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而且还具有很多审美价值。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从汉字书写的技巧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传统视觉艺术, 几乎是与汉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相同步的。陶瓷书法也是一种独特文化表现, 是研究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考证历史、文物等方面学科的重要依据。陶瓷与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书法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是中国汉字最早的雏形起源时期。书法艺术的产生时期大约为西周晚期至秦代。汉字起源于画图,她自身的“以形示义”的本质特征, 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最初的表现对象,所以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识。书法作为一种书画语言的表达, 也同样凭借笔.形、字势、行气等变化去反映书写画者的思想,情感、个性素养等等,所以人们才有“书为心画”之说。 二、陶瓷书法的发展 占代瓷器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一陶瓷书法。它是在瓷器制造过程中以一定的工艺手段题写其上的文字性质的符号。在我国的瓷文化中, 瓷器书法对研究陶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研究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和作用。陶瓷书法的形式和内容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的, 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的。 三、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关系 中国书法文字既反映客观的真实感,又巧妙地把文物的特征用简练笔划刻画出来, 中国书法除了象形、象境外, 还创造了寓意,这是世界文字最富有艺术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象境就是用简明的形象表现意境,表现出人与人的关系, 同时把自然现象描绘成简易明白通晓的形象,而这些形象又是特征非常鲜明的, 富有生趣的。这些表现形式早在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就出现了。在原始彩陶上发现的鱼、鸟、人等纹是非常多的。书法字也是甚浓的。可见陶瓷艺术与文字书法的关系历史是如此之长远。秦汉时期的瓦当,是书法与陶瓷相结合的一个很成功的典型, 瓷上书法装饰,一方面深深植根于古人的精华之中,另一方面则在继承传统上,发扬中国书法优良传统,现代陶瓷书法的内容、字体等方面均与陶瓷装饰相适应,更为讲究,发展更为完善,书法文字与陶瓷艺术更加趋向完美的结合, 因此瓷上的书法艺术不仅有浓厚传统风格和民族气息,还富有一定的时代感,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书法发展了几千年, 在陶瓷装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陶瓷形式装饰,有书法诗句长题款, 以及书法的五种字体形式装饰陶瓷, 如“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书诗结合在陶瓷装饰上运用书法的章法和表现手法,开创了现代陶瓷艺术的新格调。如“珠山八友”中的王琦、王大凡、汪野亭、刘两岑、毕伯涛、 田鹤仙、邓碧珊、马颂良等和现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关宝琮、赖德全等一些名家的大部分的作品是诗画结合,诗之不尽、补之以跋、长款挥洒、淋漓尽致。 “珠山八友”之一邓碧珊的作品《有浆液鱼藻图》诗云: “弄萍为骨玉为肌, 掉尾扬鳍得自由。最怕碧峰岩大影, 风藤如线有如钓”。构思新颖, 抒发了作者感情, 引起读者想象。又如珠山八友之一的田鹤仙的《红梅寒香》诗云“吾爱梅花更爱奇,冰霜为骨玉为肌,直懂天上神仙侣,不要人间俗子诗”, 充满了诗情画意,还用朱色画了印识, 与诗书画印融于一器,整体效果之好,显示作品综合艺术水平。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在陶瓷装饰中,无论青花釉、釉下彩、粉彩、新彩都离不开书法。 在陶瓷装饰中书法成了不可缺少的工艺,有的整个瓷器就是书写诗词或者仿写古代书法家墨迹,或者在一个瓷器上用各种字体书写“百福”、 “百寿”、 “百禄”、 “百喜”等等之类, 以书法装饰陶瓷展现书法的风采。例如: 清康熙青花万寿纹尊,此尊圆形琢器,方唇短颈,肩部以下向内斜收,施白釉,釉下从口沿到器足, 写满篆书青花“寿”字,共?9行,整一万字,字体工整、形态各异、排列整齐,是为康熙皇帝六十大寿定制,寓意“万寿无疆”,直接用寿字纹作瓷器装饰,还有一些瓷器上书写名人诗词和佳语等,很受人们喜欢,充分显示出书法文化在陶瓷装饰中的魅力。 近现代陶瓷书法的内容题写方法,字体等方面均与陶瓷装饰相适应,更为讲究,发展更完善,书法文字与陶瓷艺术更加趋向完美的结合。 历史与现实证明,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结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祖国灿烂文化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