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发于《中国陶瓷》艺术版:主持人:醴陵釉下五彩瓷创烧于上世纪初,她是继承长沙铜官窑技艺,并加以创新提升而形成的,至今有·百余年的历史。百余年的发展赋予醴陵釉下五彩瓷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几经兴衰。新中国成立后,濒临灭绝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又再次恢复了生命的活力。而后更是由于得到一位伟人的关注,让醴陵瓷一路春风得意,最终晋升为共和国的“国瓷”。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陶瓷人都为此做出巨大贡献,请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承人彭玲老师为我们讲述釉下五彩瓷当年是如何枯木逢春,重获新生的。
彭玲:在上世纪初,釉下五彩瓷在熊希龄等人的努力下有过第一个兴盛期,这个时期前后只有23年。而后因连年战乱的缘故,醴陵瓷业每况愈下,釉下彩瓷工艺濒临灭绝。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府决心重振醴陵瓷业。1951年,担任技术员的林家湖,雄心勃勃地要把已经失传的釉下彩瓷抢救过来。林家湖走工厂,下车间,到处找寻釉下彩瓷的传人,却一无所获。一次偶然的访谈中,有人提到有一位叫吴寿祺的老人,这位老人在清末民初时曾经是湖南瓷业学堂的徒工,身1'不釉下五彩绝技。据说由于民国瓷业衰败,吴先生早已回到醴陵北乡老家,弃艺归田。
林家湖决心找到这位身怀绝技的老人。那年冬天,他脚穿布鞋,夹着油纸伞,开始翻山越岭地寻访。直到次年春天,他才几经周折在八步桥的一个山里找到这位老艺人。这时的吴寿祺已年逾古稀。两位瓷艺人一碰面,犹如伯牙遇到钟子期,他们从绘画技法谈到人才培养,从釉下彩瓷工艺谈到醴陵瓷业发展前景,可吴寿祺仍婉拒了林家湖让他再次出山的请求。林家湖失望地回城,立即向领导汇报,在与领导商榷后再次进山,吴寿祺最终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终于决定出山,当时已经是1955年。
吴寿祺被调到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后,他不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解决了釉下彩瓷烧制周期长的难题,特别在处理坯釉烧制和色料技术方面改革创新,同时,把濒临失传的釉下五彩瓷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艺徒。处在醴陵瓷业科研前沿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为后来以红色官窑为标志的“国瓷”进行了充分的人才和技术准备,这是釉下五彩瓷走向辉煌的开始。
众所周知,釉下五彩瓷除去她的观赏性,另一大特点是无毒、耐酸碱、耐磨损,她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审美和环保健康的双重要求。所以醴陵釉下五彩瓷刚一诞生就被选为清廷的皇宫御用瓷,新中国成立以后又被选为毛主席特制生活用瓷。毛主席认识醴陵瓷,始于年轻时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期间。197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李人中采用写实的手法,精心绘制了一批月季花的精美小碗供毛主席生日时专用。
据说毛主席看样碗的时候,捧着小碗反复端详,风趣地说:“这个碗特别好看,就是端在手上只能让别人看到花,端碗的人自己看不到,这碗里也有花就好了!”正是毛主席的这个建议,后来的“毛瓷”便是里外都有花。“毛瓷”的制造,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魅力发挥到了极
致,按照国家文物鉴赏专家李知宴的说法:“毛瓷,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水平。”醴陵釉下五彩瓷也因此奠定了“国瓷”地位,树立起她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主持人:20世纪中期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辉煌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而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醴陵瓷的整体发展态势明显下滑,人们渐渐遗忘这个曾经盛极·时的“国瓷”。直到近十年由于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升温,釉下五彩瓷才再次受到各界关注。请四位嘉宾就当下釉下五彩瓷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彭玲:釉下五彩瓷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法,整体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在装饰过程中先用线条在瓷坯上勾勒图形轮廓,再以分水法填以色彩。勾线的线条有墨线和色线两种,根据装饰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墨线在
一定温度下消失呈现白色线条的效果,而色线根据预设的颜色烧成后呈现鲜艳的色调,这是釉下五彩瓷独有的。分水则是在轮廓线内填所需色相的各种饱含水分的釉下五彩色料,并且要呈现出多种层次,用这种填色方
法制作的作品,色彩润泽、接色自然。“双勾分水”技法是醴陵釉下五彩瓷最普遍、最突出的装饰手法,是百年发展传承下来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