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搞国画创作的人都知道,对优秀经典作品的临摹是进入国画艺术之门的必经之路。因为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筛选最终流传下来的作品,实际上已包含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要素。只有经过认真反复临习才能对国画艺术的本质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深入其中。但是临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作,临摹能力再强,与原作再.像.,如果不进行创作,这种临摹也就没有很大的意义了。
我认为在国画艺术创作中,临摹只是初级阶段,要想创新和发展,必须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学习,从其它艺术门类当中汲取营养,写生和书法的练习也是比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在学习中感悟、在觉悟中提高。我相信不久将来,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有从实到写意的一个质的飞跃。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门类的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时到今日书法和国画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深受有识之士的追慕青睐,有成就的书画作品依旧能得到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可,书法和国画作品两种不同道艺术形式,为什么传统习惯上海合称.书画.呢?我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之间虽然有各自的表达形式和侧重点,但在使用工具、材料、载体、形式美感和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我个人认为中国画离不开书法的养分,书法既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同时又是书画家不可少的修习功课。如果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想在绘画成就上有所建树犹如杀中建塔,根基不稳,不仅笔力有限、章法错乱、气韵不畅。题款也是难入发家法眼。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没有硬笔,读书人在启蒙的时候就开始使用毛笔,其对毛笔的熟练程度,对我们当代国画家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若非临池苦修,通习诸体,是很难将书法画家来说是个极大的的高度的。翻开中国美术史,能书善画者灿若繁星,宋徽宗创.瘦金体.而工于绘画, 苏东坡在批阅公文之余,兴之所至,以朱砂挥毫,开.朱竹.之先河,赵松雪以书法传世,山水亦绝,.元四家.、.吴门四杰.皆书画通晓,郑板桥更是诗书画印,诸艺兼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画家吴昌硕,以书入画,大器晚成,成为一代画风之巨匠。
海明威对于艺术有这样的论述;冰山在海里漂移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是露出海面的,如果说国画创作是水面上的八分之一,那么书法的成就则是冰山下的八分之七。书法的成就决定了绘画的成就,国画借助书法的用笔和气韵的连贯所表现的熟练程度,决定了作品的笔墨情趣和风格。
成功的国画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心灵境界的展现,在笔墨之间有意无意的追慕先贤。我们研习八大山人,欣赏青藤、白阳,品位.扬州八怪...他们随意抹写中流动的是心境,表达的都是笔笔精到的书写意味。看是写意,实是写字,初看是直抒胸臆的泼墨,细细读来却是穷其一生挥洒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