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陶瓷材质的认识和对绘画形式的掌握,以及彩绘种类的丰富和发展,山水瓷画屡见于元代青花、明代五彩、清代粉彩之中,其艺术轨迹沿循着中国画的历史进程,被海内外人士誉称为“永不褪色的中国画”。 山水画从题材内容来看并不局限于“山”与“水”,只要是自然环境,除了花鸟果蔬虫鱼和人物之外,房屋建筑、车船桥栈、岩石树木、星月晨暮、云雨雾雪等等,都可归纳于山水画的名下,相当于西洋的“风景画”。所谓“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完全是用人的感情去观察山水,又通过山水之意境来表现人的情感,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与西洋风景画迥然不同的最大差异之处。 . 画是用来观赏的。尤其是山水画,尽管是“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但反映了山水画表现大自然的客观景象。瓷上彩绘的山水画尽管是“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盈尺,体百里之迥”、“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同样也体现了山水画“畅神”和“画之情”的美学思想,满足于人们精神上的艺术享受。 人们在欣赏、把玩陶瓷山水画时,或踞足远视,或托掌旋转,或凭目端察,或以心鉴品,不仅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绳准,更以“三远”宗法达到“七观”。本文拟以笔者多年从事山水瓷画的实践(参评估诸家瓷画作品),简单析谈对三远七观法则的认识,求教于方家。 一、山水瓷画的“三远法”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的“三远”是因视点的升降变化,产生了仰视、俯视、平视三种不同角度的物象变化。那么陶瓷山水画如何解决三远的视觉角度问题呢?笔者认为,山水瓷画的三远法主要体现在瓷器的造型上,也就是说,要因器施画。因为三远法中,视点不管如何上下升降,推远拉近地变化,都是为了寻找最佳视点角度,移动视点,使得远近不同位置的物体与视点的视距保持接近,不使视距差异有太大的悬殊,以充分完整地表现物象的特征和本质,捉住物象的常理常形。 高远 如要表现山的雄伟高大,”笔者认为以瓷板、瓶尊为宜,这样可以将视点从山的下部上升到接近山巅时不再上升,以产生山后层次的隐藏,但山巅有仰望之势、山腰呈现平视、山麓呈现俯视、山石林木远近清晰,整个山势显得突兀高峻、气势逼人,这就是瓷画山水的“高远法”。一般均采取俯视,平视、俯视相结合的方法构图彩绘。以程门的青花《山林图》瓷板画为例,瓷板竖型布局,左右式构图,右为高耸陡立的山峰,山石以斧劈皴表现峭拔与坚质,胡椒点布苔,山崖间 隙略加平台以缓冲凌厉的气势。左下林木,傲然挺立,枝头无叶,老柯如铁。树木间隙复加浅蓝彩料渲染层层之深意。全图上实下虚,显现出山谷间云烟缭绕的飘渺境界,使人有仰视其高,平视见其深之妙,无愧山水瓷画中高远式画作的杰出代表。 深远 如要画重山叠岭,必须将视点大大升高离远,要高出山巅。譬如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山峦重叠,山前山后层次清楚,富有纵深感,这就是所谓“深远法”,主要采用俯视、结合平视,视点比“高远”宽。以汪野亭的《青山绿水》粉彩瓷板画为例,这幅瓷板画绘曲江开阔,两岸屋舍人家。近景有汀州披翠,茂林修树三五成聚,中景有儒生负手站于江边,远望湖山,诗兴盎然,童子携书箱琴囊相随。江中一叶扁舟,荡漾于碧波银浪之间,远景农舍幢幢,群山叠嶂,舟帆隐现,峰峦浮翠。整个画幅景物由前及后,渐近于天际,其意境幽深静谧。加上大师依照青绿山水法之三昧,仿王鉴的风格,笔墨细秀柔婉,山势挺拔圆隆,设色以大青绿为主,间缀赭石,其山石以小笔短皴,层层点而成,颇有“设色相和”,艳不伤雅的艺术效果,为大师深远法构图式佳作之范例。 平远 表现更加开阔宏伟的复杂场面。则要把视点升得更高,离得更远,在天空中盘旋鸟瞰,使得群山万物历历在目,尽收眼底,景物由近及远渐逝天际,这样即可做到有近有远,有实有虚,有明有晦,气势阔远壮观,这就是所谓“平远法”。平远法基本上是俯视,视点比高远,深远更远。平远法所描绘的景象以平视为视点,适宜表现低峦远渚、平林薮泽。笔者曾见过一幅署名为“汪云亭”的《江津雄关图》粉彩瓷板画。图绘行旅城关,鞍马栈桥之景,历来是中国山水画中一大题材。此瓷画以青绿彩绘江城雄关傲峙,城外江流远去,舟船渡客于水上。城内苍松翠柏,枝繁叶茂,层宇相连,或红楼紫阁,或草舍茅庐,有的筑于松岭畔,有的修于竹林边,全图视野开阔,笔墨浓重道劲,意境颇具古风。可谓民国时期粉彩山水画平远法构图的佳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