2.38米、高0.72米、宽0.52米,构思新颖,气势恢弘,工艺复杂,烧制难度高,被各界誉为“前无古人,堪称世界之最的跨世纪大作”。
2009年,圆雕、捏雕、镂镶结合的《中华龙》晶莹如玉、结构复杂,历经多次烧制才得成功,融传统技法与意象创新于一体,再次震撼业界。
……
浮雕《富春山居图》,实现艺术人生梦想
在长达5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张正海创作了大量镂雕、捏雕、圆雕、浮雕作品,并有很多经典传世之作,例如前面所列举的几件作品。“文革”期间,张正海老师在到南京长江大桥实地写生的基础上,创作出三尺六大型浮雕瓷板作品《南京长江大桥》,但由于种种原因遗失了,之后再也没有创作过大型浮雕作品,这成了人生一大遗憾,创作出一部能够流传后世的大型浮雕作品,成为他的一个梦想。
2010年下半年,海峡两岸掀起期盼国宝“富春山居图合璧”高潮,并在2011年成功合璧展出,炎黄子孙共同关注的文化盛事让一直喜爱黄公望作品的张正海非常激动,发誓要让这幅寄寓着同根同源盼统一的伟大国画作品在陶瓷材质上承载,用浮雕形式原貌完美再现,以传子孙后世。经过积极筹备、历经艰辛,克服材质、创作、烧成等多种工艺难关,以1:1的比例,让完整的《富春山居图》在长达近7米的瓷板上重现。这不仅是景德镇陶瓷史的创举,也是中国艺术界的一件大喜事。
陶瓷浮雕《富春山居图》由四块长170cm、宽61.5cm的瓷板烧制衔接而成,总长680cm,其中画面主体部分总长636.9cm,宽33cm,与国画原作相同大小,主体周围采用高白瓷上浮雕刻工艺,具有汉白玉光泽效果,上下各加上14cm高的荷花群,朵朵荷花寄寓“合为贵”之意,越发衬托主体画面古色古香。无论是从表现题材上看,还是从工艺技艺难度和水平上看,都注定这是一部经典传世大作。
第一,画面主体并非独立,而是“板中板”形式,即在厚板泥坯上挖出需要表现的空间位置,再进行泥浆堆塑、压制和雕刻物象,最后再烧制。同时,由于主体画面和周边衬托部分表现效果不同,这使得对于材质性能要求,对于膨胀率的把握,对于物象烧制前后体积偏差的把握,对于瓷板承受力分布的把握,都有着极高要求,非有数十年实践积累不能为。就在创作过程中,有块瓷板素烧时或炸或裂,前后几十次调整、实验,历经两个多月才实现效果,从而可能进行下一步创作。
第二,物象雕刻完成后,先后需要经过900度左右温度素烧、1300多度高温成瓷、上彩色后800度低温三道烧制工序,不仅烧制火候控制给创作带来困难,釉色性能和瓷板材质结合也给创作带来极大挑战和风险。例如:由于要忠实原作,怎么让国画中的山石、树木花草、溪流河水薄薄地浮凸于瓷板上,怎么让物象层次分明、意境宛然并有平面化视觉效果,等等。
张正海老师创作这部作品,前后用到的工具多达二十几种。技法上主要是“半刀泥”和堆雕,精微细腻之处侧重点浆、堆雕,开阔婉转之处侧重半刀泥挑、撬、镂刻。张老师介绍说,塑造物象的泥浆粘稠度需要自己配制和掌握,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否则在塑造物象过程中,由于时间、温度等因素,干湿不均匀,就会和瓷板坯体结合不好。还要考虑泥浆和瓷板泥浆配方一致性,考虑烧制的融合性。
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作者创作功力。就以刀刻来说,或写实或写意的线条表现,或起伏或铺展的凹凸表现,都需要刀触感觉的准确控制,达到“致广大、 尽精微”的自由境界。第三,把经典国画转移到瓷板浮雕上,创造出了国画般视觉感受,又保持陶瓷材质自身的质感美。
家学渊源的张正海喜爱国画,传统文化修养深厚,对于原作文化意蕴的深刻体验,对于黄公望创作表现手法的参悟,半个世纪的陶瓷创作,使其能够准确找到国画元素对应表达的陶瓷语言,保持了原作以“萧散之笔,发苍浑之气,获淡山无尽的自然奇趣”的面貌。
在创作之初,张正海曾实验过以青绿山水表现,但效果意境不理想。为此,他和支持团队查阅明清以来大量工艺、国画资料,和不少同行探讨研究,包括考察了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在景德镇的“古雅彩”,最后确定了色彩表现。瓷雕《富春山居图》主体画面整体色彩属于橘黄色系,但随着画面意境表现要求,成功实现了深浅变化、气氛渲染,古色、古香、古风、古韵、高雅,完全忠实于原作的意境、视觉要求。
整部瓷雕中,除了橘黄色,还有红色、淡白色的,色彩运用,多种色彩深浅变化控制和运用,充分体现了作者敏锐、细腻、独到的色彩感觉。这种色系感觉同样需要艺术天分和长期实践。
以上所列举三点,并不足以涵盖这部大型浮雕作品的全貌。限于篇幅加上笔者浅陋,未来方家必将给予更全面的认识,让更多人认识到这部经典作品的价值。
瓷雕《富春山居图》,景德镇的骄傲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景德镇学”倡导者、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陈雨前博士,曾专门撰文高度评价张正海的瓷雕技艺:
张先生坚定不移秉承家族传统,以“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精神,不泥古、不媚俗、不慕奇,坚持走自己艺术道路, 保持和发扬张氏风格……坚守住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精髓,保持了景德镇瓷雕绝技的风范,守住了景德镇瓷器的根脉。他的绝技,是景德镇乃至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总结、挖掘、弘扬和传承。
这样的评价如今被瓷雕《富春山居图》再次验证。这部作品足以称得上“伟大”,伟大的国画作品,伟大的陶瓷艺术,通过张正海之手得到完美结合,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骄傲。这部浮雕作品无论题材表现,还是型制规格,景德镇以前从未出现过。
对于张正海自己来说,比以前的雕刻创作在细节上更丰富,更追求意境,也实现了自我突破。景德镇独有的对陶瓷材质的选取、处理,对材料、色彩的独到运用,以及世家百年传承发展的瓷雕工艺和技艺,都成为作品成功的深厚土壤。千年文化底蕴基础上对陶瓷的理解,景德镇细致成熟的工艺分工,使得这部作品只能出现在景德镇。张正海老师曾特意提醒烧窑师傅,升温不要太急躁,太快容易出问题。
这部作品成本很高。例如瓷板泥料在过细、除铁等各方面要求高,厚度、白度、细度等都进行专门构思和设计;泥料配方、色料配方都需要琢磨、研制;长期的实验、试制、调整等等。景德镇金益丰陶瓷研究所的专业团队,为这部作品的诞生提供了有力支持,帮助作者解决有关事务性问题,免除创作上后顾之忧,充分协调多方资源,保障整个工序流程顺利推进。
艺术成就,源自对瓷雕传统的坚守。当下在景德镇,张正海是少数坚持瓷雕创作的著名艺术家之一,面对种种原因造成的低迷下滑,金钱浮躁以及粗制滥造,他甘于寂寞,潜心致力于传统技艺挖掘和创新。常年劳累,使张正海老师患上颈椎、腰椎病,每天半站着创作,时不时要忍受疼痛折磨,但他以惊人毅力坚持下来,才使我们能亲眼目睹《富春山居图》在景德镇全貌再现。通过这部体现景德镇特有艺术语言的经典作品,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雕塑瓷的创制过程需经多个复杂工序,每个环节都与专业性很强的手工技艺密不可分,比平面作品复杂很多。一般来说,一个人创作一件全新的雕塑作品时间至少3个月甚至半年,有些雕塑家一年不过创作三五件作品。由于瓷雕创作周期长,耗时费力,回报低,行情下滑,很多做雕塑者纷纷转行“画瓶画盘”,年青人当中愿意以陶瓷雕塑为方向的更是寥寥。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兴起,需要坚守精神,张正海老师就是很好的榜样。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培一曾一针见血指出:当下景德镇陶瓷雕塑应该说发展迟缓,既没有很好地继承自身的传统,也未见更好地融入时代;外来艺术家,包括外地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大量进入,虽然丰富活跃了创作氛围,也为景德镇本土艺术家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但无可避免地冲淡了景德镇瓷雕的地域特色。 从这样的角度看,如何重新认识传统技艺工艺的价值,并发扬广大,张正海老师在这方面同样获得了成功,给予我们以方向性的指引。
悠久世家,正宗传人
出身景德镇屈指可数的瓷雕世家,张正海家学渊源,家族艺术史可上溯一百多年前,期间高手名人辈出。(见下页谱系表图)
蔡金台1904年生,刻苦好学,自小受到美术教育,跟从著名浮雕捏雕老艺人、叔父蔡寿生和蔡寿元学习瓷雕技艺,25岁又拜德化瓷雕大师游长子为师。游长子以圆雕人物见长,作品注重人物形象精神、内心世界塑造,并吸收景德镇瓷雕重形重彩长处,形成独特的“游氏风格”。蔡金台擅长圆雕、捏雕、镂雕,继承融合景德镇、德化瓷雕所长而又推陈出新,开拓表现领域并有自我审美创造,1959年被授予景德镇首批陶瓷美术家,60年代初成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为越南、波兰、罗马尼亚留学生及国内学生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
徐顺元个人风格独特,是擅长捏雕、镂雕创新的大家,以精雕细镂见长,是花筛和镂雕龙舟的创始人。上世纪30年代初,徐顺元多年苦心研究,综合镂、浮、捏、圆雕技艺,首次创作一尺二寸长的瓷质龙舟而轰动瓷坛。瓷雕龙舟制作精巧,构思新颖,其工艺之精细,镂艺之高超,为世人赞叹不已,堪称一件前无古人的珍品。据前人口述,《龙舟》曾选送美国参加1932年芝加哥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其弟子张新喜是唯一参与助手。
张正海父亲张新喜家境贫寒,1925年离乡来景德镇拜镂雕名家徐顺元为师,潜心学习瓷雕技艺,从事瓷雕创作,前后共计19年,深得徐顺元的真传。期间,受到蔡金台青睐并成为其女婿,完全继承了岳父技艺。张新喜功底深厚,尤以镂、捏、浮雕技法见长,又自习彩绘和研习配釉,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领域。作为一代镂、捏雕代表人物,张新喜曾赴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雕塑,接受现代美术思想洗礼,使得作品体现传统、时代、现代结合。1958年,张新喜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评定为第一批“陶瓷工艺美术设计师”。1959年参与瓷雕大师曾龙升主持大型镂雕《龙船》,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至今仍陈列在景德镇陶瓷馆。
1945年出生的张正海,自幼就受到陶瓷雕塑世家氛围的熏陶,14岁进入雕塑瓷厂随父学艺并开始创作,受到外公、师公等言传身教。天分加努力,深厚积淀和传承,使张正海迅速成长为景德镇瓷雕艺术代表者,作品新、精、特、绝,承前启后,佳作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