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水纹饰兴起的原因
了了亭 资讯, 陶瓷研究:金君 朱忠华: 其首要原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动荡。明朝末期是中国社会的又一次大动乱时期,朱氏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文人士大夫陷入了痛苦矛盾和报国无门的情感纠结之中,儒家思想失去主导地位,道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人文土大夫精神上的痛苦需要借助于精神产品发泄出来。人类与生俱来就有对自然山水的崇拜感、依恋感。在内心彷徨痛苦时,在山水间总能纵情欢乐,忘却那些让人痛苦的现实,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加上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画山水画能使人的思想得到自由,心灵得到慰藉。山水画必然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也让山水画逐步兴盛。虽然民窑画工匠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比文人相差甚远,但面对同样十分艰难的社会现实,内心同样充满着矛盾和痛苦,都希望社会不再动荡不安,生活平静祥和。在客观现实中无法实现愿望时,内心产生的痛苦就需要寻找解脱的途径和方法。受文人山水画的启发或者说文人山水画也正好能够表达了劳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于是匠人们便借鉴了文人山水画,把文人山水画画到了瓷器上。
第二是市场的需求。人们生产的瓷器绝大部分是商品,商人追逐的是利润。把瓷器装饰得更好看,更符合当时主流的审美倾向,让生产的瓷器销售的更快更多,是每个生意人的梦想。明末皇帝和皇宫贵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很微弱,江南地区的文人文化成为中国艺术的主流,主导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明朝中期开始,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繁荣的城市经济壮大了文人权贵阶层,达官富商从商业贸易和拥有的大量土地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文人权贵和富商家族之间的联姻,又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个阶层的人们有时间,有心情,有财力大量收购文物和艺术品,同时他们也需要高质量的、能体现他们生活品位的日用瓷器和文房用具。而由于政局的动荡,时代的变幻,文人士大夫常借助山水画抒发心灵情感,于是山水画便成为晚明社会主流审美思潮的物质表现。无论是陶瓷作坊主或者是陶瓷画工,为了赢得这一部分人的市场,在瓷器上画山水画就成为必须了,况且这一部分人消费水平高,消耗量大,在这一部分人身上能够赚到大钱。
第三,工具和技艺的发展进步。晚明时期陶瓷绘画的工具、技术和技法已经能够充分自由地表现山水纹饰。成化时出现“分水”技法,用鸡头笔(一种画青花的工具,类似于毛笔)沾青花料在坯胎上分成深浅不同的多个色阶,这和传统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有异曲同工之处,坯胎相当于宣纸,青花料相当于墨。 “分水法”的出现并发展成熟是青花山水大量出现并且能够画地好的技术性因素。
结语
明末时期民窑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青花山水纹饰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题材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山水纹饰风格多样,笔墨技法已完全成熟,文人化程度不断加深,不但继承了明晚期文人山水纹饰的已有形式,而且开始出现了诗画的结合,并且开始出现大写意的山水纹饰,这不是明初因陋就简而产生的无奈之笔,而是受文入画影响深入的又一体现。在构图上,明末青花山水纹饰简洁、清逸具文人意境的山水图画。明末的青花山水纹饰继承了明晚期的艺术成就,并为后来青花山水纹饰成为主流纹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