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和夫人邓启贤合影
吴康的瓷画像虽然受到收藏界热捧,但他的四个子女却无一人愿意成为父亲的传人
吴康已经去世了17年,这位在瓷画像创作领域具有标杆性质的人物,以领袖肖像见长,造诣深厚,堪称一代宗师。他也是1959年第一批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的“陶瓷美术家”之一。
据了解,目前吴康生前创作的单件瓷画像拍卖价最高已逼近百万,成为收藏界的热点之一。尤其随着近年“文革,,瓷在收藏界被日益炒得火热,吴康在“文革”期间创作的大量领袖肖像陶瓷作品,顺势成了收藏界追捧的宠儿。
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位在景德镇乃至全国陶艺界都相当杰出的代表人物,却并不为人熟知。
虽然吴康当年齐名于同时代的王大凡、毕渊明、刘雨岑等众多陶艺大家,艺术成就更是达到了瓷画像创作的巅峰,但如果不是上了年纪的,或者长期从事陶瓷行业对陶瓷有深入了解的,甚至对绝大多数的景德镇人来说,吴康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瓷画像创作一直都是陶瓷艺术创作中的一支小品种,而且随着摄影和数码科技的迅速发展,瓷画像的市场需求严重缩水,导致创作受到挤压,瓷画像也逐渐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
遗忘似乎成了必然。
幸运的是,事物总是有着它的两面性。瓷画像创作始于清末民初,与其他陶瓷艺术相比,历史很短。如今,瓷画像这一艺术品种日益式微,它的稀有性也就同时显现出来。
吴康去世17年后的今天,记者只能通过他的亲人、同事回忆的片段,努力拼图出吴康的世界。
少年成名
吴康13岁拜师学艺,17岁成名,可谓少年得志。
在此之前,因为父亲在药铺工作的关系,吴康入过药铺学习抓药。
吴康天赋禀异,勤勉好学,师从邓必诏学画瓷画像3年,16岁开始独立门户,在今天东门头御窑长廊街口一带开了一爿小店,取名“吴康美术瓷画像室”。
当年,在“吴康美术瓷画像室”的左右两边分别是“王步画室”和“章鉴画室”。
吴康在学徒期间,就开始小有名气,不少客人前来点名请他作画。上世纪30年代,瓷画像只是简单的黑白效果,通过钻研和试验,吴康改进了以往黑料瓷画像那种单调、粗糙的技法,创造性地采用西洋画与摄影艺术徊结合的手法,用明暗适宜的笔调来塑造肖像,成功绘制出了第一张彩色瓷画像。
这一创造性的发明让年仅17岁的吴康声名鹊起。
时尚前卫
吴康个子不高,长得还是很帅气。“昊康是个非常讲究时髦的人,很爱打扮,梳着飞机头,总是涂着发油,穿衬衫、吊带裤、打领结,黑皮鞋擦得亮亮的,从头到脚都是笔挺的。戴顶礼帽,拿根文明棍,派头像个高级知识分子,到老了他也一直是这个打扮。那时候大家都很艰苦朴素.他就显得比较另类。”曾经与吴康同事了20多年,现任景德镇艺术瓷厂退管科科长的陈定安这样向记者描述,“他性格很温和,非常谦虚,文化修养好,和同事都栢处得很好。”
吴康不仅生活做派倾向西化,思想也相当开放,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吴康的入室弟子钟鸣说:“师父很早就买了一台相机,研究人像,估计那时候全景德镇都没有几个有相机的,后来,他还发明了瓷板晒像,就是在金戒指上镶上人像,当时很受欢迎,接到了不少外地客户的业务。他总是意识超前,他那个年代,大家还还没有广告概念的时候,他就会发传单做生意了,很注重宣传。”
“吴康去世时,我去他家吊唁,看到他家不仅有很多领导的人物肖像,还有不少西洋裸体画像,当时是比较少见的。”陈定安回忆说。一幅画一栋房
说起吴康的瓷画像,不得不探究他的艺术风格和特长。陈定安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形容词:逼真。“不走像,没有什么缺憾,画得人家都很满意,非常逼真。”
而钟鸣认为吴康的瓷画像最大的特点是一气呵成。“改动不多,只要稍稍修饰,整个人就惟妙惟肖。”
关于吴康画画,钟鸣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解放前,当地驻军一位师长的母亲过世了,可阶没有留下母亲的遗照。为此,这位师长觉得非常遗憾。他慕名找到吴康,要求给母亲画一张瓷画像。
可是,没有照片,怎么动笔?师长告诉吴康,大家都说我长得很像我母亲,你就照着我的样子画好了。吴康于是参照师长本人的照片,拿捏准年纪大小,以及女人的神态特征,为师长的母亲绘制了一张瓷画像。
几天之后,瓷画像交到师长手中,师长非常满意,为此付了80块大洋给吴康作为重谢。
“这些故事都是我从师叔,也就是吴康的师弟那听来的,那时候学画画,大热天的中午,大家—起闲聊,我们就听他说这些故事。”钟鸣说,“后来,吴康就用这笔钱买下了现在这栋房子的地基(现中华北路109号,龙珠阁斜对面),盖了新房。”
记者看到,这栋盖于1949年的小楼房,历经了将近60年风雨,依然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架构。这是一栋仿西洋式建筑的小楼房,格局完全不同子一般的民居。吴康的夫人邓启贤说:“当时是附近最漂亮的一栋房子,好多景德镇人都来参观。”
曾受到朱总司令接见
当然,吴康著称于世的主要作品,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绘制的大量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的瓷画像,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瓷画像,这其中有许多作品是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的。
1952年,吴康率先组织创建了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就是著名的景德镆艺术瓷厂的前身。吴康先后担任了合作社副主任和艺术瓷厂副厂长职务。
当时,陶瓷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可谓人才济济,甚为壮观,齐聚了王大凡、王小凡、刘雨岑、毕渊明、徐天梅、魏荣生等众多大家。
吴康不仅与这些同事相处不错,与珠山八友其他几位大师也交情甚好。“我听说,师父20多岁结婚的时候,珠山八友一人送了一件陶瓷作品给他做贺礼,你想想这交情。”钟鸣说,“不过我印象中,师父生前往来最密切的还要算余文襄和赵惠民,也都是当时的陶瓷艺术大家,一个以雪景见长,一个以人物著称。”
这期间,吴康一直承担为国家敬绘毛主席巨型画像、为国家领导人及世界名人绘制肖像画的任务,并获得政府及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1957年,吴康到北京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
“国家领导人薄一波还到过我们家呢,就这儿!”邓启贤回忆说。
曾为蒋介石画过像
1969年前后,吴康不可幸免地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下放到观音阁附近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和毕渊明一起,好在就是年把的。”邓启贤回忆说。
其实,吴康之所以受到“文化大革命”这场政治运动的冲击,和他早年与蒋介石的交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一根重要的导火索。
吴康生前差不多每年都要去庐山避暑、写生。抗战时期,吴康在一次庐山写生时,无意偶遇了在庐山开会的蒋介石。蒋介石不仅请吴康画了一幅肖像,两人还在庐山留影纪念。此后的几年,吴康还陆续画过多幅蒋介石画像。
钟鸣说:“师父也因此被人开玩笑称为‘三开人物’.他一生不仅给共产党领导人画像,给普通百姓画像,他和国外传教士的关系很好,也给他们画过像,还给国民党领导人和许多高宫画过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吴康就基本处于半退休状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同时收徒授艺。
传奇夫人邓启贤
“前前后后大概收了50多个徒弟。”邓启贤说。
那个时候,我们叫师父一般都不叫师父,而是叫‘公公’,或者‘师公’。我在师父那学了6年,一直到他去世,和师父呆在一起的时间算是长的了。师父陆格很好,他基本不会骂人,生气了一般是不彻声。”钟鸣说,“我记得师父晚年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最晚9点多就休息,早上3:30-4:00就起床。每天坚持‘打青’,除非是下特别大的雨。早上画国画,每天画--'I"4、时左右,天天如此。” —
“师父每次画画都喜欢叼根烟,吸得很少,很多时候是自然烧掉,可能是画着画着忘记了,太投入了。除此之外,师父几乎没有别的兴趣爱好。”
“尽管在厂里每个月的工资不高,我记得1986年的时候,师父的工资大概还不到100块。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师父的作品,比如一块18寸的瓷板,就能卖到1万块左右,市场认可度很高。”
在众多的徒弟中,不得不提到雷毅和毕菊香两位,两人同拜在吴康先生门下,最后由师兄妹结为夫妻,并且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吴康夫人邓启贤身边侍奉左右。
在这里,记者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吴康的夫人邓启贤,不仅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位具有丰富经历的人物,更可尝试借此拿到一把打开吴康情感生活世界的钥匙。
邓启贤老人今年已经94岁高龄,是吴康的第二任妻子,南昌人,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原名邓奇贤,解放后改名邓启贤。
邓启贤小名曼丽,对于一个出生于1915年旧社会的女子来说,这是一个洋气十足的名字。
而曼丽本人就如她的名字一样,美丽浪漫,年轻时更是不可方物-坊间传言,她曾是南昌交际场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嫒之一。邓眉贤自己介绍说,年轻时她曾在南昌交通厅工作,是当时的二十一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 邓启贤,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当她因腿脚不便只能整日坐在轮椅上时,她的神采气质却依然足以照亮这栋显得有些陈旧的老宅。
老人家尽管行动不便,还有些失聪,但是她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经常敏捷到让记者吃惊。
聊天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四川内江,邓眉贤曾经被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样收为千女儿。
1943年,邓眉贤在四川内江开了一家画室,那年洪水泛滥,冯玉样被滞留在内江边上,恰好借宿在邓启贤家,“整整12天,他在我家还画画,画白菜,画在茶杯上。”邓眉贤操着一口浓重的南昌口音回忆说。
临走时,冯王祥认下了这个聪明大方美丽活泼的千女儿。
“冯玉徉遇难后,他夫人还派人找过我,希望带我去北京工作,但我没有去-”
在幸福中离去
邓眉贤和吴康的栢识源于师徒关系。1939年到1940年,邓目贤拜吴康为师学画瓷画像,交往中两人暗生情愫。
但是,当时的吴康已经结婚了。
1936年,吴康娶了当时的社会名流江梦九的女儿江村为妻。两人结为伉俪后,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排行老二。
江村非常贤惠,不仅是吴康生活中的贤内助,还是吴康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但是因为不幸患上子宫癌早旱离世。
“她忍受了整整8年病痛的折磨。离开的时候留下4个儿女,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3岁。”邓启贤说,“她一直都知道我和吴康的感情,临终时写下遗嘱,请求我嫁给吴康,帮忙照顾她的几个儿女。我那时也是单身.就这样嫁过来了,那是1958年。”
邓启贤带着老母亲嫁到景德镇后,除了照看家庭,也一直从事瓷画像创作,并取别号“大可山入”,这成了她所有陶瓷作品的唯一落款标识。
上世纪80年代,邓启贤还在聋哑学校担任过老师,会手语,因此,她和吴康的徒弟中,还有几位是残疾人。
吴康和邓启贤婚后非常恩爱。而邓启贤对吴康的四个儿女也视如己出。“到后来.他们部待我像亲娘一样,感情很好。”
据说,吴康在弥留之际,邓启贤整整40多天没有上过床,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一直在他身边照顾。吴康的子女在父亲临终前询问他是否有什么遗嘱,吴康表示,没有什么遗嘱,有什么事问你们妈妈就好了。然后在邓眉贤的脸颊两边各亲了一口,安详离开人世。
失落的龙珠轩
吴康的四个子女,老大取名吴小康,退休前一自在南昌外贸局工作;老二吴锦丽,曾仟广东梅县瓷局局长;老三叫吴可,曾在五二三厂从事销售业务,后迁至上海定居;小儿子叫吴锦华,一直在广东从事陶瓷创作,2007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吴康的四个子女中有两人继承了父亲的职业,但是,邓启贤老人现在有一块心病,就是至今四个子女中没有人回来继承父亲的衣钵和吴家的产业。四个子女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陆续离开景德镇到外地发展,昊家今天已经没有后代留在景德镇。
“我当然最希望小儿子回来接班,他是最适合的人选,我是午午望,天天里。”
除了吴家的有形资产,邓启贤最放不下的还是“龙珠轩”这块招牌。位于龙珠阁斜对面的“龙珠轩”创立于1986年,是邓启贤的心血之作。“龙珠轩”既是吴家的家宅,也是一间临街的店铺,二者台而为一:走过20多年风雨的“龙珠轩”,也算是景德镇人耳热能详的一块老招牌了。
现在的“龙珠轩”已经不再公开展售吴康的作品了,主要陈列的除了邓启贤自己的陶瓷作品外,其他大部分是徒弟雷毅和毕菊香创作的瓷画像。作为邓启贤老人的关门弟子,毕菊香至今陪伴在老人家身边,十多年时间,她每天都会来“龙珠轩”。
据了解,吴康生前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家藏作品,在他逝世几年后被一位广东客商一次性收购走了,对于家中保留下来的极少的几件吴康的作品,邓启贤表示,“绝对不会卖了:”
至于目前吴康的作品在收藏市场日益走俏,这个消息对于老人来说意义或许并不大,四个子女中能有人回来完整继承家业,才是她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