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陶艺的崛起--参观91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展览作品有感
吕品昌
笔者主要通过对参加研讨会的参展作品鉴赏和分析,认为这次研讨会展示了我国现代陶艺的最新成果,我国现代陶艺创作队伍的形成和这次参展的我国现代陶艺作品所反映出的创作多样化的倾向和注重泥性,做工和表面肌理效果的趋向,标志着中国现代陶艺已在世界现代陶艺发展园地内崛起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赞助,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司、美国当代中国艺术研究中心、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九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北京国际陶艺研究讨会,于今年四月十四日在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如何开展中国现代陶艺创作和研究,振兴中国现代陶艺,促进国际间陶瓷文化交流与发展。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国内各地的陶艺家,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挪威、意大利以及台湾省的陶艺家,一共六十余人。大会基本上体出了相互尊重、交流经验、共同探讨、互通信息的特点,对中国现代陶艺来说的确是件甚具意义的事情。展览作品数量虽不算太多,太丰富,但与以往国内的展览中所展示的陶艺作品相比,既继续保持了国内各瓷区的陶瓷特色,又表现出当今国内陶艺创作多样化的倾向和注重泥性、做工及表面肌理效果的趋势。
研讨会上的发言固然是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必要形式,在听取大会发言的同时,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参观展览的作品的鉴赏方面。
在色彩斑澜、造型各异的参展作品中有的是地道传统造型、色釉,有的是抽象意味表现的粗得不能再粗的东西,我不能说这完全属于我们的东西。作品表现的变化并不一定与作品内在活力的强盛成正比,但这种与表现语言相依存的创造活力的消失与生长,更能说明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向。当然陶艺的表现形式很多。在陶艺刚起步的中国,很多人错误地把陶艺创作局限于抽象形式的创作方法,而视具象表现为一般。熟不知,艺术正是由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关键在于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对作品的态度。
值得指出的是这次研讨会展出的陶艺作品大部分是近几年来活跃于中国陶艺领域的老、中、青作者的力作。有早已蜚声海内外、功成名就的老一辈陶艺家,也有初出芽庐的一代新人。他们之间的作品面貌显然各异。由于观众对艺术家、艺术家对艺术家之间的要求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创作欣赏的无言交流倒是非常有益于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展示的中、青年陶艺家的作品具有一种显示中国青年陶艺创作基础力量的色彩,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陶艺创作的潜在优势。
中国现代陶艺创作起步很晚。由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始终鼓舞古典陶艺追求一种超越单纯物用意义,具有明显审美倾向的精神品质,如商周至唐宋时期,古代青瓷对"玉"品质一直究追不舍,以致这种追求赋予中国古典陶艺的不可低估或忽视的"现代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天赋和技艺传统,古代烧造的"现代性"可谓中国现代陶艺兴起的内在契机。然而,就美学本质意义而言,中国现代陶艺日进之势与政治宽松和加速的工业化进程有更为直接的关系。不甚完备却可谓真正具有现代形态和品质的中国现代陶艺,应该说是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兴起的。其时,补偿"文革"造成的"形式"渴和"人情匮乏"的社会要求,唤起了强烈的"唯美"意向和热情。一批已具有名望的艺术家,如梅键鹰、祝大年、周国桢、张守智、杨永善等以其雕塑或绘画的功底,有法度地建立起一种颇为清新的"唯美"结构模式。
八十年代中期,时风骤增思辩气息和社会责任感,对现实环境为劣质工业品充斥的不满情绪和批判意识渐强,以致用陶艺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理念和反省意识的作风成为时尚。贵州的一些艺术家,如刘应、尹光中可谓"唯理"创作倾向的佼佼者。共时却有不少陶艺创作热衷一种智性结构的追求,不免削弱了主体物性感觉的敏度而妨碍了对陶艺特别是现代陶艺本体语言的领悟。就整体形势而言,于八十年代末期日益显化的"唯物"即比较注重材料品性的倾向代表了中国陶艺向现代形态迈进的前峰状态,现代陶艺的品质所具有的这股倾向日益明显,日趋完满地体现了出来。"缺陷"肌理,手工痕迹,非智性构成,随机偶发形态以及过程体验或过程显露,成了颇为广泛认同感的兴趣中心,而且还出现了一些较有深度和新意的理论文章,共主题开始涉及现代陶艺的敏感化问题,如物性品质的开掘,文化内涵的深化和生命灵性的归宿等等。
不难感觉到,中国陶艺家对本土古典陶艺"现代性"因素认识正在深化,可以予计加速的工业化步伐更会把各种难以避免的文化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这一切有可能将正在中国大地上集结汇聚的现代陶艺浪潮推向更高水平。然而,中国现代陶艺的全面发展,需要克服一些明显而普遍的问题。就主观而言,如物性品质与人性感觉的有机契合性,雕塑和装饰绘画模式的摆脱,随机偶然性与整体与细节,经意性的适度把握,实用遗范和技术规范的根本突破等等。客观上来说这些问题是由各方面的因素突破等等。客观上来说这些问题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形成的,不是那个人,那个单位或那个研讨会所能解决的。经济实力乃是改善陶艺整体的一个重要环节,陶艺家应该有经济能力去设置陶艺作坊、设施等;支持、鼓励其它门类艺术家参加陶艺创作;扩大传播媒介,为社会所认知;提供制陶、赏陶成为一种时尚;提高陶艺展、陶艺家的展览层次和地位;鼓励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的收藏;普及陶艺教育;培养和建设一批陶艺理论家队伍等等。
无论尚存怎样的现实问题,有一点不只是期待的,也确是能令人真实感受到的,那就是:现代陶艺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崛起。