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中,康熙青花独有一种高古浑雅的艺术韵味,正可尽善尽美,釉备而画工,质佳而色耀。"其装饰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而且受到清代以来的陶瓷鉴赏家们的高度评价。清人陈浏在其《陶雅》一书中说:"雍、乾两朝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由此可见康熙青花的艺术成就。 传世的康熙青花瓷器,多为景德镇民窑生产。康熙初年,瓷器生产基本上保持了顺治朝的风格,没有太多的创新,唯有山水装饰的笔法比较生动,这也使山水画后来成为康熙青花装饰艺术的最大特色之一。康熙十二年底,因为吴三桂等发动叛乱,景德镇"民窑被毁、而窑基尽圮。"十九年,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在景德镇重新设置御窑(顺治时期曾经设过御窑),并派"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于二十二年二月,内驻厂督造。"在制度上废除了以往的编役制,实行"官搭民烧",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对瓷器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景德镇瓷器行业的恢复与发展。 景德镇康窑在臧应选等官员督造的七、八年中,青花并非其中的佳品。《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说臧窑:"土埴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蟮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亦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官窑青花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就,民窑青花却独领风骚。由于"官搭民烧"制度的长期实行,使民窑从为普通大众生产日用粗瓷扩展到为宫廷生产细瓷,蓝浦在《景德镇陶录》里有所记录,如"包青窑"等。一般由朝廷发器样,民窑完成烧制。这样就使民窑的烧制技术水平和烧造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完善,并且为了保证宫廷用瓷的质量水平,民窑也获得了利用上等青料与瓷土的机会。还由于受到财力的限制,民窑只把目光放在单色的青花瓷器上,而不是一些贵品色釉瓷。这些原因使民窑青花的数量、品种、质量、尤其是装饰艺术方面得以达到顶峰。
康熙青花多以浙江的青料和云南的"珠明料"绘制,质地细腻,经过严格的提炼。呈色青翠明快,色调纯净而清新,与明代青花有所不同。其最典型的艺术特征是运用"分水"法进行描绘,层次分明,有强烈的体积感,视觉冲击力强。因此世上素有"康青五彩"的说法。"分水"技法在明代中后期已经出现,而在清代康熙时期才广泛运用到青花瓷器装饰。它是根据绘制需要把颜料与水的比例进行调配,使青花的装饰图案产生不同的色阶,使青花装饰具有传统的国画"墨分五色"的意境。图一所示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盖 |
|
罐(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在器盖与器身绘山水人物画,山峦起伏叠嶂,远近层次分明,山体结实有强烈的体积感。整个画面色泽浓淡有致,青翠浓艳,意境深远。 康熙青花这种追求传统水墨韵味的装饰特色在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康熙青花突破了历代青花的平涂装饰方法,表达了景物的空间层次及立体感,使青花瓷的产生与纸、画同样的效果,瓷器装饰的艺术韵味更趋高雅。其次,分水画法的应用使康熙青花的装饰向绘画型还有,为了更好地满足各个阶层人士的需求,窑户、画工们对青花的装饰、造型、烧制要求必然不断提高,尤其画工的绘画技法会更加进步,学习当时社会上的名家。《陶雅》中记载说"不但官窑器皿仿佛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在工艺分工上更加细致,有乳颜料王、画样工、绘事工、配色工、填彩工、烧炉工等。而且"画者止学画而不学染,染者止学染而不学画。生产流程趋于集中化、标准化。 康熙青花的装饰风格雅致而深沉,寓意高古,格调奔放而兼有缜密工细的特征。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与其装饰题材分不开的。康熙青花的装饰题材十分广泛,典型的有四季风景、山水人物、仕女婴戏、刀马人、耕织图、十二月花、龙凤、瑞兽、双犄牡丹、冰梅松竹、梧桐芭蕉、福寿纹、锦地开光、诗词文赋等。有时用主题纹饰与回纹、席纹等辅助纹饰结合,追求装饰之美。
|
这些题材有些是对传统装饰纹样的继承,有些是对明青花的模仿。如图二所示的康熙青花海水云龙纹瓶,造型饱满而挺拔,颈部绘有灵芝、回纹、旋涡纹各一周,瓶身绘有二龙戏珠图案,底部有山石和海水纹样,描绘生动。图三是仿明成化式青花缠枝莲花纹碗。外壁绘制十二朵缠枝莲花,串在一起,连续而有规则。在碗底用楷书写"大明成化年制"仿款。釉色秀丽,绘画笔法流畅,清新雅致。 另外一些装饰题材是在康熙年间社会风俗影响下兴盛起来的。这些题材鲜明的体现着当时的社会人文。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风俗总会通过当时的文艺形式反映出来,即所谓"器以载道"。康熙青花的装饰内容很明显的受到当时的政治、文学、绘画、民俗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
在政治方面,康熙的文治武功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青花装饰题材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下时兴起来的。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他十六岁便亲政,又平定三藩,对景德镇瓷业进行恢复生产使景德镇瓷业逢春而发。之后收复台湾,统一版图;反击沙俄,巩固东北边疆;康熙还三次亲征大漠,定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这些战争对社会的安定有积极的作用,武士英雄、战争题材自然的在民窑瓷器的装饰中有大量的反映,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刀马人"。其实"刀马人"在 |
|
题材在明代就出现了,《陶雅》中说:"成化、万历五彩皆画戏剧之习战斗者,洋商所谓刀马人者也,牛鬼蛇神,又似宋代法画一一有故实可皆。"可有实物传世。而"刀马人"作为青花装饰在康熙时期达到了顶峰。
|
从艺术发展的历史传统来看,绘画、陶瓷、金属工艺、染织、文艺等门类之间有着相互的影响。在文学方面,明代以来的章回体小说与传奇戏曲不断发展完善从明初的施耐庵著的《水浒传》、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问世后,历史演义和英雄演义小说以及相关的戏曲文学大量兴起,深受社会各层人士的关注。以后的长篇小说如吴承恩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短篇小说如"三言"、"二拍"层出不穷。小说故事深探扎根在民间,广泛流传。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康熙年间的小说与戏剧创作也进入了又一个盛期,而且当时社会上的 |
征战对现实有直接影响。在这种文化背景渲染之下,画工们很容易的就会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为青花瓷器的装饰。而且在康熙青花的人物装饰中"以身段较巨,诙诡尚武者为可喜。"如图四所示的青花盘(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以三国故事"空城计"为装饰素材,盘内画一个城楼,楼上坐着一个文人挥手弹琴,从容自若,全然不顾敌兵压境。此盘构图饱满,浓淡有致,是康熙青花历史故事装饰题材的代表作品。 明清时期的五六百年正是中国古代版画发展的高峰,尤其是欣赏性的版画盛行。所谓欣赏性版画"有如画谱、独幅版画,又如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书籍的大量插图。"小说、戏曲文学与版面艺术交汇在一起,深刻影响着康熙青花的装饰题材与艺术技巧。康熙时期,明代刊出的画谱如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以及各种通俗小说插图如《古今小说插图》、《忠义水济传插图》,尤其是陈洪绶绘画、由黄子立刻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清初刻的《三国志像插图》、《武穆精忠传插
图》、《 凌烟阁功臣图》、《息影轩画谱》等版面以及康熙后期刻的《芥子园画传》更是直接成为民间画工的参考对象。许之衡著的《饮流斋说瓷》中评价说::人物故事标新立异,波澜推衍,穷极诙诡,大抵皆导源于小说稗官,然皆与历代丹青画法相合也。"所指的"丹青画法"与当时的版画是分不开的。文中又说到:"康熙画笔为清代冠,人物以陈老莲、肖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吴墨井;花卉似华秋岳,盖诸老规模沾溉远近故也。可见民窑画工们习得"丹青画法",在绘事技法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提高青花装饰艺术的格调与品位。其用分水皴法将涂、染与南宋院体画的斧劈皴法巧妙结合来画山石,使山石具有片状特征。无论是层峦叠嶂的丘壑、飘渺的云雾,还 |
|
是潺潺流水与苍翠欲滴的树林,都绘制的非常生动,意境深远。图五的山水人物纹青花棒槌瓶,造型挺拔端庄,绘有山水,-位渔夫和两个老者置身其间。色彩青靓鲜丽,意境幽雅。就是利用分水画法描绘出了画面的浓淡深浅的空间。 另外,一些文人和宫廷画家对康熙青花装饰艺术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康熙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陶瓷工艺很关注。他在景德镇设御窑厂,还派通晓绘事的官员督造,当时的刑部主事刘源就画了不少瓷器图样。"时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瓷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及时,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关于刘源的事迹,在清代刘廷玑的《在园杂志》,阮葵生的《茶余客话》中有所记载。陶瓷史家童书业先生也对他作过考证,肯定了刘源对康熙瓷器的贡献。其所画的"瓷样"无疑会对民间产 清代的宫廷设有画院,起名为"如意馆"。"凡绘工、文史及雕琢玉器、装潢帖轴皆在焉。"宫廷画家如焦秉贞、冷枚、陈枚等受到西洋画法的影响。《清史稿》中记载说焦秉贞"工人物楼观,通测算,参用西洋画法,……远视之,人畜、花木、屋宇皆植立而形圆"他们这些人的作品吸取了西洋的明暗、透视画法,也成为民间模仿的对象。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亲自撰序题诗,命焦秉贞绘《耕织图》,赐给群臣,意在鼓励垦荒耕种。其中有"耕"二十一幅,"织"二十四幅。"村落风景、田家作苦,曲尽其致。"这使耕织图的题材在瓷器上大量出现。《饮流斋说瓷》里认为康窑的"耕织图"为瓷界的珍品。"所作以盘、碗为多,图凡多幅,每幅各系以御制诗一,诗乃短五古也。青花、五彩均有之,五彩尤为罕觏。" 诗词文赋作为装饰使康熙青花更具有文气的特征。康熙在位时尊孔崇儒,提倡朱程理学,"以实心为本,以实政为务",有效地利用汉族文人来治理国事,稳定社会,此举博得了文人阶层的拥护。王铁萧写了《圣主得贤臣颂》来歌颂康熙,并且其文作为瓷器装饰盛行一时。《陶雅》中记述说:"康熙书《圣主得贤臣颂》及《归去来辞》等文,施之大笔筒为最多。且有四体书者,底款有'熙朝传古'四字。"此外《赤壁赋》、《兰亭序》、《出师表》、《滕王阁序》等全篇成文。"皆全篇录其,笔法出入虞、褚、均康窑窃之铮铮者。《赤壁赋》一边绘画,一边写字,尤为珍品,其余则用字无画。后代殊不敢仿制,一则无此善书之手,一则制近古朴,难博俗人之嗜好耳。"可见,以诗文为装饰的康熙青花多数是为文人士大夫而制作,陈设于室厅作为雅玩。
康熙青花上还有一些祈祷祝寿的文字为装饰如"万寿无疆"、"洪福齐天"、"八仙庆寿"、"双螭捧寿"等。这些文字装饰出现于康熙晚年,为康熙六旬寿辰而作。图六的万寿纹康熙青花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陶雅》中说:"康窑七寸碟四周淡赭锦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盖六旬庆典所制以赐大小臣工者也。画笔各体皆工,人物鸟兽、山水、博古乃无一不备,而以花卉草虫为绝生动。"由此可知,当时那批瓷器的艺术水平与质量都很高。 |
|
总之,康熙青花的装饰艺术是独特的,具有把绘画世俗化的特点,使人获得雅俗共赏的感受。收藏家们也因此对其青睐有加。而且通过对康熙青花的装饰艺术形成原因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体会社会文化、风俗、时尚对艺术形式的重要影响。艺术形式与装饰内容总与社会的整体文化内涵具有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