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饶晓晴留在陶瓷艺术上印记很深的符号:一个充满稚趣又有几分老成的孩童,衬以古典家具,红色苹果,盆栽荷花,窗外流云。数十年陶瓷艺术生涯,饶晓睛很少用重复的方式表现同一主题,《耕读》却是例外,戊子年正月他闭门谢客,潜心创作,透露出他难舍的《耕读》情结。
戊子正月创作的《耕读》与甲申年的创作构图画面元素有部分调整,地上有婴童玩耍的拨浪鼓,案几上多了书和笔,强调了耕读的主题。婴童身后的风云更加浓重,而通过居室家具色彩的强化处理,整体画面给人的感觉更加协调稳重。
饶晓睛出生在一个不算和谐美满的家庭,父母亲由于性格、阅历的较大差异,在生活及教育子女等问题上不断发生矛盾,激烈的冲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平安和谐是饶晓晴从记事起就埋在心底的愿望,这种心灵的记忆镌刻在《耕读》中。夺眼的荷花是作者对渴求“和谐”的表达,苹果是对“平安”的寄托。饶晓晴用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强调他追求的幸福感受。
稚趣的孩童,从案几的书本上移目远望,似有所思,粉嫩的脸颊透露着若有所获的满足,任凭窗外云黑雾重,风雨欲来,在祥和的氛围里仍然享受着童年的幸福。这种感受来自心灵的深处,看似对家庭幸福的诉求,其实也是对现实社会的理想期望。和谐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饶晓睛用来自童年的感受,用陶瓷艺术,表达着时代的精神。“耕读”是创业的源泉,和谐幸福是“耕读”寄托的目标。
不同时期创作的《耕读》,相似中有着变化,从中我们可以读出饶晓晴《耕读》情结随着岁月而发生的变化:外面的风云或许更为疾劲,然而我们对和谐的精神追求却更为坚定。 胡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