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陶瓷史我们可以看出, 凡有成就的名家、大家,没有一个不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 。陶瓷艺术是艺术家们性格的一种自然流露。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登堂入室,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当今陶瓷艺术的多样性。一个艺术家如何选好题材去创作陶瓷艺术作品, 要看作者本人的喜好。而我偏爱动物,现实当中,动物随处可见, 它们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动物是人类的祖先, 多少年来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存,有的还把动物作为一个国家的标志, 作为一个民族的信仰。 由于赋予了动物我们所欣赏、所追求的品质,人类又更加喜欢某些动物。所以动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好友, 我最喜欢猴子, 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猴子全身长着灰褐色的软毛,十分柔滑,那一双圆圆的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着,显得十分有趣。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猴子总是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 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 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 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 不料, 它没有接, 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 又缩了回去, 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 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 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 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经验很多感受都在我心中涌动,诸多小动物们的可爱、俏皮形象在我眼前跳跃。我希望喜欢我的陶瓷作品的朋友们和我一样喜欢它们,分享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在现实生活中也来关爱它,爱护它们, 给他们一片蓝天。让那些小精灵们生活得更精彩。
一个艺术家如何以他锐利的目光去重新发现生活、审视生活、捕捉现实生活中新的感受,追逐新意趣、探寻新技法, 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瓷器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有釉上、釉下、浮雕、综合装饰、釉里红等等, 我现在只想说说一种表现力非常强的陶瓷艺术表现手法一一釉中彩。釉中彩它不像青花那样感觉色彩单一, 也不同釉上彩(粉彩、新彩)那样华丽而缺少瓷味, 釉中彩也叫釉下五彩,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 它可以与釉上、釉下、釉里红、浮雕等结合,从不失色, 光彩照人, 由于釉中彩颜色在釉里面,就算色彩鲜艳对比强也不会感到艳俗。早期釉中彩只有三五种颜色,经过研究现在色彩有红、橙、黄、绿、蓝、青、黑、 白等多种颜色, 而且可以和颜色釉,浮雕等装饰手法结合。画好后经过高温1 300℃烧制而成, 烧后色彩细腻, 富有光泽。 由于经高温烧制, 色釉之间非常融洽、通透。 因此釉中彩填补了陶瓷釉上釉下等表现手法的不足, 给瓷画艺术添增了新的亮装。我制作作品的手法,颜色不但能薄而且可以多次加厚达到想要的立体效果, 更能体现陶瓷的质感和表达物体的体积, 让作品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给新时代陶瓷发展注入新活力。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必须学习古人与传统,传统是“魂”,但在当今想要成功、要独树一帜却不能只学传统, 因为陶瓷艺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然而, “任何创新的传统也必然是以往传统的蔓延”, 离开古今中外瓷文化瓷艺术的创新,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的风格出现往往要在旧的传统中去找渊源和依据, 是这种绵延性的表现。而这种新的艺术表现风格被肯定,被延续, 随着所处的时代成为过去,它又成了传统。因此所谓的传统总体来说是一个不断创新从而逐渐完美之过程。“而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文化观念是这一系列创新过程的内在依据”。 就像歌德描写的那样, 现在的东西过去从来没有过,过去的东西今天也会再回来,一切都是新的, 又不断变成旧的东西。我们今天更新的, 明天又被人更新,师古与创新的生命是无限的。作品达到一定的深高度才会有生命力,才能使自己真诚的艺术情感和独特风格达到他人无法超越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