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我从不重复自己,我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激情的渲泄。”身着蓝色唐装的冯叔文虽然浑身散发着优雅的文人气息,但谈起创作时却常常手舞足蹈,将聆听者带进他心驰神往的山水之间。
从不媚俗、刻意迎合市场的冯叔文却偏偏成了市场的“宠儿”,近年来,其作品的价格一路飙升,但他并不止步于此,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每年都抽出几个月的时间外出写生,石板山路当画桌,一枝毛笔、一张宣纸,直接与山水进行对话。一山一石、一枝一叶、溪流和云彩、飞鸟和走兽便开始有了生命,并且在冯叔文灵魂的底片上反复曝光,成了他独有的艺术符号。
深受近现代山水大家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陆俨少、黄秋园影响的冯叔文是一个博采众长的高手,学习传统却并不拘泥于传统.当他用传统的技法将独有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经历移植到瓷板、泥坯上时,他的山水世界开始了全新的构建。
冯叔文的瓷上山水画作品近看细节逼真,远看无比生动,看见一片茂密的树林时似乎还能听见隐约的虎啸,水花飞溅的溪流里似乎还闪现着石斑鱼的花纹。冯叔文的山水是有生命和灵魂的山水。在景德镇,他的作品称得上独树一帜。
景德镇罗家坞6号.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五层楼房,这里便是冯叔文陶瓷艺术馆。
五楼是一个敞开式的阳台,一把藤椅因为长久的日晒雨淋己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这把椅子的主人便是冯叔文,他经常长时间的坐在这里,读书听音乐,与音箱里流淌的斯特劳斯的《春天园舞曲》桕比,四周泛滥的绿色同样生动并散发着迷人的气息。这里还是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自雾、远山,以及季节更迭、色彩变换、电闪雷鸣,与大自然的灵动相比.冯叔文…到四楼的展厅也会让人找到同样的感受。
展厅里的上百件作品,有瓷板、瓷瓶、国画.瑶里瀑布的轰鸣、张家界金鞭溪的清澈、三清山的清秀、华山的险峻,还有农家小院的竹篱和小鸡,冯叔文用笔、用火与土、用新彩、用青花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精神家园。
冯叔文早年经历十分坎坷,少年时远离父母去距市区50公里的乡村中学读书.回城后做过小工拉过煤饼.经历过下岗开过作坊.“苦难是一笔用钱买不来的财富”,冯叔文从不回避自己的过去.正因为有了这些独特的生命体验,才激发了他对艺术近乎狂热的爱.以及深深打上了个人印记的作品风格。
在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行列里.冯叔文的未来走向,值得我们有更多的期待。
冯叔文谈艺录
关于陶瓷审美价值
我认为首先要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否则就不会有魅力和生命。一个画家如果不计较名利得失.超然于物外,安于寂寞,顺其自然,作画时便没有杂念.这样的画品才高.才能体现画家给作品赋予的内在美。其二,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平时要多外出写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广见博识.陶冶情操.使自己的作品增加文化内涵。其三.要做到“志与道合”.瓷画与其他艺术相融也与自然造化相通。自然现象给予画家无尽的启示和联想.既开阔了视野胸襟,又增加了画家的文化素养。胸襟开阔.作品气势布局才不会狭小:而文化修养高.作品立意才高。
关于陶瓷山水画作品
新时代作品要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首先。民族精神不可丢失.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国粹.山水画是中国画重要画题.讲究笔墨、气势、意境,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山水画又是笔情墨趣和主观精神的融合.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包括哲学、美学、文学、诗歌、书法、宗教等..因此.最能体现民族精神。此外.山水画很大程度上符合各阶层人士的心态和性情.能表达作者的思想、人生观和审美观。因此,我把中国画的形式运用到陶瓷上.这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于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