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代画鸡的优秀作品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以鸡为题材入画的作品, 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 由宋代的工笔到元代的墨笔兼工带写, 明代再折返为工,直到近现代才使写意画鸡成熟起来。画家们从这些寻常所见的弱小生命里,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道德、品行、生活理念以及艺术情趣、生活乐趣等。
周代画鸡是为驱邪,到汉代发展为每年正月初一固定的仪式,形成年画中的门画。至南朝, 鸡在一些画家的笔下失去神圣的地位,仅为一种猎物或玩物,如顾宝光画《斗鸡图》 《射鸡图》,张僧繇画《梁宫人射雏图》等。 《宣和画谱》中记载: “于锡, 不知何许人也, 善画花鸟, 最长于鸡,极臻其妙, 有《牡丹双鸡》、《雪梅双雉》二图。”于锡图绘《牡丹双鸡》旨在祈希事业兴盛,家人富贵。图中牡丹绮丽生动,鸡禽形质美观。雄鸡振翅延颈,伫立稳健;彩翎呈翠,雄昂至极。出生唐末、身继五代的梅行思工于画鸡,他的《子母鸡图》、 《负雏鸡图》、 《引雏鸡图》等传世,世人号称其艺为“梅家鸡”。五代郭乾晖,在郊居饲养禽鸟并曲尽物性之精妙,有《野鸡图》 《鸡图》等。五代入宋为待诏,并得两代帝王宠信的画家黄筌,绘画的锦鸡翎毛耀辉、肥健华美,被后世尊为锦鸡宗师。
至宋代宋微宗赵佶所绘的《芙蓉锦鸡图》, 用笔精细,设色工丽,画境细婉,神完韵高,创写画锦鸡图之难越巅峰。画面上,一只锦鸡飞身攀上木芙蓉树上, 回首凝视两只迎花飞来的蝴蝶,打破了宁静祥和的草虫世界。锦鸡的重量压弯了枝条,花枝摇曳,颇具动感,鸡尾下的一丛白菊加强下部的重量感,使重心沉稳。鸡胸腹的红色使主体分明突出,并与朱色印玺相呼应:鸡的白颈又与白菊、白芙蓉花相辉映,在变化中求统一: 山鸡周围的芙蓉枝叶均作双钩, 不作细笔,用墨绿轻描淡染,衬托出锦鸡的繁密精细的斑纹:粉蝶以浓墨勾画, 醒目而不刺目, 给画面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活力,画幅在右上方书有宋徽宗题诗: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
元代职业画工王渊绘画的《桃竹锦鸡图》, 画法严谨又写实,以墨易色、渲染,造就淡雅、宁静之意境, 是花鸟画在元代由设色向墨笔过渡的代表性作品。
明清以来直至百年内,各具风貌的花鸟画家使这个时代辉煌灿烂,唐伯虎、扬州八怪、八大山人、李鱗等等为代表。李觯在画鸡后题诗云“凉叶飘萧处士林,霜华不畏早寒侵。画鸡欲画鸡儿叫,唤起人间为善心。 ”更是借画鸡,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唐伯虎在画鸡后题诗云“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近现代的任伯年、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陈大羽、徐悲鸿等画家对鸡禽的描绘生动而独具特色。著名画家徐悲鸿曾创作一幅令人精神振奋的《雨中鸡鸣》的作品。1 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 中华民族正处在危难之时, 徐悲鸿借鸡为“报晓的号手”,绘出一只大公鸡,骄傲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在雨中昂首挺胸, 引吭高歌,号召有血气的青年,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真理而斗争的内在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