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发于《中国陶瓷》艺术版: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擅长陶瓷古彩、粉彩装饰的戴荣华并非陶瓷世家出身,当他走进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前身)时才第一次提笔学画,那时他已1 6岁。可家中丰富的书画收藏,让戴荣华从小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戴荣华:可以说在我之前,我的家族中并没有艺术工作者,可是我的父亲却能写会画。儿时我和家人住在鄱阳镇的土房子里,家中挂着春夏秋冬四幅画,阁楼里则藏着许多古人字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幅书法,八尺大的宣纸,上面只有一个大大的“寿”,那字写得那叫一个漂亮。
那时我被父亲送到族中一位祖父辈的长者处启蒙,我喊为“爷爷”的那位长者是前清的秀才,他所开的学堂其实就是旧时乡间常见的私塾。白天我跟着“爷爷”学习四书五经,放学后就回家看我父亲收藏的字画。
我到现在都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收藏那么多的字画,毕竟他不是富绅也不是以画为生的艺人。但至少有一点我很清楚,那就是父亲的字画让我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会从内心深处去认同它。
后来我考进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与来自河北、湖南、广东、浙江等产瓷区的学员共同学习,在老师的教导下进行素描训练,临摹中国传统山水画,掌握色彩、图案等专业知识。
应该说临摹古画什么的对我来说不是难事,因为在老家时我就喜欢对着阁楼的字画照葫芦画瓢。应该感谢那些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思想单纯的他们对学生可以说是倾囊相授,像张志安、胡献雅等老师都给予我很大帮助。段茂发老师则向学生传授古彩技艺,我的古彩基本功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此前压根就不知道古彩是什么。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许多老师不仅画技出众,文学功底也相当深厚,让人不得不佩服。
许多艺术家都对写生的作用推崇备至,戴荣华则认为写生固然不可或缺,养成观察的习惯也同样重要:观察的对象不仅包括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也包括周遭的生活对象。而且只要在艺术创作上有独到之处的人,都会得到戴荣华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