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的特征 本文所述的龙纹特征,指的是陶瓷上龙纹装饰的时代特征,景德镇瓷器上的龙纹最早见于宋代的青白瓷,多以刻划手法和印花装饰在盘碗的内壁或底心上,一般为适合瓷型特点的赶珠龙或团龙。其时的龙纹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多在空间处缀以白浪波涛,表现游龙戏水的生动场面。 元代瓷器多属青花,龙纹更是常见的纹式,龙的形象以威猛见长。龙头保持了宋代翅鼻长嘴、张口瞪目的特点同时,颈部则更为细曲,龙身修长而显矫健之气,尾端作圆球火焰状,腿长有力,爪坚而利,一般多为三爪龙。其青花线条遒劲、自由奔放,浓淡有致、粗细得当。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元代《云龙》玉壶春瓶,瓶身绘一条追云蹈光的游龙,笔法自由,勾捺晕点,运用自如;龙纹须发腿毛飘动,云彩光势更加强了龙的动感,蓝白相映,别有一种率真洒脱的神韵,反映了元代瓷匠高深的艺术造诣和娴熟的工艺技巧。 明代初期,龙的形象与前朝有颇多的相似之处。到了永宣年问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并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其时的龙纹无论是形象塑造或构图立意,以及笔墨运用,都体现了一种装饰性的效果。以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一件铭为“大清宣德年制”的青花《海涛龙纹》高足碗来看,龙头显得端庄,躯体肥壮,四肢和脚爪均表现其雄伟的姿态,唯龙尾稍秃,故人称“猪婆龙”。龙纹多与海涛配合装饰,龙纹以青花浓笔勾画,海水则以青花淡色“分水”,青龙白水,白有情趣。永宣期间的龙纹,有的以缠枝穿插装饰,有的与云头、火焰配景。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景德镇御器厂出品的龙纹瓷器,大体相象,但与永宣朝又有区别。此时的龙纹主要表现其精巧清秀的特点:龙头一般作闭嘴状,龙须短、毛发向上躇曲飘动,龙身修长,粗细变化不大,腿稍短,五爪呈圆型。此一特征,尽可从珍藏于首都博物馆的青花《云龙纹》碗中窥证,其中有一种“香草龙”,嘴唇上翘微卷,如大象的长鼻,龙嘴衔一枝莲花或数串花枝,身有飞翼,有前爪而无后爪,龙尾卷曲成花形,三爪,显得强劲有力,装饰性特强。 至明代晚期的嘉靖、万历两朝,龙纹广泛装饰在各种造型的器物上,不仅有碗盘瓷尊,也有为数不少的大龙缸,不仅有青花,而且也有五彩。青花《云龙纹》花口洗在口沿上绘有三组二龙戏珠纹,内壁每间内绘云龙纹,洗底又绘两条飞翔于云彩间嬉火蹈球的巨龙,十二条小龙与两条大龙以云霞火焰穿缀布满整个器体,可谓“于肆做之中而行其缜密,于工致之中而寓其高古”。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中、晚期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也出现了经过变形处理的龙纹装饰,而且在龙的形象、表现手法以及笔料材质处理上有其独特风格。如成化民窑的草龙和正德民窑的应龙,其运笔线描、挥洒自如,同样表现出龙的气魄。而明末大量绘制在民窑小碗小盘小碟上的蟠螭纹,更是典型的民间龙纹的改良版。其形象简洁明快,神态生动,具有青花淡描的韵味,也有简笔写意的气质。 清代瓷器上的龙纹不仅样式丰富,而且彩类繁多,不仅有釉下的青花、釉里红、素三彩、五彩,而且有釉上的珐琅彩、粉彩、古彩、墨彩、金彩等等,从一种技法到综合性装饰应有尽有。其时龙头各部位如额、腮、眼、鼻、嘴、须、耳、角等都描绘得工腻细致。有一种龙纹。龙头长眉长须,形同老翁。故被称作“老人龙”。这种老态龙钟的形象传说与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历史有关系。 历代景德镇的瓷匠凭借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精淇的工艺技巧,紧紧地把握住龙的精神实质,创作了许多不同神态、不问造型、不同风貌的龙纹形象,反映出各个朝代的时代特征:如宋代的严谨精巧,元代的矫健威猛;永宣朝的雄伟端庄;成正朝的清丽秀雅;嘉万朝的威严磅礴;清代的富丽堂皇,晚清的纤弱无神等,成为品鉴其时代风貌的佐证。 景德镇的瓷匠画师在长期画龙的实践中,还总结出不少画龙的口诀。其中有“龙开口,须发齿目精神有”;“头颈细,身肥尾随意”;“神龙见首不见尾,大鳞宝珠衬神威”;“掌似虎,爪似鹰,腿伸一字脚有劲”。于是在瓷盘、瓷板、瓷瓶、瓷缸上,“喷焰游龙”行云叶火。“出水金龙”搏浪跃涛,“二龙戏珠”蹴云掠花,“五龙盘桓”姿态各异;“九龙闹海”气势宏伟。 笔者自幼跟随家父邹海林研习瓷上图案装饰,龙、凤、龟、麟为图案装饰的主要题材,画龙为图案的必修课业。艺术瓷厂一九八九年成功复制的清代同治皇帝婚典御用瓷,其瓷皿上的龙纹,就是家父奉命去北京故宫临摹并根据器皿改进的。他深有体会地告诉笔者,如果对龙纹的产生和形成不了解,如果对龙纹的文化底蕴不理解,如果对历代陶瓷龙纹的时代特征不清楚,就不可能画出龙的精神实质,展示龙的民族风貌。有感于此,特撰此文,以慰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