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中国的文字,不但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成为表达情感的载体。自从方块汉字的产生和毛笔的使用以后,汉字的书写就与中国画同步, 产生了艺术欣赏价值。它经历了从象形文、 甲骨文、钟鼎文、金文以及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的演变,而且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这类书写的汉字也就称之为“书法艺术”。
书法既然作为艺术, 它与中国画一样,从一开始产生就与陶
瓷装饰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书法与陶瓷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和陶瓷装饰题材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透视着不同时代政治、经
济、文化、艺术面貌和自身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 陶瓷书法内容大为丰富,形式也千姿百态。
甲骨文产生之前,汉字首先在原始社会的陶器上产生, 那些
刻着目前还不可知的文字符号,透出了远古的神秘。甲骨文产生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的陶器上, 已大量出现戳印篆书的陶文,主要是私营作坊主和官办作坊人名、地名款识,行文不拘规格,变化迭宕。
历史上著名的“秦砖汉瓦”,其价值正是文字装饰的万千气象。如闻名遐迩的秦“十二字篆文砖”, 文曰“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道母饥人”,很象一颗大型印玺,又如秦“十二字篆文瓦当”, 曰“维天降灵, 延元万年, 天下康宁”, 字体圆熟而遒劲。汉代文字瓦当更是驰名古今,无论篆书或隶书, 多在一圆形或方形的轮廓内变化其形体, 介于文字和图案之间。从内容上看, 有用于宫殿的, 如“兰池宫当”, “关”等; 有用于寺庙的,如“永承大灵”等; 有用于墓葬的, 如1 974年在茂陵发现一件圆形宽边的十二宇西汉瓦当,外圈八字为“与民世世,天地相方”, 内圈四字为“永安中正”, 篆文布局协调,还有“长久乐哉冢”等,但更多的是吉祥语,如“长乐未央”、 “千秋万岁余未央”、 “长生无极”、, “飞鸿延年”、 “大吉富贵”、 “加(嘉)气始降”、 “屯(纯)泽流施”、 “道德顺序”等等。
三国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名闻古今,也可在陶瓷书法中发现其发展轨迹,如“吴永安三年铭青谷仓”腹上部的龟牌正面所刻二十四字“永安三年时, 富具详(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央(殃)”就是汉隶演变过渡的楷书,称为“楷隶”,而“西晋咸宁四年吕氏砖”和“晋书字青瓷罐”上刻写的文字, 则又具有章草的风范。西晋墓砖有“永嘉世, 天下荒,余广州, 皆平康”和“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等铭文。这样的吉语,句式整齐,词语精炼,语言朴实流畅并押韵,又用对比手法富有情感, 已经是民歌式的诗歌了。这样的吉语作陶瓷装饰,实际上为后面的陶瓷诗文装饰的诞生作铺垫并奠立了基础。
唐代书法以楷书、行书、草书盛行当时,也影响到陶瓷文字装饰。如“唐白瓷花口瓶”腹部所书“丁道刚作瓶大好”,就是两行楷书,长沙窑釉下彩装饰中更盛兴以楷书和行书书写诗歌、谚语、警句和商业广告用语等。强盛的唐朝百业兴旺,文化艺术绚丽多彩,陶瓷诗文装饰就诞生在唐朝艺术洪流之中。诗歌中有反映风土乡情的,如“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宴,扣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有反映商品交易的, 如: “买人心恫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卖人看。”另有一瓷壶上题诗曰: “富从升合起,贫从不计来,五文。”也有反映离别相思的,如“一别行千里, 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 无夜不相思。”此外还有描写战争和反映儒道思想的。这些富有民间文学气息的歌谣谚语说明文学作品已经进入了陶瓷领域,这就将陶瓷书法装饰提高到文化的高度,从而增强了陶瓷书法装饰的艺术性,为陶瓷书法装饰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新 天地,,为后来的陶瓷书法装饰提供了典范,开辟了新的途径。
宋代磁州窑陶瓷上的书法 艺术, 在长沙窑的 基础 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其装饰风格集诗、书、画于一身,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那些书写于瓷枕、瓶罐上的文字,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反映市井小民意识的,如临水县出土的一件题诗枕: “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 “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有书写宋代流行的词牌、曲牌的,磁县彭城出土的一件磁州窑瓷枕,枕面题《朝天子》: “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 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有各种通俗的打油诗,如“月照池中月,人观镜内人”等;还有各种吉祥语和警句,如“福德长寿”、 “天下太平”、 “招财利市”、 “牛羊千口”以及通体一“忍”字等等。
元代磁州窑保持宋代文字装饰的特色, 多取材于当时流行词曲,如“朝天子”、 “满庭芳”、 “小桃红”等, 内容多消极逃世或遣兴陶情之作。如“四系壶”上所书: “晨鸡初报, 昏鸦争
噪,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好, 人不见了。 ” “题字盘”上所书:“清风细雨,黄花红叶”等等。此外,还有元龙泉青瓷上刻蒙古新文字“八思巴文”和景德镇元青花高足汤杯内的草书: “人生百年长在醉, 算来三万六千场”以及元釉里红题诗盘上书写的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唐人诗句等等。
明代前期,景德镇瓷器上的书法艺术主要体现在款识上。无论篆书、楷书,各有所本,或出自名家之手。成化时,瓷器上大量出现藏文、梵文, 反映出佛教文化对成化瓷器的影响。正德时,瓷器上大量出现花捧梵文或波斯文的所谓“回回花”以及阿拉伯文书写《古兰经》内容作装饰, 又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对中国陶瓷的影响。嘉靖、万历时, 官、民窑瓷器上大量出现吉祥文字作装饰,如“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福寿康宁”、 “万福攸同”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浮梁景德镇人昊十九以制造薄胎瓷而极负盛名,他擅长诗书画,其技法与元代书法家赵孟頰近似,他把诗书画装饰到瓷器上,瓷器上愈益精美。
入清以后, 特别是康、雍、乾三朝以书法文字装饰瓷器达到高潮。康熙时, 风行用整篇辞赋写满全器(多见大笔筒)作装饰,如“四景读书乐”、前、后“赤壁赋”, 前、后“出师表”、 “归去来辞”、 “西湖十景”、 “圣主得贤臣颂”、 “滕王阁序”等等。也有取材于唐人诗句和名书法家作品。此外,诗、书、 画三位一体在清朝瓷器上更蔚然成风, 如康熙五彩“十二月花杯”、雍正、乾隆时珐琅彩瓷上的精妙题句以及风
景、人物诗配画,如嘉庆、道光“无双谱”内容的诗画配等等。此外, 还有宜兴紫砂器上各种铭文、题记和款识, 更是精妙绝伦。清代书法艺术在瓷器上应用最多的当属各类款识以及千奇百怪的吉祥文字,如开光式的“万寿无疆”、 “福寿无疆”、花棒福、禄、寿、喜、 “必定如意”以及以篆体不同写法的一万个“寿”字的装饰等, 内容十分繁杂。由用短小的诗歌、民歌、民谚为陶瓷文字装饰发展到用整篇的诗、词、曲、文来装饰陶瓷,体现了陶瓷文字书法装饰的兴旺发达,反映了陶瓷书法水平的提高,也表现了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文学修养及书法欣赏水平的进步。
现在陶瓷书法装饰继承艺术传统又有新的发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如陶瓷宣传词,它有的配合陶瓷绘画(如瓷板画或壁画),有的不配画面而单独书写,其内容有方针政策、交通规则、岗位守则、卫生宣传、纳税宣传、教育宣传等,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爱我中华,强我祖国”、,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敬老爱幼”、 “尊师重教”等等。
陶瓷书法装饰是书法艺术在陶瓷领域开拓后得出的硕果。中国书法艺术既为陶瓷书法装饰作了准备,也给了有力的配合,从而促进了陶瓷书法装饰的发展。陶瓷书法装饰以清新、高雅、朴素、文静的艺术面貌接待读者,使读者获得文学、书法、陶瓷工艺成果与经历向世人表明中国书法艺术与陶瓷有着密切而深刻的联系,并证明中国的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上成功的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