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名片:
黄杨,1936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号天后斋老人。原名黄敬其,1965年更名为黄杨。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
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1962年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首届毕业生。同年分配在北京中国建工部建材科学研究院工作,因不结合专业,1964年回到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设计,1990年调江西省陶研所工作,至今投身陶瓷艺术创作近50年。
少年时黄杨师从胡献雅、宁璘、余翰青等教授,勤学苦练国画和书法基本功,同时吸收历代名家表现技法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创作了大量的陶瓷艺术精品。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中获奖,部分被博物馆、美术馆、陶瓷馆及收藏家珍藏,大部分作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印尼、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
《瓷器》记者 程丽芳 文/图
在采访过程中,黄杨多次提到保尔-卡察金的那句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能投身到自己热爱的陶瓷创作当中,是最大的满足与收获。
艺术成绩:
1977年设计的《荷花》2号带托茶杯两套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15头咖啡具和5头高白釉文具在厂大量生产。
1989年书法作品唐英诗词《花点轻装》被景德镇历史博物馆收藏。
1990年尺四磁盘《亲昵》虎,被美国彩盘中心布莱福特收藏。
1997年出版的大型画册《庆香港回归江西老年诗书画作品选集》,国画作品《春风带香归》被收录。
199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年陶瓷作品《红色井冈山》和《看万山红遍》花瓶被国家收藏。
1994年被收入《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典》,同年赴日本现场技艺表演。
1998年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陶瓷作品《群山呼唤》瓷瓶被国家收藏。
1995年、1996年赴上海表演。艺术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其作品有60多件在25余种大型画册中出版。
1999年青花釉里红2尺6瓷板画《猫头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陶艺《思》获得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精品赛二等奖。尺8彩盘青花釉里红《双鲫图》被《世界美术集》华人卷收录。
“年纪大了,画画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如果不是黄杨自己介绍,记者很难相信,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艺术家居然已经75岁了,这不由地让记者想到,景德镇为数众多的老艺术家们,在古稀甚至耄耋之年都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投入生活和创作,恐怕最好的解释是:创作年轻了艺术家的心理,画画成为了最佳的运动方式。
虽然退休在家多年,但黄杨依然坚持不懈地从事着陶瓷艺术创作。天气好的时候,他每天都要出门去画室工作,如果遇到雨天,他则会呆在自己家里画画,阳台上专门腾出一个空间,成为他的小小画室。
黄杨是南昌人,出生在安义县。就像每家的长者,过年总要对家里的小辈聊起他们小时候的趣事,黄杨清晰地记得,当初自己对绘画萌生兴趣,始于一只大雁。
上小学时,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布置大家画大雁南飞,黄杨没有想到,自己交上去的画卷老师给打了100分!当黄杨看到分数时心里特别开心,在这以前,他还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绘画的潜质!从那一刻起,黄杨突然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充满了信心,要在美术上取得成绩。
最初,他开始进行大量的作品临摹,就这样,画画成了黄杨少年时期最大的兴趣爱好。
念初中的时候,这种临摹的成果得到了回报和检验,聪明灵活的黄杨利用课余时间,常常去市场上揽些画画的简单活计来做,那时候每到夏天,大家都是用油纸扇子消暑降温,黄杨利用业余时间给人家画扇面,虽然当时画一把扇面只能挣到几分钱,但毕竟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当时还有一件事也让少年求学的黄杨觉得骄傲和难忘,那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要筹备开展校园运动会,于是面向全体师生征集运动会纪念章的设计方案。而黄杨设计的纪念章图案从众多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校方选中。自己设计的纪念章被佩戴到了每位同学的胸前,令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没有专业老师指点,也没有过进行系统训练,仅靠着勤学苦练,天资聪颖的黄杨绘画水平日益精进。
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首届招生,黄杨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取该院艺术系本科,开始4年正规全面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学习。
总是处在自学状态的黄杨在迈入大学校门后,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他特别珍惜这段求学时光,就连平时的周末和节假日他都在自觉练习画画。直到现在,黄杨已经年逾古稀,几十年过去,但他读大学时的绘画作业还被小心地保存着。
在陶瓷学院,黄杨先后师从胡献雅、宁璘、余翰青等大师,勤学苦练国画和书法基本功,为日后的陶瓷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功底。读书期间,作为胡献雅老师的得意弟子,黄杨常常被点名在课堂上现场作画,为其他同学示范。
1962年大学毕业,黄杨因为品学兼优,被分配到北京,在当时的建工部建材科学研究院工作。北京,中国的心脏,每个中国人都向往的地方,虽然黄杨非常热爱北京,也很勤奋努力地工作,但他每天所从事的建筑卫生陶瓷科研,却与他因为一只大雁的成功而生出的梦想相去甚远。
因为,黄杨的梦想与志向,是有朝一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陶瓷美术家。这令他不忍割舍自己喜欢了十多年的绘画艺术,不忍割舍陶瓷的情结,不忍割舍景德镇的情结!
在北京工作了短短一年多时间,黄杨毅然决定回到景德镇,全身心地投入他热爱的陶瓷艺术创作中去。
对于黄杨来说,虽然在北京停留的时间是那么短暂,但有着非常美好难忘的记忆。
1962年10月1日,天安门国庆阅兵,黄杨作为全国青年民兵代表有幸参加了阅兵式。在北京郊区,经过一个月的训练,黄杨作为民兵代表方阵的成员之一,在天安门国庆阅兵仪式上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对于黄杨而言,这是一段激情飞扬永不褪色的记忆。
带着红色的记忆,黄杨回到了景德镇,任职于当时的景德镇市高级美术瓷厂,开办洋彩培训班,后来又接受任务,负责陶瓷造型设计和主题展览的策划布置等工作。
1974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黄杨被下放到浮梁县江村参加农业劳动。在下放的一年多时间里,黄杨通过各种方式坚持书画创作,并致力于书法诗词临摹,他的书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众多书法大家中,黄杨非常钦佩仰慕清代的郑板桥,也多有临摹,受其豪放洒脱不拘一格的风格影响,黄杨的书法作品也独具个性。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黄杨曾先后在景德镇艺术瓷厂和景兴瓷厂任职。在景兴瓷厂工作期间,黄杨参与创作了一批中国驻外使领馆薄胎瓶礼品瓷,颇受好评。
1990年黄杨调至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工作。此时的黄杨,无论是艺术实践还是人生经验都为他的陶瓷艺术创作形成了深厚的积攒,他的艺术创作开始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经逢时代变迁,又保留着浓郁的红色记忆,黄杨的作品总是用小景致去展示大格局,他喜画梅兰竹菊,展示刚直坚贞的艺术性格,这里面寄予了他的红色情怀;他也喜欢画花鸟鱼虾,展示乐观淡泊的人生态度,这里面浸透了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中的艺术历练;他还常常寄情山水,展示秀美俊逸的风光,这里面饱含着对生活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有收藏家赞叹:“黄杨笔端奔放不拘小节,笔力苍劲老道,深得中国画的气质精髓,体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和修养。”
黄杨作品赏析: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年逾古稀的黄杨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虽然钟情山水花鸟题材,但妙在用笔不拘一格,奇峰突兀,画面张弛有度。黄杨善于用小景致构筑大格局,其中画得最多的是鱼虾、梅花、牡丹和翠竹,但笔意疏朗,有郑板桥的书法韵味。
用色方面,黄杨擅长青花及青花釉里红工艺,尤其釉里红张扬老辣,色泽浓艳,布局狂放,层次有跳跃之感,虽以写意为主,也多兼带工笔,功底深厚。
黄杨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已50余年,具有丰富的陶瓷创作、设计经验及高深的艺术造诣和修养,黄杨书法运笔苍劲挺拔,自成一体。其作品融中国民族传统与当代艺术潮流为一体,国画内涵隽永,风格潇洒,留白大方,笔力雄浑、书画相互映衬,具有鲜明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